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都在贬损他,但他依然当之无愧


历代都在贬损他

但他依然当之无愧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说起来,赵孟頫属于中国艺术流派中一个著名派别:前朝苦逼派。


        他曾经是一个优秀皇N代。


        祖先是宋朝建国皇帝赵匡胤,父亲是王侯。况且他自己还争气,五岁就可以过目不忘,还有一身的艺术细菌。


        眼看着即将飞黄腾达,没想到,国亡了。


        蒙古人虽然灭了南宋,但又需要遗民的支持,就想让一些有才气的汉人进入朝廷,收揽收揽民心。


        而赵孟頫,一有才气,二是宋朝宗室子弟。作为招揽人心的吉祥物再合适不过。


        被迫为官的赵孟頫有苦说不出。只得把悲伤无奈释放在诗画当中。


        蒙古人喜欢马。好,给画。但是偏要按照唐宋的风格来画。


      《赵氏三世人马图卷》赵孟頫所画


        为官期间,他画了很多马。在他笔下,这些马儿健壮有力,一看即是良驹。但是这些所有的马,没有一匹是自由驰骋的。或是被栓着、或是被牵着。


        赵孟頫《九龙饮饲图》


        《赵氏三世人马图卷》赵孟頫所画即便是能外出,也是在饲马官的驱赶下。


        先秦的《诗经·击鼓》借马来思念家乡和妻子,唐代的杜甫用马表达怀才不遇。


        而在赵孟頫这里,所有这些被束缚不得自由的千里马,其实都是他自己。


        做官由不得自己,画画由不得自己,连写字,有时候也由不得自己。


        可是你看赵孟頫心里有多矛盾,他一边给皇帝过生日写祝词,用天下最美的词堆上去:


        赵孟頫《祝寿曲》


        一边转过头来却骂自己,说自己“有罪”: 


        “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鸟儿被丝网缠绕,动弹不得又飞不了,活得痛苦又纠结。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主任何慕文就曾说过:“最想与赵孟頫彻夜长谈。”


        但伴随盛名的还有满满的骂名。


        因为赵孟頫仕元,虽为书法上的楷书四大家,千百年来他的字体却一向被嘲讽“媚俗、绵软”。和同为楷书四大家的颜真卿相比,乍一看,赵体好像真的挺绵软。


        但是我们要知道,书法讲究的是笔意。赵体没有锋利的转折,却并不代表字体中没有蕴含力量。他每一次转折,都把笔锋藏在了里面,这在书法上叫做藏锋。每一次的藏锋,也都把力量生生地收回到笔画内部,然后让这股力量,顺畅而下,自然而然地写出一竖、一撇、一捺。没有不顾一切的发泄冲撞,恰到好处的收,才让这股力量细水长流,成就赵体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的绝世书法。

      

赵孟頫小楷《汲黯传》


        唐之后,赵孟頫是唯一可以和颜柳欧并列楷书四大家的书法家。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难堪、甚至屈辱的时刻。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可能更可贵的,是为了更长远的目标,而牺牲一时的自尊去隐忍、去前进。虽然后者,一定比前者更为艰难。


     以宋朝嫡系后裔的身份游离在元朝的朝野,对于他的“失节”大家褒贬不一,但是他在元时期艺术领域的泰斗地位却无人撼动。“书画同源”他把书法的技巧运用到绘画的运笔当中,追求文人所向往的笔墨情趣。他的绘画理论、艺术才华与独特魅力为后人留下了不可替代的艺术瑰宝。



       赵孟頫自幼勤奋刻苦,虽然没有到头悬梁、锥刺股的地步,但是夜夜挑灯攻读圣贤书还是经常可见的。1276年,年仅13岁的赵孟頫参加了当时的科举考试。本来按照宋朝的世袭制度,他完全可以得到一官半职舒舒服服的过日子,但他却没有,而是顶着压力,亲复考场。然而好景不长,在1276年,赵孟頫22岁这一年,他的命运伴随着南宋王朝的灭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皇家贵族一下子沦为亡国奴。


      面对时代的大势所趋,怎是凭一己之力能够抵抗的。这时的赵孟頫只得带着家眷回到湖州老家闲居。面对儿子的无所事事,他的母亲邱老夫人语重心长的对他说:“圣朝(这时指元)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之,汝非读书,何异于常人”,赵孟頫重拾信心,发奋努力,这一时期,赵孟頫的绘画、书法、诗文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为他以后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


        1286年,行台御史程矩夫南下搜寻的二十名“遗逸”中,赵孟頫居首选,忽必烈在大都亲自招待了他,并对其称赞有加,说他是“神仙中人”。


        此后,元朝的多位皇帝都对赵孟頫宠爱有加,赵孟頫的官位也节节高升,尤其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更是将赵孟頫比作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轼,赵孟頫的官运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他人生的高峰,官居一品,推恩三代。


