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难开展的研学课,这样搞,瞬间提升N个档次(学校中层以上都该看)


旅行的意义在于行走在路上,观看沿途的风景,从中获取知识和荡涤心灵。而对于青少年来说,研学旅行更是一场难得的人生修行。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这也给潍坊的许多学校注入了强心剂。为了让学生多走出去看看,增长阅历,开阔视野,潍坊的许多学校将研学旅行视为课堂的一种延伸,纳入了学校教育创新改革和素质教育推广的工作之中,并进行了广泛地探索和实践。


比如,潍城区和平路小学的“红色星火”研学旅行活动、奎文区胜利东小学的“汉服观赏,茶艺品鉴”传统文化研学课程、临朐县新华中学的“远足励志”研学课程……这些学校很好地将研学旅行与校内教育教学进行了衔接,与校本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综合实践育人途径。


研学旅行被称为“行走的课堂”,所以它不是一场说走就能走的旅行。这一课堂如何设计好,实施好,体现出教育性、探究性、实践性和安全性的原则,达成“游中学、学中游”的目标,对于每个学校来说并非易事。


近期,记者走访了潍坊部分学校,探索他们开展研学旅行的经验和做法,来聊聊研学旅行的那些事儿。


“行走课堂”魅力大 风土人情皆学问


安丘市官庄镇管公学校:听小讲解员介绍管宁的故事


研学旅行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词,由我国古代游学、近代修学旅行,逐步演变发展而来。研学旅行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学校教育延伸和素质教育推广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潍坊的许多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并不断创新和完善研学旅行的内容和方式,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美丽的态势,这对推动潍坊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有一种研学,叫做追寻红色足迹


“纪念潍县战役,了解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2017331日,潍城区和平路小学的170多名师生在荷花湾战斗遗址(现为潍坊市党性教育基地)斜向纪念碑前庄严宣誓。


张振东校长说,为加强校外教育,拓宽综合实践育人路径,潍城区和平路小学将潍县战役胜利纪念广场等红色基地作为社会实践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红色星火研学活动。


同样,昌邑市奎聚街道十字路小学的研学旅行课程通过参观龙池镇红色基地、齐西古村、烈士祠堂、听革命故事等形式让孩子记住那个峥嵘的年代,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游学归来后,学生将本次游学的收获以日记、随笔、手抄报、故事讲解等形式展示出来,并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和体验将课本的革命传统故事进行创编。


一位学生在研学随笔中写道:“听着守护烈士灵位的老爷爷讲述的感人战争故事,望着陈列的抗日战争纪念展品,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但不能被仇恨蒙蔽心灵,我们要的是传承革命先辈的艰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有一种研学,叫做“坚持,坚持,再坚持!”


422日,785名学生正徒步行走在滨海的道路上,每个人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同学们互相搀扶,一瘸一拐地行走着。所有人咬牙前行,面对镜头,他们不忘露出坚强的笑容,摆出胜利的手势。


这群学生来自奎文实验初中,他们正在进行的是学校每年都要开展的“环滨海65千米远足拉练”研学课程。


“我太累了,感觉呼吸困难,双腿像灌了铅一样,好想休息一下,如果这时停下脚步,可能再也没有勇气继续向前,所以我只能咬牙坚持。”一位学生归来后在研学感悟中这样描写自己的心路历程。


该校负责这次研学课程的老师说:“拉练中学生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一路上经历了几次拐点,几次超越,动力来自哪里?团队给予了什么,通过这门课程,发现了什么,成长了什么?正是这门课程要告诉学生的。”


同日,在昌邑市,奎聚街道奎聚小学的“小脚丫走家乡”20公里研学旅行课程也在进行当中,老师带着学生走出校园,让孩子们在行走间体悟生命的力量,在寻访中解读书本知识的奥秘。


