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1期】音频学《论语·学而篇第11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学而篇第11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何意?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观其志,观其行”的“,指儿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指父亲生前的所为,包括其思想和行事。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亲在世时,看儿子是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了,是观察他的行为。在三年之内能不改变父亲生前的所为,可以说是孝了。"

怎样理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呢?在古代宗族社会中,父亲在世,儿子不能独立处事,所以要观其志;父亲去世后,儿子独立处事,所以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依据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的古礼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强调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论语》中关于孝的具体要求有许多处,有的具有穿越时空,适用于古今的价值;有的则只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如,学而篇第二章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本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等,就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宋儒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作注说: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他们把这一条视为孝的根本,加以绝对化,是不对的。当今社会情况变了,对这一章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的当今社会,更不应该这样要求,否则,不利于年轻人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总之,对于《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要全面理解,融汇贯通,抓住孔子论孝的精华和要义(参见《学而篇》第2章),古为今用。

附: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②,可谓孝矣。”

注释

①观其志,观其行:其,指儿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道,指父亲生前的所为,包括其思想和行事。

译文

孔子说:"父亲在世时,看儿子是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了,是观察他的行为。在三年之内能不改变父亲生前的所为,可以说是孝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活论语】学而篇(11)儿子该把父亲的事业发扬光大
读论语 悟人生 (每天一句 第11天)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篇》8、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9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