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就因为打输了一把好牌,他就该被万世唾骂吗?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杨广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在前一年,他爹杨坚承袭了随国公的爵位。所以,杨广妥妥的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二代、富二代。

北周武帝时,荫蔽父亲杨坚功勋,受封为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年)封为晋王,官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岁。后又授任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等。开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兴兵平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开皇二十年(600)十月,隋文帝废杨勇,十一月,改立杨广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在仁寿宫病逝,杨广即位。一路开挂的杨广终于在35岁时,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为隋帝国的皇帝。

然而,这一切只是杨广的起跑,他心里想的是和秦皇、汉武一样,做一个千古一帝。于是他用《易经·系辞上》:“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给自己定了一个年号——大业。整个帝国的版图,就是他建立宏伟大业的舞台。

但是,618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杨广为叛军所缢杀。他不仅是身死国灭,而且留下一个荒淫和暴戾的千古骂名。

杨广在位14年(604年——618年)“统一江山”、“创设科举”、“修通运河”、“西巡张掖”、“三游江都”、“三征辽东”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限于篇幅,只说几件对历史影响深远的事情。

大业年间,杨广在已有含嘉仓、子罗仓外,又兴建了黎阳仓、常平仓、广通仓、洛口仓、回洛仓等,储量巨大,“户口益多,府库盈溢”。杜佑也称道:“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师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储量可观,“计天下储积,得共天下六十年”。至唐太宗时,隋代的粮食还未用完。

隋炀帝“置明经进士科,唐承隋,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六科”,唐承隋制,“诸郡贡士”,唐天宝年间,进士科发展为选官的主要途径。清代时,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把秀才、举人、进士等翻译为学士、硕士、博士,并介绍到西方,对西方教育体制产生过一定影响。科举制的产生,宣告九品中正制的结束,沉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打破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士族垄断选举与教育的局面,为封建社会建立了一个相对公平的选官制度,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尽管科举制的确立与完善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努力,但隋炀帝始置进士科,为推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改革,功不可没,对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隋炀帝对佛道极为支持,“这种极尽虔敬、铺排的仪式,施之于南方新定之地,对于惶惶其心的僧俗各界有文化绥靖之政治功用,有利于消解南北对峙三百年之久以来形成的政治、文化、心理上的隔阂”。当时所编的《玄门大义》体系完备,为唐代道藏的完备准备了条件。到唐代,道教被列为三教之首,在政治上唐朝统治者对道教加以利用,尽管三教的次序变为“道、儒、佛”,但三教并重的方针,仍承袭了隋朝。自隋代后,佛教趋于中国化,融合了儒、道、玄学等内容:“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并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隋代的佛教文化,为唐代的文学、艺术如佛窟艺术,敦煌千佛洞和洛阳龙门的佛塑,壁画等提供营养成份。“而隋炀帝对道教的大力提倡,使以南方茅山宗为主的南北道教逐渐融合,为唐代道教以茅山宗为主流的格局奠定了基础”。(王永平、张朝富:《隋炀帝的文化旨趣与江左佛、道文化的北传》)

隋炀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万面所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科举制被长期沿用至清末,“盖隋亡而法不亡也”,隋炀帝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没有生死国灭的命运,杨广实际上是实现了他千古一帝的梦想的。

事实上杨广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后世说成一个一无是处的君王。他的十四年皇帝生涯真正呆在皇宫的时间只有四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巡查或远征的路上,而且杨广和秦始皇一样都是用功的“暴君”,可以说夙兴夜寐,日夜忧劳,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庞大的帝国操劳着。他本人勤政勇敢而精力旺盛,在巡查或远征的路上,白天行军,晚上还要处理国事。甚至为了巡视边防杨广还差点在雁门被突厥骑兵绞杀,这样肯为江山社稷以身犯险的帝王恐怕历朝历代都不多见。

英明伟大的一塌糊涂,高瞻远瞩的一事无成。为什么?我们不禁要问。

仁寿四年(604年)十一月,刚刚上台的杨广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

大业元年(605年),营建东都,历时十个月,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

大业元年(605年),开凿大运河一期工程基本完工,调集数百万人,而如此浩大的工程居然只用了117天!后续工程调动人力1000万人次以上。

大业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丁男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

大业五年(609年),他亲征平定吐谷浑,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

大业八年(612年),杨广第一次进攻高句丽。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另调民夫二百万,以运送衣甲、粮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皮肤溃烂,腰以下生蛆,死者甚众。山东邹平人王薄率众于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起义,被张须陀击败。

大业九年(613年),第二次进攻高句丽。正当双方相持不下时,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叛隋,杨广仓皇撤军。