        以先朝贵族身份受到当朝政权重视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史上并不多见,在看似风光的36年为官路上,尽管当时的当政者对他很偏袒,但身为宋朝的皇室后裔担任元朝官职在当时所遭受的非议和排挤,在今天我们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在危机四伏的环境当中,决定了他谨小慎微的风格。他将无所发泄的情感隐晦的融入到他的画中,呈现出笔迷圆润,工整缜密,古典雅致的艺术风格。


《人骑图》


        在绘画理论上赵孟頫主张书画同源的艺术主张。赵孟頫将其杰出的书法成就为其将书法技巧融入到绘画创作当中建立了巨大的优势。赵孟頫在他的《秀石疏林图》中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是他对“书画同源”最直白的表达,这种表现文人情趣的创作理论开创了中国艺术创作的新风向,对后代绘画的发展,艺术家的审美追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秀石疏林图》


         “存古意”是赵孟頫的另一绘画主张。宋代宫廷绘画昌盛,尤其是南宋的院体画风,讲究色彩艳丽,装饰性很强,人物描绘严谨入微,迎合了贵族的爱好,但是艺术家的思想、个性却被束缚。进入元朝以后,先朝文人排斥元朝的统治,他们追求“士气”“骨气”,大多隐居山林不与朝廷合作,向往自由高逸,雅儒清闲的精神境界。赵孟頫对文人画的那种不落俗套,自由率真,写意得韵的笔墨情趣心向往之,强烈反对南宋院体的柔媚画风,他提倡“存古意”,主张“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意。”尽力摆脱形式上的华丽、精细、工整,力求艺术家独立思想融入到绘画创作,富有感情的表达情感,做到“一览而意不尽”。这种推崇唐、五代、北宋时期文人情趣的艺术主张为元代绘画开创了一个新领域,促进了文人画写意风格的发展。


《雀华秋色图》


《重江叠嶂图》


        赵孟頫倡导“引书入画”的技巧与“存古意”的意境,笔法厚实稳重,古朴典雅,简单温润,尤其在山水画上,以简释繁,将书法融入绘画,在传统书法中寻找与绘画运笔的统一,用技巧表现意象,使形式美与意向美结合,从而更好的表达艺术家的主观世界。


        赵孟頫的作品大多具有唐代或北宋的绘画特征,多以渴笔入画,富于变化,设色清幽雅淡,呈现出清雅、工整、高逸、疏放,柔和的艺术特征,主要代表作品有:《秋郊饮马图》《雀华秋色图》《人骑图》《红衣罗汉图》《重江叠嶂图》《双松平远图》等。



《秋郊饮马图》是赵孟頫的倡导古意的代表作,整体画风清新高远,自然雅致,色彩清雅,画中的10匹骏马或静或动,或饮水或吃草,或低头思考或抬头顾盼,雄姿英发,神情自若,形态各异。


        画中红衣长袍牧马人就像整幅画的点睛之作黑与红的对比,使红的色彩更加明朗,更贴切于人物的闲适。近景一湾清澈湖水,青绿的草地与苍劲傲岸的红枫、绿松可以已看出作者引书入画的痕迹,线条苍劲工细,凝重浑厚,苍逸中又不失淡雅,将青绿与水墨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红衣罗汉》是其另一幅古意的代表作,描绘西域僧人跌坐之状,深目高鼻,浓髯大耳,一手作平伸说法相,宁静而和睦,又不失庄重慈祥之态。僧人的红垫、红屐,皆刻画得很工细,尤其是脸部,赋色细腻,落笔精巧,质感强烈,形象生动;红衣则以意为之,着笔不多,而大略可观。僧人身旁之岸石,染以绿色,更衬映出僧人红衣域外客的特征;其前牡丹香花开放,其后菩提大树挺拔,给全图增添了佛家吉祥、庄重之情。赵孟頫说自己曾在大都见到过西域僧人,又见到过唐人阎立本所作吐蕃僧人像,因此该图既有唐人古朴之态,又有元人现实之意,借古开今,形神相兼。


          纵观赵孟頫的人生,在仕途上,他无疑是失败的。终其一生不过是元朝的“政治花瓶”。


        但也正因为他走到了那个位置,才让中华的艺术与文化名满天下。蒙古大汗用铁骑征服了中原,而赵孟頫却用中原文化征服了大汗的子孙。



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孟頫的书法及理论对后世书法有什么促进?
古意盎然、自带风采的国博「盛世修典」
“秀润清新”——元四家王蒙“密体”山水雅赏
“以书入画”、“书画同源”浅析—读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
赵孟頫对于文人画艺术的影响
赵孟頫的《鹊华秋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