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操漏掉了司马懿,司马懿漏也掉了一个人,两朝结局竟惊人相似

【本文由賨人客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历史有时候真的很有意思,春秋“三家分晋”,韩、赵、魏将晋国一分为三;而到了三国,魏、蜀(汉)、吴却又“三家归晋”,最后被晋朝统一,你说这是不是历史的轮回呢?

还有更有意思的是:曹操千算万算,最后漏掉了一个司马懿,导致天下归了司马晋,而司马懿也同样算漏了一个人,导致司马家的天下归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且听賨人客慢慢道来。

当年曹操为了巩固曹家的天下,不惜用卑劣的手段(暗杀)除掉了魏国神童周不疑,同时他还想除掉司马家的二公子司马懿。但是由于司马懿很圆滑,和曹丕的关系处得很好,在曹丕的维护下,司马懿躲过了一劫。

曹操在决定将担子交给曹丕的时候,曾经告诫过曹丕要小心司马懿这个人,说他有非人臣之像,将来定要干预曹家的家事。曹丕受到司马懿的得力辅佐,一刻也离不开司马懿,所以他对父亲的忠告不屑一顾,最后导致曹魏的悲剧。

而司马懿也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在“高平陵事变”中,他漏掉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后代后来竟然成了晋朝的掘墓人,这个人就是——桓范

谯国龙亢桓氏一向和谯县曹氏走得比较近,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时桓范选择站在了曹氏这一边,当他携带着象征全国租税、钱粮的大司农印投奔曹爽的时候,司马懿心都凉了。如果曹爽听信桓范的建议,挟天子曹芳都许,然后号召天下兵马勤王,司马懿还真不好对付,毕竟那个时候曹氏还气数未尽。

可是偏偏草包曹爽没有采纳桓范的建议,而是听信了司马懿的鬼话说让他做个“富家翁”,最后大家都跟着曹爽落得个满门抄斩、夷三族的悲惨结局。

不过,桓家还是跑了条漏网之鱼,他的名字叫桓楷,目前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桓楷就是桓范的儿子,但从桓氏族谱和诸多佐证来看,桓楷不是桓范的儿子也是他的侄子之类的,因为他们的家世实在太相近了,之所以没有显现出来,完全有可能是因为当时桓氏敏感的政治环境让他们不得不隐藏一些东西。

总之,这一支桓氏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在西晋“八王之乱”后,桓氏又逐渐在政治上抬头,到晋室“衣冠南渡”,偏安江南(东晋)后,桓氏终于彻底翻身,出了一个大军阀头子——桓温

桓温的名字相信大家都听过,3次北伐,平定蜀地,权倾朝野,操纵皇帝废立之事,加九锡,就差一步登上皇位了。

不过他的儿子桓玄捡了便宜,就像曹操给曹丕打下江山一样,桓温死后,桓玄果然像曹丕那样逼迫晋安帝禅位,自己做了皇帝,国号“楚”,史称“桓楚”

司马懿要是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他会不会也会为自己当初没有斩草除根而感到遗憾呢?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賨人客》,号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历史上最会装病的人,是这样夺得天下的!
司马懿:懂你之人才是可怕之人!权力斗争必含演技!
司马篡魏与曹丕篡汉,同是篡位,为何两家的历史风评相差甚远?
司马昭造反时,为何曹魏旧臣没有一人敢站出来?原因非常现实
从曹操到曹丕,从曹丕到曹睿,你发现什么了吗?
曹操临死之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杀死了杨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