大业十年(614年),第三次进攻高句丽。杨广因国内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而不敢久战,高句丽也疲于战争而遣使请降,杨广就此撤军。

杨广这是多想超过秦皇、汉武,他的大业是不是超越了秦皇、汉武,历史没有给出答案。但是,他和秦皇、汉武犯的错误几乎一样,不恤民力。《文献通考》:炀帝大业五年,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此隋之极盛也。这十年间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在这里我们不禁一声叹息,大业的辉煌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

杨广的才能毋庸置疑,但是他的视野有了一片大大的盲区。从小接触的人都是贵族、文人、上层士大夫,而自己又生于深宫之中,所以他看不到在他大业的背后是百姓的艰辛,他看不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他看不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看不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看不到“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从大业八年,帝国内部的起义不断。但是,杨广对这些起义态度截然不同。

大业八年,杨广第一次进攻高句丽。战事胶着的时候,王薄率众起义。杨广根本就没把这些农民放在眼里,就派了张须陀去平乱。但是,杨广没拿下辽东城。三十万五千隋朝陆军渡辽进攻高句丽,遭到惨败,逃回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也丢失殆尽。隋军虽曾攻至平壤附近,最后却大败而还。这是,杨广第一次遭受挫败。

大业九年(613年),杨广再次进攻高句丽。六月初三,杨玄感杀三牲誓师,起兵反隋。这次杨广慌了,立即撤兵,命虎贲郎将陈棱进攻据守黎阳的元务本,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侯卫将军屈突通驰援东都。八月初一,杨玄感在皇天原(即董杜原,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列阵与隋军决战,杨玄感大败,仅率十余骑逃往上洛(今陕西洛南东南)。杨玄感自知大势已去,乃命杨积善将其杀死,起兵遂告失败。这一次,杨广感受了深深的恐惧,虽说杨玄感是杨素的儿子,但是杨广并不在乎。当时,真正积极参与和预谋起兵的骨干分子有:杨玄感、杨玄挺、杨积善、李子雄、王仲伯、赵怀义、元务本、李密、顾觉、韩世谔、斛斯政等人。参与起兵的十一人中,绝大部分是属于关陇集团中人或其子弟。促使这些关陇贵族与杨广的关系恶化甚至起兵叛乱的根本原因在于杨广放弃了关中本位的政策,严重触犯到了关陇集团的利益。

大业十年(614年),杨广不顾国内局势已经很危急了,发起了三征高丽。这次双方都打不动了,高丽请降了。

杨广即位后,国内承平,天下富裕,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他制定了征讨高丽的计划,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并且对于一位有志的帝王来说,还是必要的事业,后来李世民征讨高丽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其实对于当时的隋帝国国力而言,征服一个小小的高丽实在是小菜一碟,而且如果在第一次就获得胜利,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也会不一样。事情还是坏在了杨广的性格上,在隋军即将攻破辽东城,向高句丽腹地长驱直入时,这个远征高丽的计划已经是胜券在握,但杨广非要作死的摆出一副圣君的姿态,搞什么以仁义服天下,在高句丽假装投降后,便命令隋军停止攻击。随后高句丽反口抵抗,杨广也仍然不悟,如此往复之下,帝国的百万大军竟然就这样被活活拖垮。随着第二次再征高丽的失败,不要说什么千古一帝的荣耀了,杨广已经很难维持住自己的自尊了。第三次的远征高丽,最多是杨广维护自尊做出的最后的垂死挣扎,已经不具有太大的意义了。

修建运河、开创科举制度等等举措,本来是可以为杨广追求的千古一帝理想加分,但因为杨广不恤民力,导致民怨沸腾,最后落得个劳民伤财的评价。

放弃关中本位的政策,杨广是想把关陇贵族集团降维成关陇士族集团。让关陇贵族和帝国的另外两大士族集团——山东士族集团、江南士族集团平起平坐,杨广就自然升级为三股势力的裁判者。一改被关陇贵族控制的局面,成为帝国真正的控制者。但是,关陇贵族不甘心,甚至和农民起义军勾结到了一起。

至此,杨广的大业彻底的崩塌了。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执意向江都进发。虽然,杨广在出发前做了一系列安排,“以越王侗、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总留后事。”在南下江都之后,隋炀帝试图重新组织力量,“分遣使者十二道发兵讨捕盗贼”,以屈突通为关内讨捕使,李渊为山西、河南抚慰大使,张须陀为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同时,他让宁长真以鸿胪卿、安抚大使的身份回到岭南,张镇周也在岭南活动,同宁长真合力抗击萧铣,阻止其向岭南渗透。隋炀帝还先后遣鱼俱罗、吐万绪、王世充、陈稜等剿灭了以刘元进为首的江东豪族的叛乱活动。但是,大业已经崩塌了,人力已不能挽回了。

