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建立过许多朝代和政权,出现过540多位君主、帝王。各个朝代都有其国号,帝王生前有其尊号和年号,死后也有其谥号、庙号。了解这方面知识,对认识历史文化很有帮助。
一、国号
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即国家的名称或名号。为表示新朝的“圣明”,每个开国之君都要定国号以彰其“明德”。各朝代的建立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国号的确定也有各自的原因。
(一)以所封爵名定国号
这种定国号的形式来自其创建人的爵位名称,而爵位往往又与某一地名相一致。如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他在平定天下以后,便以“汉”为国号。三国时魏国的实际创建者曹操曾受封为魏王,其子曹丕先袭魏王爵位后建国,仍以魏为国号。历史上类似的朝代最多,如晋、刘宋、梁、高齐、北周、隋、唐及后梁等国。除汉高祖刘邦外,上述朝代的建立者大都是以迫使前代帝王“禅让”的方式交出政权的。
(二)以其发迹地或特产名定国号
夏、商、周、秦、孙吴、后晋和宋等朝代均以其发迹地为国号。夏部落的酋长启建国,以夏为国号;商酋长汤灭夏建国,以商为国号,后迁都于殷,又称殷商。周酋长姬发(即周武王)灭商建国,以周为国号,都于镐,后期迁都于洛邑,故有西周和东周之分。秦的祖先为嬴姓,因养马有功被周封于秦,遂以秦为国号。后又升为诸侯,仍以秦为国号,秦王嬴政灭六国称始皇帝,继续沿用秦为国号。三国时的吴因在古吴国故地,遂以吴为国号,史称孙吴或东吴。后晋的建国者石敬塘的发迹地太原属古晋国,故在他降契丹之后,契丹扶持他建立的傀儡政权以晋为国号。宋太祖赵匡胤在称帝前曾为后周归德军(今河南商丘)节度使,因该地原属古宋国,便以宋为国号。
以发迹地之特产为国号的朝代多见于少数民族政权,如契丹人所建的辽国。“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镔铁之意,辽太祖的发迹地盛产镔铁,故该国第六代皇帝辽圣宗在位时,改国号为辽。金太祖认为,“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坏,”为显示其国比辽更坚强,便以金为国号。清朝统治者是金人的后代,因为金国曾消灭了南宋,后金统治者为缓和与中原汉人的矛盾,特将后金改为清。
(三)根据谶语或文意以及社会上流行的某种口号定国号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在刘宋末年掌握了大权后,根据“金刀利刃齐刈之”这句谶语,认为刘宋必将由齐取代,迫使宋顺帝封他为齐公,建国时,遂以齐为国号。元世祖忽必烈迁都北京,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改蒙古国号为元,不久灭掉南宋统一了全国。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曾先后称吴国公、吴王,但是他却以明为国号。他是依据元末社会上流传的“明王出世”这一口号,和他任起义军副元帅时制作的黄旗上所书“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这两句话,确定其国号为明的,因此他也是历史上极少数没用以前爵号为国号的帝王之一。
(四)以其他原因确定国号
以建国者姓氏为国号:春秋末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于是建立了以这三家姓氏为国号的国家。南朝陈国的建立者陈霸先在梁末曾被封为陈王,建国时也以陈为国号。冒称前代亲戚以沿用其国号:西晋时,匈奴人刘渊自认为是汉朝刘氏的外甥,因此以汉(后世改为赵,史称前赵)为国号。后汉的刘知远也认定自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而沿用汉为国号。后周太祖郭威自认为是周朝王族姬姓的后裔,便以周为国号。因尊崇某前朝国家而沿用其国号:历史上曾出现过几个周朝,其建立者大都尊崇周礼、欲效仿周制或因周朝延续长久,故而寄予厚望。如宇文觉所建的周(史称北周)和武则天改唐为周均属此类。王莽标新立异,篡汉时,以为自己的“改革”是开一代新宇,使万象更新,便以新为国号。
二、帝王国君的年号、尊号、谥号、庙号
帝王国君的年号、尊号、谥号、庙号,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和完善的,清亡之后便成为了历史,但它作为我国历史上独有的一种政治现象,构成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一大特色,为研究各个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一)年号
