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随诗文,寻觅秋色

跟随诗文,寻觅秋色

2013-10-25 06:59:37 来源: 解放日报 转发至

                          ■本报记者 任 春

  秋天,是一年中最佳的出游季节。
  中国古代诗词浩瀚精深,优美的文字与隽永的情境常常令人陶醉神往。
  古人为秋色赋词吟咏,今人追寻诗句赏景探幽,别有一番情致。

  江西滕王阁
  秋水长天尽入眼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名句一出天下闻。自那位名列“初唐四杰”的青年王勃当年登临滕王阁吟咏出这一句极富画面感的诗句之后,多少岁月横亘而过,一代又一代人来到江西南昌,登上赣江之畔的巍巍滕王阁,凭栏远眺,口中依然会喃喃吟诵这气势非凡的句子。
  历经岁月沧桑,战祸兵乱,迭废迭兴达28次之多,如今这座名阁依然因着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滕王阁序》而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的滕王阁,雄踞南昌抚河北大道,坐落于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步入阁中,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与阁相关的主题,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
  第一层正厅里,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史实融为一体,令人一目了然;而第二层正厅中最吸引目光的则是那幅大型工笔重彩壁画 《人杰图》,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荟萃一卷,与阁内另一层中的《江西名山大川图》相映成趣。
  主阁的色彩,绚烂华丽。其樑枋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室内外斗拱皆突出大红基调,底色用奶黄色,格外亮丽醒目。
  碧瓦丹柱,画栋雕梁,飞檐翘脊,巍峨壮观。滕王阁的美,名不虚传。
  入秋,登临阁顶极目驰骋的那一瞬,令人尤为难忘。远眺,西山重重叠叠的秋色直奔眼底;俯看,只见赣江与抚河在此合流向北浩浩而去,江面上渔帆点点,江心的红谷滩、凤凰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一座巍巍名楼,一篇琅琅佳作,就这般在岁月里相互成就。

       安徽谢緿楼
  踏着秋叶读“李白”

  安徽宣城市区中心的谢脁楼,是一座当之无愧的文化名楼。自唐以来,此楼颇得历代文人贤士青睐有加,纷纷在此留下墨宝诗篇。谢 楼亦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
  而最令谢 楼声名远播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那首 《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秋色渐浓,赴宣城一游,谢緿楼是必访之所。这座名楼,得名于唐代。早在1400年前,南齐诗人谢 (字元晖),出任宣城太守时,在郡衙后面的陵阳山巅(今城中烈士塔处),建筑一室,因其位于全城最高处,谢 曾自命名为“高斋”。在他就任的几年里,理事、起居、吟赋多于此室。唐代初期,宣城人为追怀谢太守,在“高斋”旧址建造了一座上下两层、飞檐翘角、四面开窗、砖木混合的楼台,因位于州衙的北面,取名“北楼”。又因登入此楼,向北可以眺望“名齐五岳”的敬亭山,遂又俗称“北望楼”。
  李白曾多次来宣城,登此楼揽胜,吟《秋登宣城谢緿北楼》诗以怀念谢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因诗而兴,楼名又被称为“谢公楼”、“谢 楼”。从此,楼基四周,先后建有“条风”、“清暑”、“迎春”、“双溪”、“怀谢”等亭阁,犹如众星拱月,将谢緿楼衬托得更加宏伟壮观,形成了一个风格多样的人文景观群。慕名来登楼揽胜者络绎不绝,赋诗题咏者难以计数。现仅见于志书的历代谢 楼诗文达150余篇,史有“独占江山谢緿楼”之评。
  1937年,谢 楼被日军炸毁,上个世纪末才得以重修。安放在二楼的谢 塑像,是和旧时光最具象的联接了。面对一代清逸之士,不免使人思接千载。连狂傲不羁的“诗仙”李白也感喟“一生低首谢宣城”。
  秋游宣城,不妨再去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步道上散散步,踏着金黄的落叶,切身感受下李白诗句中所表达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情愫。还有那些散落在青山之间的宣纸制作手工坊,也是值得细细探访的好去处。

  湖北黄冈
  秋色宜人欲登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当年,北宋大文豪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曾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名篇。
  湖北黄冈离武汉很近,境内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黄冈依山带水,风光秀丽。大别山巍峨磅礴、天工巧夺,连绵境内数百里,集雄、奇、险、幽于一体,堪与名山媲美。黄冈地区水流丰沛,百湖千库星罗棋布。
  去黄冈游玩的游客一般都会去探访东坡赤壁。东坡赤壁坐落在黄冈西北端的赤壁公园里,北依龙王山,南傍长江。因山坡陡峭,坡体是光秃秃的红砂石,故称“赤壁”。进入公园大门,经过一段小桥流水,迎面是一片宽阔的草坪,草坪尽头的小广场正中是苏轼的巨型石像。只见苏公左手置于身后,右手托书,目光炯炯,惟妙惟肖。
  进门不远有两座楼阁,一是“留仙阁”,这是后人为缅怀苏公而建;另一处为“二赋堂”,这是为纪念苏轼所作的名篇而取名。堂内正中高高悬挂的是由清人程之祯等书写的“二赋”,经典赋文与飘逸书法完美结合,令人不由驻足仰望。行文间,苏公当年洒脱不群、借酒抒怀的场景,恍然重现。
  与“二赋堂”相邻的“酹江亭”、“坡仙亭”及“问鹤亭”等,都记录着苏轼当年的文化遗迹。在赤壁的最高处,巍巍耸立着栖霞楼。此楼背山面江,每当日落之时,晚霞映红了江面。登高望远,江面上锦鳞激浪,岸边秋色宜人,怎么看都赏心悦目,不由体会到当年苏公羽化欲登仙的飘然之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一首唐诗,语言优美流畅,音调和谐,寓意深刻!
回乡记之七:一生低首谢宣城
敬亭山与谢朓楼
李白漫游宣城写下一首绝美诗作,只是开头两句,便令人心醉
李白登上谢脁楼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美如画卷,沉醉了千年的时光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秋风不懂我的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