我们看看杨广的人生履历,从小出生在帝王家庭,母亲是大名鼎鼎的独孤皇后,由于从小聪明伶俐,所以深得父母欢心。后来,年纪轻轻的杨广就被委任江南总管,亲率五十万大军消灭陈朝,完成了统一。而他的太子之路也没有太大的阻力,因为他的对手当时的太子杨勇,无论从心胸见识和智谋上都与他不在一个等级,所以很快就败下阵来。当上皇帝之后,建洛阳,顺利完工;开大运河,顺利完工;进攻突厥和攻破吐谷浑的战争都异常的顺利。但是这一切来得太顺利,因为太顺利,在他的眼里从此没有不可能;因为太顺利,所以难免高己卑人,因为太顺利,杨广缺乏耐挫的品性。大业十一年前,他每天上朝,每日都在处理公务。大业十一年后,他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虽然天下越来越乱,他自己也危在旦夕,他却鼓不起心气去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事实上隋帝国灭亡并不全是农民造反造成的,更可怕的是贵族也跟着反了,然后贵族吸纳农民组成军阀,最后灭了隋帝国,而直到大业末年局势其实是可以控制的。他对政治越来越松懈,越来越放任,甚至对自己的生命,他也有点三心二意,不那么周密地去考虑。

杨广已经不再是那个双肩担起大业,只手擎起乾坤的杨广了。“气可鼓不可泄”,心气已消的他放弃了自我,投身到无边无际的放任自流中,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只听任生理欲望控制自己、填充自己、遮蔽自己。既然命运是由上天控制,既然上天说给就给、说不给就不给,那么一切由上天决定吧!在冥冥中,他还期望上天那神秘的力量什么时候能再光顾他,把他推出失意的泥淖。

就这样杨广错失了上天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好头颅,谁当斩之”,大业十四年(618)年他时常对着镜子这样叹息到,果不其然,不久之后,他就死于近卫军的兵变。

“黑”失败之君,一直是中国历代史官的政治正确,所以,杨广的种种罪行就不难理解了。而且,不管你承不承认,人们总有意无意的那杨广和他的表弟李世民比。其实,除了弑父这条罪名,杨广干的事,李世民都干过。但是,杨广为止奋斗一生的荣誉,落在了李世民头上。“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恶,但一罪也不能废百功。”评论隋炀帝,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折罪,瑕不掩瑜,归根结底隋炀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可谓千古一帝,因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他又是一个人生极其复杂的君主,一个集文士、武帅、阴谋家、野心家、暴君等众多角色于一身的人,不是简单的昏君、暴君就能评价的。我们总喜欢用肯定和否定,或者功过是非来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其实,大可不必!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那是学者的事情。我们读历史,不是要对一个历史人物盖棺论定,而是要读懂他是怎么成功或者失败的,在他的成功或失败里有哪些经验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也就是李世民的那句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今天经历的一切,除了科技上比从前先进了,其他的基本变化不大。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杨广是个完美主义者,而完美主义者最大的毛病就是容不得自己的瑕疵。他原本是一个极其心高气傲的人,他的自我期待是一个将要绘出世界上最完美图画的绝世艺术家。因此,当这幅图画失败了,他怎么可能还有兴趣在它上面修修补补,把老鹰改画成一只乌鸦,以求卖几个钱花花,度此一生?完美主义者的性格决定了他将走极端路线。不做最好,就做最坏,他唯一忍受不了的是平庸他,一个原本打造传世金碗的大匠,就算落魄了也不屑于去做为糊口奔忙的锔碗工。做不了千古一帝,他也没有心情去做一个辛苦维持的平庸帝王

因此,在眼看天下分裂,自己在皇帝排行榜上不可能有名次之后,杨广有点破罐子破摔了。命运已经不是原先许诺给他的命运,前途也已经不再是预想的前途,他对上天从感激变成了抱怨,他像一个没有要到糖吃的小孩子一样躺在地上,不想起来。

盛世的破灭是因为视野的盲区,而帝国的彻底崩溃则因内心的脆弱。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如此,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杨广。

最后,用一句杨广的诗结束本篇——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国的毁灭——承上启下的大隋王朝
探索隋朝的历史意义,隋朝有哪些贡献?
隋末群雄都是什么来头,为何世家大族也纷纷反隋?
隋炀帝的脆弱你根本想象不到
绝!看龙专看龙过峡,便可铁断富贵贫贱!
杨广三征高句丽,引起贵族反噬,导致隋朝灭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