年号是一种吉祥兴盛的象征,体现了在位帝王期盼江山永固、国泰民安和兴旺发达的心愿。帝王的年号始于汉武帝,(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共和”年号不能算作年号的开始)他从即位的第一年就创立“建元”这个年号,标志着他治国时期的开始。汉武帝在位54年,共用过十一个年号。更改年号叫作“改元”,改元多以帝王在位期间所发生的大事作为象征:如汉武帝元狩六年因得一大鼎,故将次年改为元鼎元年。武则天因为在泰山封禅,而改元为“万岁登封”。年号多为两个字,三四个字的极少,且历代基本不重复。武则天是改元最多的一个皇帝。她从执政到退位,共用了十七个年号,数年一改,或一年数改。鉴于频繁更改年号造成许多不便,明太祖朱元璋规定,每个皇帝在位期间只许使用一个年号,后世除明英宗因两度为帝、清太宗皇太极中途更改国号各用了两个年号之外,明清两代帝王,都遵循了一个年号这一定制。所以,从明朝开始,史书上便按国号——皇帝的庙号(也可无庙号)——年号——年序号的方式纪年,如明成祖永乐八年,清乾隆二十四年等。
(二)尊号
尊号始于唐高宗时期,其发明人是武则天。武则天为扩大影响,抬高自己,实现其掌权的野心,开创了为在位帝后上“尊号”的先例。臣下根据帝王的意思先拟好尊号奉上,再由皇帝认可即成。尊号最初只加给在位皇帝、皇后,后来也给死去的帝后追加。唐高宗上元元年,将皇帝皇后分别改为“天皇”和“天后”;高宗死后,追加尊号为“天皇大帝”,武则天则作为太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她称帝之后,又先后加尊号为“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等多个尊号。从此,后世之君在位期间和去世以后也都要上尊号和被追加尊号,并且根据在位帝王的意向一改再改。如唐太宗李世民最初被谥为文皇帝,后几经追尊更改,最后被追尊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玄宗在位期间曾四次上尊号,由“开元神武皇帝”一直增加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尊号长达十四字之多。尊号不但替代了谥号,还因其过长且名不副实,为纪史带来不便,所以我国史书上自唐朝开始,纪年方式改为国号——帝王庙号——年号——年序号的纪年方式。如唐高宗永徽四年,清世宗雍正八年等。
(三)谥号
谥号虽始于夏商两朝两位末代君主桀和纣,但正式使用却是从周朝开始的。谥号是由一些固定的、含有特定意义的字来昭冁死者的美德或贬责其恶行。帝王死后由礼仪官根据其生前的功过拟出谥号,由继任者予以确定,并镌刻于墓碑之上,可视作盖棺定论。继任者往往会以自己的好恶确定给予美谥或恶谥。因此,秦始皇认为给已故君王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为大不敬,下令自他起世世相传,不加谥号。因此,秦朝两帝均无谥号。谥法有三类:褒扬的有“文”、“武”、“景”、“宣”等,如“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贬责的有“灵”、“纣”、“炀”、“厉”等,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同情的有“哀”、“愍”、“恭”、“顺”等,如“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谥号多用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文、武、光武、昭烈等。自汉朝以后皇帝的谥号前大多加一“孝”字,表示其奉行孝道,如孝文帝、孝武帝。开国君主还追谥其父祖以上几代人为帝王,如曹丕追谥曹操为武帝。被杀或被废的帝王,多没有谥号,史书便按其原封爵号或被废后的爵号记载,因此历史上便有不少没有帝号(谥号)的帝王,如曹魏时的齐王曹芳及其继任者高贵乡公曹髦、东吴的会稽王孙亮等。自唐高宗以后,谥号被尊号取代。谥号纪年的方法是:国号——帝王谥号——年号(无年号者不用)——年序号,如鲁僖公三十三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除帝王外,谥号还由朝庭赐于公卿大臣,民间也有私谥的现象。
(四)庙号
每个朝代开国之初都要建宗庙(或叫太庙和祖庙),供奉和祭祀列祖列宗。而帝王庙号则始于汉朝,宗庙正殿一般供奉七代或九代祖宗的神位,按照左昭右穆排列。如唐高祖李渊为其祖父和父亲所建庙号分别为太祖和世祖。开国君主的庙号多为高祖或太祖;汉初曾规定无功德者不得称宗,因此汉文帝庙号为太宗,汉武帝为世宗,而西汉其余皇帝大都没有庙号。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滥用,唐朝更是无帝不称宗,其后历代皆效之,因此庙号便失去其本来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自汉以后各朝代自称其国号时前面都加一个“大”字,如“大汉、大宋”等,而“北齐、后梁”等国号之前带有方向性、时间性的字是后世史家区分同名朝代而加的。帝王的谥号、庙号等也是在其死后才有的,如“汉武帝、殷纠王”的称谓在其生前也是不应该出现的。时下一些影视剧中臣子直呼其君王曰“文王、武帝”,甚至剧中人自称“我北周、我南齐”、“我孝庄”等都是不正确的,叙事和旁白例外。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