每到一处,张军元校长都提醒学生们“日行一善”,带走垃圾,留下文明,师生一起共筑碧水蓝天。


张军元校长说,在行进的途中,有同学肠胃不适,有同学扭到了脚,还是坚持和队伍一同前进,他们向疲劳挑战,向自我挑战,向极限挑战,他们坚信“坚持就是胜利”。


又如,昌乐及第中学的“人生远足研学课程”,让学生懂得“生活即教育,人生即远足”的道理;临朐县新华中学的“远足励志研学课程”,教给学生“担当天下的情怀必须从磨练意志开始,搏击人生的旅程必须从脚踏实地开始”的信念。


有一种研学,叫做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潍坊新华中学:14天美国研学之旅,收获颇丰


“最喜欢那里的音乐课。”“那里的课堂气氛轻松愉悦。”“那里学校的古典建筑让人沉迷。”……20177月,潍坊新华中学15名学生,远赴美国,进行了为期14天研学之旅,归来后分享了自己的研学感悟。


他们走访美国顶尖蓝带中学贝克斯利高中和圣弗朗西斯德萨勒高中,体验蓝带高中全真课堂,在突出个性化教育的美式教学模式中发现学习乐趣及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能力、领导力和思辨力。


他们走进美国家庭,接受着24小时纯英语环境熏陶,刺激自己开口说英语的勇气,提升口语交流水平,储备海外独立生活能力。


他们走访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常春藤名校,激发内心追求更高学业的梦想和动力。


14天的研学之旅中,潍坊学子们深入体验了美国的家庭文化、社会文化、民生状态、教育科技等多个方面。作为带队老师,潍坊新华中学副校长刘敏英说:“此次研学内容充实,极大地拓展了学生们的国际视野和知识广度,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


在这之前,20171月,潍坊高新国际学校的学生也分别飞赴达勒姆和洛杉矶,进入达勒姆学校和赫瑞泰橡树私立学校进行冬学期研学。


学校为每个中国学生安排了一名美国学生作为伙伴,全程陪同中国同学的在校学习和活动。每个周末都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如参观知名大学,参观纽约、华盛顿等著名城市,观赏自由女神像,漫步时代广场、华尔街等。


潍坊高新国际学校已拥有完善的海外研学课程,设计了游学准备、语言过关、礼仪培训、游学任务、归来讲学等一系列活动。


这种文化学习与观光游历并重的研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文化熏陶,实现了研学的效果最大化。


研学旅行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潍城区和平路小学:讲解员给学生们讲述潍县战役之荷花湾战斗故事


要学校和教师前期的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远非一场普通的旅行可比。


很多学校在组织一次研学旅行之前,都会精心“备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沟通家长意愿,做好安全预案,明确育人目标,对接企业、旅行社,提前查看活动场地……看似微不足道的几个点,却事关研学旅行的育人效果和学生安全。


突出教育性——课堂在路上,一情一景皆教育


研学旅行必须要设计明确的育人目标,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有效落实,各项准备工作也得以在大方向的统一下,有序开展。


上半年,奎文区胜利东小学组织了一场主题为“着汉服,学茶道,习礼仪——传统文化润心灵”的研学旅行。


这次研学旅行,学校采取了家校合作的形式,班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与家委会一起制定了此次课程的育人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传统文化、传统礼仪,进一步理解如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礼貌待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为了让民族文化得以延续,让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思想人格得以健康成长,我们组织了这次传统文化活动。”在谈及研学旅行的育人目标时,学校校长谭晓升如是说。


此外,为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临朐县冶源初中组织学生对弥河上游生态进行调查研究;为让学生发现科技之美,发现人文之美,发现核心价值观,诸城市昌城镇小学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家乡科技企业……


纵观这些学校的研学旅行,育人目标的设计,内容并不单一。从设计类型来讲,有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及核心素养目标这四大方面,这在研学旅行指导意见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


