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卜时波  曾宪一

阅读方法点拨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指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它在文中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讲首先是为了给人物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点明故事发生的场所,渲染特定的气氛,从而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次,自然景物对人物内心情绪有一定影响,作品用自然景物衬托人物心情。三是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四是间接表现人物性格、思想情感,从而表现文章主题。

考题精选

1 2001年上海市中考现代文《山村传圣火》(节选)

①莺飞草长的阳春三月,浙江义乌西乡山区的天气还相当冷。质朴的山民,还穿着一冬未经洗涤的老布棉衣,晒着太阳聊着重复了几代人的老掉牙的话题,唯一的变化就是脑后的辫子成了稀有品种。当晚霞在西山梁上一消失,村庄使由沉沉的黑夜主宰了一切,死寂得只听见偶尔的狗吠。

问题: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1)            (2)              ;(3                 

2台风来了,暴雨如注,我顶着狂风暴雨到校上学了,全校居然只有我一人来。

题目:这个句子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3下文节选自《信任》

淅淅沥沥的雨,没完没了地下着,真烦人。

……

雨越下越大,我撑着伞,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在被雨水冲得格外明净的石子路上。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因为我今天有两个巨大的收获……雨啊,真好!

(节选部分是《信任》的首段与末段。文章叙述了“我”考试时因在考场上的一个举动,自己疑心被老师怀疑作弊,因此考完后觉得下雨很烦人。之后“我”鼓起勇气,向老师坦言实情,没想到,老师早已知道“我”的心思,充分信任“我”。所以,从老师办公室走出来,虽然雨越下越大,但“我”的心情格外愉快。)

问题:开头与结尾都是下雨,前者“烦人”,而后者却“真好”,这两处环境描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思路、技巧、常见失误分析

答出写了怎样的环境特点,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衬托人物怎样的心情,升华主题情感态度或文章结构上的作用。由“表”及“里”再“升华”是可操作的答题思路。如例1,因考的第①段中既有自然环境描写,也有社会环境描写,两者交融在一起。表——山民的衣着、行为,也写了山村的沉寂;里——当时农村的落后、闭塞、愚昧;升华——为了预示着下文《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必然性。例2,表——暴雨很大,里——环境极端恶劣,升华——体现了我不畏艰难刻苦读求学的顽强毅力。例3,这道考题把环境描写的作用和人物心情变化原因结合在一起。其实,雨还是那场雨,只是所衬托的人物心情变化了。要思考两个问题:一、雨分别衬托了“我”怎样的心情?二、为什么“我”会有不同的心情呢?第一个问题,就是“里”的作用。第二个问题,结合心情分析出原因是不难的。环境描写非但不矛盾,反而在结构上起了首尾呼应作用。开头的景物描写——雨的淅沥,是为了衬托出“我”正为老师是否误会“我”帮同学作弊而懊恼的情绪;而结尾的雨还是下着,但此时“我”心中的结已经打开,雨的明净衬托了“我”愉快的心情。

实际应考时,自然环境描写作用考题的采分点有时只需要回答出两个层面即可,而有的考题评分时更注重“里”和“升华”部分。知能训练

1节选自《默爱如山》

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 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返身向他追去。

问题请写出画线句的作用。

                                                                         

2节选自《望柳庄》

1994101884岁的慕生忠将军在兰州与世长辞。1028日,将军的子女们护送着他的骨灰,踏上了昆仑山的土地……

随着将军的骨灰洒向高天,昆仑山忽然飞起了漫天的雪花,天地皆白!此刻,覆盖着积雪的望柳庄格外庄严、神圣……

问题:简要分析结尾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节选自《临终的眼》

NHK电视台主持完“中日友好之夜”活动回到房间,此时已是子夜时分,窗外明月高悬、繁星点点,借着幽暗的灯光,我久久凝望父亲的遗像,遥相过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如烟的往事,就像老电影一般,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节选的是文章第一段,作者曹可凡回忆他与父亲生前的点滴往事,这些事对作者的为人处事、为学的影响深远。)

问题:第段中的“窗外明月高悬、繁星点点”和室内的“幽暗的灯光”是景物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话提示答“表”和“里”两步即可,“里”即渲染的气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作课:环境描写|干货
环境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作用例释
中考专题复习——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
《孤独之旅》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我是如何做阅读的(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