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295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0章》孔子为什么把“言必信,行必果”的人称作小人?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0章孔子为什么把“言必信,行必果”的人称作小人?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音kēng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音shāo)之人,何足算也!”

宗族”,就是家族。此处指同一家族的人。乡党”,就是乡里。古代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行必果”的“”字,是名词指表现品行的行为举止行必果”,就是对自己想要做的事,必定果敢地去做。硁硁然”的“”字,读一声,指敲击石头的声音硁硁然,形容像石头般坚硬的样子,指浅薄固执的人斗筲之人”,比喻器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斗,量器,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一说容五升)。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道:“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对自己的行为知道有‘羞耻’二字,出使各诸侯国,不辱没君王的使命,可以称为‘士’了。”子贡说:“敢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的人都称赞他孝敬父母,乡里的人都称赞他尊重长辈。”子贡说:“敢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言语一定信守承诺,行动一定坚决果断。这是像石头般坚硬而又固执的小人呀!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您看如今的从政者们怎么样?”孔子说:“咳!这班器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怎么能算得上‘士’呢?”

“士”,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个阶层,属上层知识分子。本章中孔子针对子贡三问,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和境界对什么是“士”进行了诠释。一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对自己,有羞耻心,能自觉修身;对国事,能担负重任,不辱君命,德才兼备,属第一等。二是“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孝悌之行能得到家族、乡党的称道,已具备立身之本,但才干不足,属次一等。三是“言必信,行必果。”见识才能浅狭,但还能信守承诺,属再次一等,也就是士的最低一等。

孔子为什么把言语信守承诺,行动坚决果断的人,称作像石头般坚硬而又固执的小人呢?《论语》中的“小人”,大体有如下几种不同的内涵:一是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二是指品质恶劣的人;三是指见识和才干一般化的人。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拘泥于小信,只知信守自己的承诺,不明大义,不问是非黑白的人,这样的人,有可能办好事,也有可能办坏事,属于见识和才干一般化的人。

孔子说:君子贞而不谅。(《论语·卫灵公》)就是说,君子讲的是大道,一切言行“义之与比”(《论语·里仁》),要用是否符合“道义”作为比照,作为遵循,而不能拘泥于小信。

附:

【原文】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①称孝焉,乡党②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③。硁硁然④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⑤之人,何足算也!”

【注释】

①宗族:家族。此处指同一家族的人。乡党:指乡里。古代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行必果:对自己想要做的事,必定果敢地去做。行,指表现品行的行为举止,名词。(音kēng坑):像石头般坚硬的样子。,敲击石头的声音,硁硁,形容浅薄固执。斗筲(音shāo稍)之人:比喻器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斗,量器,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一说容五升)

【译文】

子贡问道:“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对自己的行为知道有‘羞耻’二字,出使各诸侯国,不辱没君王的使命,可以称为‘士’了。”子贡说:“敢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的人都称赞他孝敬父母,乡里的人都称赞他尊重长辈。”子贡说:“敢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言语一定信守承诺,行动一定坚决果断。这是像石头般坚硬而又固执的小人呀!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您看如今的从政者们怎么样?”孔子说:“咳!这班器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怎么能算得上‘士’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没有那么难
【儒】论语·子路篇(20)孔子如此直言评价从政之人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3.20】士的标准
论语:何如斯可谓之士矣(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读《论语.子路第十三》片段有感之(26)---“言必信,行必果”儒家认可的“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