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生必看的历代名画 ——五代·荆浩《匡庐图》


荆浩(约850~?),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隐于太行山之洪谷,号洪谷子。河南沁水(今济源东北)人,一作河内(今沁阳)人。博通经史,善属文,书法学柳公权,工画佛像,尤精山水,开创了水墨山水表现的新纪元。荆浩表现山石时,不再以线勾勒山水外形,而是采用有笔有墨的皴法。皴法的出现,使得水墨山水画有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品评标准,这使荆浩终成一代大家,载入史册。因其所绘多为北方山水,后世视其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所著《笔法记》中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创造性地解决了当时遗留的如何表现对象之“真”的山水画议题。



《匡庐图》

绢本  水墨立轴

纵185.8厘米  横106.8厘米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作是荆浩以全景立轴的形式来表现庐山之景。现从画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山体占据画面的四分之三,江水绕着山体缓缓而下,山势雄伟挺拔,树木矮小。云霞围绕着山体,给人以浮动之感,而上山的路被吞没在缭绕的云山雾海之中。


这幅画的意义在于它使得中国水墨山水画由此有了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皴法。在此之前的山水画所用的笔法皆是以勾勒填色为主,荆浩在对前代绘画风格进行总结分析后,清楚地认识到了唐代绘画的局限性。故他有“吴道子有笔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取二者之长,成一家之体。”的言论,而成一家之体的方法就是创造了有笔有墨的皴法。至此,水墨山水画在技法上实现了突破,从唐人的勾勒填色的技法中走出,皴法被认为是既可以描绘对象、又可以抒发画家心性的载体。若将《匡庐图》与之前的唐代金碧山水进行对比便可以明确地看到两种表现之间的明确差异。荆浩不仅在技法上实现了突破,还通过《笔法记》六要中的“笔、墨”这对核心范畴在理论上进行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洪谷之内画太行,荆浩
(全景式)传统山水画欣赏(二):《匡庐图》
雄伟壮阔 、意境幽远——读荆浩《匡庐图》
经典作品语汇品读 之《匡庐图》——荆浩皴天惊石破 笔墨和德系生生
荆浩绘画汇总(图文)
荆浩(五代后梁画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