突出探究性——感受外在的美,寻求内蕴的趣

奎文区胜利东小学:学生在认真学习茶艺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就是在旅行中感受事物的外在之美,从而能寻求到事物中内蕴的趣,这也是锻炼学生在玩乐中探究的好机会。


奎文区德润国际学校组织的科技馆研学课程活动中,就巧妙地设计了“探究”环节。


在研学旅行开始前,学校提前告知学生实践活动以“火山喷发”“人体器官”为两个主要研究点,让学生做好相关探究准备工作;活动前,每个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查找,查看各类书籍,学习与活动主题的相关研究资料。研学旅行中,同学们则带着自己了解和准备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最终,在探究中,将结果形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


“我们组织这次研学旅行,是为了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其创新精神,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养成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奎文区德润国际学校校长陈静说。


突出实践性——立德树人,更需实践育人


让学生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这也是研学课程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则。在昌邑市潍水学校每年四月定期举行的“问道潍水·行知昌城”远足研学课程设计中,就突出了实践性这一原则。


学校将研学旅行活动分为三站,第一站是昌邑市气象局,在这里,孩子们学习气象知识,观测气象云图,学习并实践人工降雨的方法;第二站是昌邑市博物馆,同学们在这里感受悠久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第三站是昌邑潍河生态风光带,学生在此感受春天里的生机盎然,欣赏美丽风光的同时,同学们也动手实践,拍摄出一张张美景。


研学旅行结束后,学校组织学生分享研学之旅学习体会,撰写气象局实践调查报告,还开展了“问道潍水·行知昌城”摄影展,将同学们的作品一一展出,鼓励学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研学旅行是一门融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搜集、集体活动、同伴互助、文字总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能够让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突出这门课程的“实践性”也是“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一项有效途径。


在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中,除了教育性、探究性、实践性这三个方面,安全性也是课程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原则,旅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有详细的安全预案,安全预案会在背后默默地为师生和家长保驾护航。


总而言之,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除了育人目标、教育过程和方法的设计,还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对接、沟通,这其中,不光是学校和旅行社、旅游景点要对接好,还需要交警等政府部门的配合等。只有各个环节有效组织,最终才能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综合课程体系。


“研学”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奎文实验初中:不抛弃,不放弃


有专家指出:“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他们需要亲身参加许多亲近社会和自然的实践活动,完成社会化离不开群体性交往。”这一过程有两个显著特点:体验性和群体性,如要寻得切实可行的落地方式,研学旅行是不二之选。


这就决定了,研学旅行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吃吃喝喝。如何做到游中学,学中游,是学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游玩”大于“学”,违背教育之意


无论是最具情怀的辞职理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还是歌中唱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都让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憧憬。研学旅行是学生走进“外面世界”最直接的方式。


然而,很多学校在定义“研学旅行”时,出现了偏差,有的误以为在放学之后安排兴趣小组参加校外活动、比赛或者俱乐部活动,算是研学旅行;还有的认为,在家长带领之下,三三两两到异地转一圈,也算是研学旅行;即使是学校组织的集体出行,例如春游、冬季徒步远行等,也多是边走边看,并没有达到研学旅行的应有之义。


也有小部分学校,迫于安全方面的考量,要么将其一棍子打死,要么将其关入牢笼,此外,旅行涉及吃、住、行等,学校没有专项经费列支,也不能随便向学生家长收费,致使研学旅行的推广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


另外,当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时间”离开家长的视野,走出学校的围墙,有不少家长也对研学旅行表现出了担忧。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社会上一些机构在逐利驱使之下,研学旅行也浮于表面。一些研学旅行产品明显“游玩”大于“学”,部分教育机构打着“游学”的幌子,组织学生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到不同国家的知名学校体验感受,空有研学之名,没有教育之实。


研学旅行是一种“立体式的学习”

