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厚重的文化,清新的记忆


——河南大学杂忆  张新玉

1986年河南大学毕业至今20余年了,闲暇忆起,脑海就浮现出庄重典雅的校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西合璧的礼堂,风格别具的斋房;河大学人的敬业,文化沉淀的厚重,青春学子的进取,师生情谊的深长,母校的一草一木已刻下珍贵的记忆。

高考与选择

1982年是平凡的年代,却令我难忘。当时,我和几个同学来到临汝镇高中补习。班主任郭毓堂老师要求严格,容不得学生半点疏忽。朱文琦、刘二辰等老师耐心释疑,方法得当,语言风趣;同学们特别努力,清晨星星满天,教室里早已坐满,晚上点着煤油灯,熬到深夜。转眼到了7月,学校派车送我们到临汝县城参加高考,考场设在城关镇高中。七月流火,炎热难当,大家却十分兴奋。考试很顺利。7月下旬高考分数公布,临汝镇高中18位学生榜上有名,我是其中之一。一天傍晚,新善哥将喜讯带来,全家人兴奋的顾不得吃饭。回想起来,高考这一年,忙得不亦乐乎,仅看了两次电影,分别是《血溅美人图》和《华丽的家族》,还挨老师一顿批评,有这结果,就很满足了。

转眼已是填报高考志愿,我不知该怎么办。恰遇在夏店高中任教的孔繁经老师告诉我:选开封师院吧!那是很有名气的学校。孔老师的话,使我方向明了。此时开封师院已更名河南师范大学。

根据入学通知的要求,父亲帮我办完了户籍和粮食关系的迁移,我到学校转了团关系,母亲准备了崭新的被褥和衣服,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828月下旬,我和余国正约好,同行到河南师范大学报到。父亲从庙下送我到洛阳。告别父亲,我们从洛阳金谷园车站乘467次车,次日早晨,到达开封。等候在火车站的接待人员送我们到学校。美丽的校园就展现眼前。

美丽的校园

河南大学,曾名河南师范大学,坐落在开封市东北角,她的东面环绕着古城墙,北有壮美的铁塔及铁塔湖的丽影为伴,西滨惠济河,南临明伦街。这座百年老校建在明清贡院的旧址上,历尽沧桑,阅尽人间冷暖。徜徉明伦街,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丽的校门。这座传统的古典建筑,上为彩牌,下设三门,双重飞檐,雕梁画栋,今天中门上方门楣镶嵌着雄浑厚重的“河南大学”四字,给人一种大气磅薄的心灵震撼。如今,美奂美仑的校门被列为河南“省宝”,誉为中国高校六座最美的大门之一。

走进河南大学校门,沿着中轴线,两侧绿树浓荫,艳花碧草,近代建筑群渐入视野。东侧的“六号楼”是中西合璧的建筑,中部四层,两翼三层,洁白的主体,高大的础柱,黛紫色的顶部,拱形的、燕尾形的门洞,和着错落有致的台阶,给人以美的韵感。她是学校曾经的教学、科研和重大活动中心,也曾是学校的图书馆。早在1925年,中共创始人李大钊先生在此应邀做过演讲,留下历史珍贵的一幕。紧傍着“六号楼”的是古朴典雅的东十斋,由南向北一字排开,秦砖红瓦,雕饰门栏,浑厚的基座,玉立的顶端女墙,和她那古灰色的外饰,像十位耄耋老者,待归来的学子,让人倍觉亲切而安逸。中轴线西侧是秀美、华丽的“七号楼”,她叠檐飞阁、雕梁画栋、古香古色,从中部正门向两侧推开,南北走向,坐西面东,两端横出,三层布局,银灰色的主体,厚重的基础,独特的塔斯干壁柱,与轻盈的窗棂,古拙的雕饰融为一体,犹如矗立在碧树繁花中的女神,笑迎八方鸿儒,天下名士。邻着“七号楼”的是西二斋、化学楼、博物馆。化学楼朴实无华,把“七号楼” 衬托的光彩照人。“七号楼”今名博雅楼,当之无愧。由此向西,默默静坐在外语楼和工字房之间的是贡院碑,以及清代贡院执事房旧址。

沿着中轴线,正面看到的是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的大礼堂,与南门遥遥相望,这幢宫殿式的建筑极具历史感,青砖红瓦,飞檐斗阁,气势恢宏。她的底座是罗马式建筑,敦实宽厚,主体高大,上部是中式华美的宫殿造型,俏丽的门楼与主体既各具千秋,又浑然一体,内置两层,可容纳3000多人,东西各设有出口,是学校的重大庆典、会议和学术交流的重地。大礼堂门前有开阔的广场,与周围的十号飞机楼、船型物理楼、艺术楼相映成趣,以及新近建筑的逸夫楼、图书馆、体育馆、理工综合楼交相辉映,成为河大学人引以自豪的象征。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继承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的优秀成果,其风格中西合璧,表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体现学校厚重的历史及冼练凝重的风貌。建筑群从整体到局部,均是中国近代优秀建筑的代表作品,不愧为国家之瑰宝(本段文字见百度《百科名片:河南大学》)   

再往北走,有中文系、物理系学生宿舍楼,以及历史系、体育系教师、学生聚居的甲乙丙丁戊排平房。现在平房荡然无存。还有学一食堂、学四食堂、回民食堂、茶楼房等。隔壁便是幽然清静的铁塔湖了。今天,校园内可直达铁塔公园。邻近有学校的两个体育场。此外,河大办公楼、出版社、邮政亭、百货商店、医院等将校园布局的踏踏实实。几乎没有闲置的余地 

