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望中华(2) 山水间的女娲
​在距今8000年的时候,龙的传人在哪里?
在东北,在辽西。
那里的“兴隆洼文化”之主人,就是龙的传人。
“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中,就发现了全长19.7米的石块堆塑龙,另外,还出土有龙纹陶片。
这些遗物的出土,都证明了,那时候的龙的传人,在东北,在辽西。


​查海遗址石块堆塑龙​

​而在这同一时期,龙的传人之胞妹、蛙的传人——女娲氏,在哪里呢?
他们仍然在天水,在秦安,在成纪,在大地湾。
但是,他们也有一部分,这时候已经离开成纪,向外,走出很远了。
比如说,他们这时候,就已经走到了原来的陕西华县,现在的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


​陕西渭南华州区​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位于关中平原之东部、渭河之下游。
她,西距渭南市政府驻地25公里;东接华阴市;南跨秦岭山脉的华山山地,依秦岭与洛南县、蓝田县交界;北临渭河,与大荔县隔河相望。
陇海铁路、西潼公路,东西方向横贯其北部平原。
她的北部平原,为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南部山地,则是峰峦迭嶂、挺拔峻峭的秦岭之一部分。
山地和平原之间,为山前洪积扇面貌,背山向川,波状起伏。
而在西南部,则是高亢的黄土台塬,塬面破碎,沟壑纵横。
整个华州区,南北地势高差悬殊。平原上的最低处,海拔334米;山地上之最高峰,海拔2646米;相对高差,达2312米。
山地和平原,呈东西向延伸;洪积扇和台塬,则因受河流切割,多呈南北向的条带。
所以,当地人说:“南北走,有上有下;东西走,有沟有岔”。
而老官台,华州区杏林镇李庄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下的一个自然村,就坐落在华州区西南部,这“有上有下”、“有沟有岔”的台塬之上。





老官台的具体位置,是位于滑河之支流——西沙河的东岸;西靠石堤河、东临西溪河。
唐朝大诗人杜甫,在任华州司功参军时,曾经畅游西溪河,并登上此台。
因为杜甫在当时被人称为“杜老官”,所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唐代大诗人的光临,就称此台,为“老官台”。
但是,老官台之所以名震中外,并不是因为杜甫这个“杜老官”,曾经到此一游;而是因为,在这里,发掘出了一处比仰韶文化类型更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这类文化,甚至就一度被命名为“老官台文化”。
但是,因为这里出土的文物较为贫乏,所以,在具有同类型文化的大地湾文化遗址被发现以后,由于大地湾文化遗址的此类文化遗存更加丰富,就有学者主张,将这类型文化,命名为“大地湾文化”;也有学者,因为大地湾文化遗址含有多种文化,而主张以该类型文化更为单纯的临潼白家村遗址,命名该文化类型,也就是“白家村文化”。