潍坊高新国际学校:和外国学生进行篮球比赛


准确说,一次成功的研学旅行必须满足三个特点:其一,有意组织,有目的地作用于学生身心变化;其二,集体活动,研学旅行以班、年级甚至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其三,亲身体验,同学们在老师或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活动,有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共同体验相互研讨。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校园,不仅能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各类文化,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让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穿插进来,让学生铭记终身。


课上与课下、校外与校内、思考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得研学旅行更像是一种“立体式的学习”。


寿光世纪教育集团在设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方面,已非常成熟,并具有借鉴意义。如世纪高级小学组织学生逢牡丹盛开之际走进牡丹园,学校没有只让学生围着园子走一圈,看一看,拍照留念这样简单,而是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其中,以“探春字谜诗词会”为切入点,采用跨学科整合方式进行。


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学写活动计划、筛选字谜、活动总结等;数学老师指导学生丈量土地,并进行答题情况汇总和统计;美术老师指导学生制作邀请函和宣传海报,以及字谜卡纸版面设计;思品老师与学生模拟外出拉赞助的场景,指导学生进行外出实践。


安丘市各个学校立足地域特色和本校实际,选择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主题,如传统文化主题中,官庄镇管公学校引导师生追随先人足迹,寻找管宁文化的精髓——管宁魂;青云山小学组织学生寻访古圣先贤的足迹;柘山镇寻访“老子文化”,开发了优秀传统文化研学课程;科普教育主题中,安丘市兴华学校举行“饮水思源——清洁汶河水源地”活动,让同学们以一种回归的心态为环保公益做贡献。


学生通过走入博物馆、实践基地、现代化工厂、现代化农业园区、红色革命旧址等,通过参观学习、实践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创新与实践的能力,增加了人文情怀及道德素养。


如此研学旅行,才是以旅行之名,行教育之实。


让研学旅行回归教育本意


国内许多城市的研学旅行已走在前列。西安市帮助旅游服务单位和接待单位制定了上百个研学旅行一日、两日或多日方案,形成了四面八方布点、各具主题特色的研学旅行“西安教育地图”。


放眼世界,美国有“童子军”活动,让孩子体验野外生存;在日本,学校的研学旅行会依据学生的年龄不同而侧重有别,时间一般为期数天,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韩国教育部门将毕业旅行作为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目,纳入学分管理,学生只有参加并修够相应学分,才可以毕业。


旅行作为手段和载体,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学校应站在教育的本意,制定研学旅行方案,让学生有所收获。


学校单打独斗,自弹自唱,会使研学旅行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制定研学旅行之前,要注重激发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教育“同盟军”作用。


选择好研学旅行的目的地非常重要,学校要根据教学实际、阶段计划以及育人目标,可以选择风光欣赏类的,如自然景观、风景区;可以选择革命传统教育类的,如红色教育基地;还可以到近郊企业、农贸市场、农作物种植区等地,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


研学旅行要常态化、课程化,指望通过一两次研学旅行让学生产生质的变化是不理智且急功近利的。


有的学校研学活动已成体系,依托一个大的主题,不断设计分主题。如潍坊广文中学的“科普教育”研学活动课程,其中包括参观3D打印技术、潍坊科技馆、青岛世界动物自然生态博物馆、天津航母主题公园等线路,学校分别制定一系列相关课题,供学生选择探究,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形成对科学的内在兴趣,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再如潍坊文华教育集团,在“知止自然教育”这一背景之下,辅导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树林、草原、河堤岸边等地方,设计不同的活动方案,让每一次研学旅行都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同的体验。


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及时进行科学评价也是必要的,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所谓“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情一景皆教育”,研学路上有课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实现研学旅行的育人效果最大化,当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潍坊文华国际学校: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求知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学旅行如何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
潍坊研学旅行的精髓?萌族部落研学课程引爆潍坊教育圈
我国研学旅行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研学旅行怎样“研行”一致?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有这几点需要做!
研学旅行在“新课标”里是怎么说的?认真读一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