厚重的学术

1912年林伯襄先生创立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历尽沧桑。百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兼容并包的河大精神,在以范文澜冯友兰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院士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河南大学已培养了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34位成为院士,上百人担任或曾经担任过副部级以上的领导职务,不少校友都成为蜚声中外的社会名家。(本段文字见百度《百科名片:河南大学》)

   1982年秋,我就读河大历史系时,赵世超、林加坤、李成德、张嘉仓、郭人民、高海林、马真玉、阎照祥等著名老师任教。当时,我们学的教材大部分是河大历史系老师自己编写或参与编写的。像朱绍侯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史》,黄元起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史》,荣铁生老师参与编写的《中国近代史纲》,韩承文教授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上、下),郭振铎老师编写的《文艺复兴史纲》等等,是各大专院校深受欢迎的教材。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河南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非常频繁,有著名学者马洪、白寿彝、姚雪银、李德伦、陈景润、于光远等,也有本校的知名专家,像朱绍侯、周守正、刘思谦等在大礼堂做学术报告,还有国际知名专家来河南大学作学术访问。那时候,海报常出,信息常新,各种活动显示着河南大学学术研究的魅力。《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史学月刊》等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河大学人辛勤耕耘、播撒学识的论坛。

难以忘怀的是历史系充满智慧的课堂。赵世超、林加坤、李成德、郭人民教授严谨的学识,高海林、郑慧生、马真玉、郭振铎教授风趣的知识传授,易启祥教授独特的史学教法理论,李振宏教授深刻独到的史学理论见解,王子超、范振国教授胸有藏书的风格,赵宝俊教授丰富动人的语言美,阎照祥、郑永福、秦英军、张九州、杨慧请等教授开阔的学术视野让学子倍感受益。毕业这么多年了,历史课堂的幕幕情节依然挥之不去,就像昨天刚刚发生。参加工作以来,历史教研组的铁塔牌们忆起当年河大就读的往事,就欲罢不能。

河南大学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到不同的系科听课,到不同的教室自习。除此之外,去图书馆借阅,到艺术系观看绘画展览、大型文艺汇演,欣赏体育比赛等,闲暇时光倍感充实。由此记起到艺术楼看韩野教授的国画展,静物、老人、少女、山水,在韩教授的笔下,栩栩如生。尤其那幅莫名老人的画,和蔼慈祥的眼神透着世事风霜、纹理深邃的脸堂刻着岁月沧桑,厚厚的棉衣让人觉得周身暖烘烘的,像爷爷寒冬中来到身边。观瞻教授的国画,似乎明白了何谓艺术。

看着案边摆放的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辛益《意大利近代史》、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学术著作,读着《历史教学》期期刊登的阎照祥教授有关英国历史的文章,内心难以平静,默默祈祷:河南大学,这座辉煌的知识殿堂,不朽的智慧圣地,一流科研水准的著名大学,将与岁月永存!

难舍的情谊

河南大学的四年,特别值得回味。我们历史系82110多人,一直在十号楼210教室上课,宿舍邻着铁塔湖畔的丙8排、丙7排、丁8排、丁7排,在河大校园的最北端。大一、大二时,段文勇老师是我们的辅导员,大三之后,段老师到河大出版社,马璞老师成了辅导员。那时候,出早操、上大课、体育训练是基本日程安排,课后阅读、歌咏比赛、板报评比是课余补充,到图书馆占座位、查资料是最惬意的事情。记得公共体育课高老师告诉我们,要好好锻炼身体,将知识之舟打造好,并告诫:不能“一二年级蹦蹦跳跳,三四年级全是病号”。高老师的话富有哲理。

大一时,历史系组织82级到郑州参观河南省博物馆,到洛阳参观龙门石窟、白马寺、洛口仓,进行实地考察。大二时,我们82级到尉氏县河大农场收麦子,一周时间,大家饭饱茶足,无忧无虑,忘我劳动,甚是卖力。男生们有些淘气,称一位老司机师傅为“总统”,并向其请教“河南师范大学”何时能恢复“河南大学”校名的问题。大三时,历史系关学增书记带我们参观开封飞机场;我们82级三班还雇车专程到嵩山少林寺游览。对开封市的景点,更是了如指掌,连黄河岸边的铁牛村、陈桥驿等也留着我们的足迹。夏季,不少同学到铁塔湖游泳,开封城墙上散步;冬季,到苹果园打雪仗,潘杨湖冬泳。

学习是我们82级最美妙的事情了。很多人进入大学就准备着考研究生,英语、古文、专业知识学的非常下功夫,历史系的老师们表现出特有的关爱和耐心,系领导部署老师辅导和动员,赵宝俊教授给予了热情洋溢的鼓励讲话,年轻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19867月,毕业的时候,一批同学收到录取通知书读研深造。现在,他们已是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骨干力量。

师生交流是令人难忘的。为了搞好科研,做好专业课,很多学生成了老师家的常客。黄元起、李光一、周宝珠、张九州等老师家里不断有学生造访,连年事已高的毛建予教授也特地到210教室与我们谈话。务实进取、前瞻开放、兼容并包的精神真实的体现在师生情谊里。

厚重的文化,清新的记忆,是历史留下的永恒,述不尽对母校——河南大学的爱,愿她永葆青春,魅力长存!

 
 
 
 

河南大学历史系

1986年毕业    张新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立群凭啥说开封是“小城”【原创】
张清平|我是景色 也是目光
袁冰洁 | 故居寻访:最忆是开封:铁塔与河大
一座小城?一所大学
河大“中文”的品格
开封铁塔公园里的两口“大铜钟”失踪之谜,被侵华日军盗走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