​老官台-大地湾文化陶器

​总之,关于此类型文化的命名,现在,应该是没有老官台什么事了。
但是,在笔者老曹看来,老官台文化遗址,因为其相对自身文化发源地——大地湾文化遗址更为前出的位置,和相对同类型文化遗址更为闭塞的地理条件,而在历史学、文化学上,相对这类型文化,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因为,其相对更远的位置,和相对更为闭塞的地理条件,就相对更能够体现其文化类型的主观意识与精神风貌,所以,她就更能够代表这类文化。
老官台遗址出土的文物较为贫乏,说明这个遗址的人口不是不多;经济不是很发达。
也就是说,这个部落以及这个遗址,不是他们部族的经济中心或政治中心,而是这个部族中,在实现经济与文化扩张之过程中,相对脱离自己的族属,独立地走得更远的一个部落。
这个部落能够脱离自己的族属依靠,单独地渗入到其他文化、其他部族的地盘上去生活,说明他们很有个性,很有创造性。也就是说,他们是他们部族中向外扩张的先锋。
但是,他们没有生活在平原地区,而是生活在塬台之上。
这也许,是由于他们习惯了在山区里的生活,而不愿意在比较开放的平原上,去与外人频繁地接触,不愿意频繁地受到外人的打扰;又也许,是他们性情平和低调,他们不想因为争夺更好的地盘,而去与其它文化、其它部族发生冲突,他们宁愿生活在他们早已习惯了的山区,而与世无争。
那么,他们的这种扩张方式,也就代表了他们这个部族的扩张方式,是单个部落的和平渗入,而不是整个部族的集体性武力入侵。
这就和伏羲氏部族“出成纪,徙陈仓”的扩张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伏羲氏和女娲氏同出一源。他们都是从成纪出来。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地湾遗址出来。
但是,伏羲氏是打出来的。
我们看他“徙陈仓”中的这个“陈仓”,是什么意思?
“陈”,就是军队在山野里行军;“仓”,当然就是粮仓。
这就是说,“陈仓”这个“粮仓”,是伏羲氏部族,用武力从其它部族手中夺取过来的。
而女娲氏部族呢?
他们向外扩张,不是用军队开路,而是依靠各个部落单个地向外迁徙,和平地向周边渗透。
当然,在西安临潼的平原区,也有和老官台文化类型一样的白家村遗址,说明女娲氏部族,也有居住在平原上的。
然而,这只能说明,由于女娲氏部族的大量向外扩张,对其他部族形成了压力,即使他们主观上没有想到要去威胁人家,却是在客观上,还是让人家对他们感到了害怕。
所以,人家就主动地先行回避他们了。
​或者是这个地方,本来就确实没有人先行占据,他们是比别人早到了一步。
这就给他们和平地进入到平原,赢得了机会。
而大地湾遗址的此类文化相对更为丰富,也说明,即便这时女娲氏部族已经向外扩张了很远,但他们的主体,这时候,仍然还是在成纪地区,还是在大地湾。
这也就进一步地说明,女娲氏部族的向外扩张,是渐进式的和平性扩张,而不是突飞猛进的武装性扩张。
所以,马背上的伏羲,山水间的女娲,就是对这两个同出一源之部族的鲜明写照。
综合看来,老官台类型的文化,从距今8000年起,前后延续了一千年左右。
依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陶器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以大地湾一期为代表,年代约为距今8000年-7300年之间;后期,以北首岭下层为代表,年代约为距今7300年-7000年前之间。
这类文化的居民,以原始农业为主,种植黍等作物,并饲养猪、狗等家畜,过着定居的聚落生活。生产工具以磨制为主,但仍然有不少打制石器和细石器。
制陶工艺比较原始,以夹细砂红陶和褐陶为主,火候低、器类少。制法有手制,泥制,捏制。
大地湾和北刘两遗址出土的陶器,有呈片脱落现象,说明当时系采用"贴筑法"制陶。
彩陶,这时尚处于萌芽阶段。
从地层学的研究来看,宝鸡北首岭、渭南北刘、西乡何家湾、南郑龙岗寺等遗址中,多次发现了这类文化早于仰韶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
大量的C14测年数据也表明,这类文化早于仰韶文化早期。
从文化内涵的比较来看,一方面,二者的主要文化特征差别明显,应为两种不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另一方面,在这类文化晚期遗存中,也有一些与仰韶文化早期遗存相同或相似的因素,如圆形半地穴式房屋、仰身直肢葬等。
而陶器中的圜底钵、平底碗、折腹罐、细颈壶等,则十分相似。
从而表明,这类文化与仰韶文化是渭河和汉江、丹江上游地区前后相继的两种文化,它们之间存在着承袭与发展的关系。
近年,还发现了可能填补这类文化与仰韶文化之间缺环的“零口文化”。
这就更加证明了,这些文化的一脉相承;更加证明了,这些文化的主人,其实就是传说中的女娲氏。
(《回望中华》系列,一方面,力图通过对考古资料与史籍记载的相结合,为读者营造出一个比较深刻、比较清晰的中华民族历史之视域;二方面,也力图通过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态势与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倾向相联系,为读者打造出一个比较突出、比较鲜明的中华民族历史之焦点,从而让读者比较容易地通过对中华民族历史之视域和焦点之间的对比,来找到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和规律,也找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和规律,从而更清晰、更乐观地预见到我们民族的未来,也更清晰、更乐观地预见到人类社会的未来。——农民工写手,请多关照,请多指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00年前,我们从这里迈开了文明起源的第一步
《易经》探源之西水坡遗址
中华之源:第三章 龙与伏羲
从“民族”的定义出发,我们中华民族——6500年!确定
最残酷的杀戮,是宗教性杀戮
“中不中?”“中!中!”“不中!不中!”聊一聊中原人的口头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