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的语气决定着孩子的情商与心灵

2017.9.29

孩子的心灵力量是来源于父亲和母亲,孩子的沟通是来源于母亲,情商是和沟通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沟通的态度、沟通的方式形成一个人的主要情商的特征。一个人的心灵的强大来源于父亲的阳性力量,来源于母亲阴性力量,那这些和父母的语气有什么关系呢?父母要怎么样去和孩子互动呢来支持到孩子呢?

一、为什么父母的语气对孩子的影响是重大的呢?

语气代表着什么?是我们讲话的内容重要的呢?还是讲话的语气重要的呢?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爸爸妈妈照顾你的时候,陪伴你的时候,或者是教育你的时候,说话的内容的那个信息、说话的样子的表情、状态、语气哪一个更影响了你的感受呢?

其实从你的亲身经历来说,我相信你一定能体验的到,是父母亲的那种状态,他们的情绪,他们的语气更加的影响着你,而不是那些内容,甚至有的时候父母亲讲话的内容你没有听清楚,他们的张牙舞爪、他们的凶狠、他们的悲伤、他们的沮丧,全部你都收到了。而且你很害怕他的那种状态。

同样的我们孩子在和你互动的过程里面,你说话的内容对他的影响是一般的,而你说话的语气,你是什么精神状态在说这个话,你的态度是什么?却深深的影响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深深的影响着孩子对这份信息的那种感受力,也深深的影响着孩子,在对你是否爱他,你是否接纳他、你是否支持他?你怎么看待他?这一切都是由你的语气决定的。

二、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来感受一下语气是如何影响自己和影响孩子的?

1、父母的担心和控制,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环境的危险和无能

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他们只会哭还不会说话,从他开始学走路的时候来探索这个感觉。当孩子刚开始要学习走路、学习到处去摸、到处去碰、到处去看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亲是紧张的、是不安全的,这个时候父母亲总是会说,别动这个危险,不要摸这个太尖会扎到你,这个太脏了不能吃、这个要小心等等,当父母发出这样子的信号的时候,孩子是什么感受呢?其实当你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的语气是怎样的?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实际上孩子他是在接受你的文字内容呢,还是在接受你的语气呢?你感受一下。

当一个孩子他正在探索她的身体的能力、在探索他的手、在探索它的眼睛、在探索他的腿到处乱爬的时候,那么父母对他的那份担忧,那个时候你传达给孩子的是什么信息呢?你的那份担忧的语气,控制的语气,让孩子收到的是什么信息呢?这个时候她收到的往往是我是危险的,环境是危险的、环境是会伤害我的、我是弱小的,我是没有能力处理这些事情的,父母无意识状态下的担心,随着你的语气、你的方式,把整个暗示的信息传达给孩子了,虽然你表面上的控制、你的担心是在保护她,但是你无意识当中,言下之意的意思,就会让他感受到的是环境是危险的、我是弱小的、我是没有能力的,我是需要小心翼翼的、我是需要保护的,这些信息不断的暗示是给孩子的时候,他慢慢的是越来越有自己有力量呢,还是越来越小心翼翼呢?

我们去留意你在生活中和孩子在和你沟通讲话的时候,你的语气是控制的呢、是尊重的呢、是平等的呢、还是高高在上的呢?你的语气里面是支持他、信任他的呢?还是打压他,认为她不好、担心他、不信任他的呢?当你不信任孩子,你有各种担心的时候,你跟孩子去交流,孩子是心平气和的和你交流呢,还是他也是抓狂的?他是逃避的,他是反抗的,他是逆反的,还是和你冲突的呢?当你是平和的、尊重的、允许的,接纳的、理解的时候,那你的孩子又是什么状态呢?

也许很久以来你跟孩子的沟通已经没有这份状态了,你更多的状态可能是担忧的、是控制的、是要求的,是命令的,那么这些语气创造了什么样的亲子关系呢?你目前的亲子关系是否满意呢?你在这个关系当中,你是越来越难受了呢,还是越来越滋养了呢?你和孩子是越来越亲密了呢,还是越来越疏远了呢?你是越来越理解她呢,还是你越来越搞不懂他,还是他离你越来越远了呢?

2、父母的担心和控制来源于内心的没有释放而转嫁给了他人

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是你和孩子要去学习的一个机会,要去看见自己、认识自己,转换自己的一个机会,因为所有的这些方式和语气,都是在告诉你,你内心是有很多很多的压力需要释放。你不知道要释放,你却把这份压力转换为和孩子的互动当中,这个信息高速你,你内心有很多的担心,有很多的误解,使你有很多不舒服的状态,因为这些不舒服找不到出口,于是就转嫁到孩子身上,或者转嫁到和孩子的沟通上,或者转嫁到和先生、老婆、同事、上司和外界的沟通上。我们看到这些渴望不再是这种状况,我们很渴望是另外的一种美好的状况,那么我们有两条路可以同时去处理。

三、转换语气的五个原则

一条路那就是从根本上去缓解我们内心的压力,从根本上去缓解内心的压力呢,是需要你去体验一次内在的压力释放的过程。我们是有专业的一个训练,这个是从根源上清理的情绪。一条路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的沟通上要遵循这五个语气,也是五个原则。

第一,尊重的原则

第二,商量的原则

第三,信任的原则

第四,欣赏的原则

第五,支持的原则

为什么这样做会有效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通过全面的了解,你至少有一个指南针给你方向,就是在你面对孩子的时候,无论她出现什么的状况,无论他跟你说什么,你都只少有把尺子给你去度量,这个时候什么方式、什么状态、什么语气能真正的帮到你们的沟通,而那些无效的语气,你是不是可以从你的角度去停止那些帮不上忙的工具和语气呢?

第一个是尊重的方式

1、尊重孩子产生的结果

尊重的语气是来源于内心,真正认识到你和孩子是平等的,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孩子只是年纪和和身体比你小,但是孩子的精神,孩子的灵魂是和你完全平等的,他值得被所有人去尊重,包括父母,所以如果你愿意用尊重去滋养你的孩子,那么你从现在开始去说话的时候,你就要学习用尊重的方式,用尊重的态度,用尊重的语气来对待你的孩子。

2父母如果不尊重孩子——父母用什么方式对孩子,孩子就学会用什么方式对父母

通常家长不尊重孩子,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容易做错事情,于是家长就开始出现了控制、打压、怀疑、操纵、阻止、命令、不屑等等一系列的负面语气和方式,这些叫不尊重的方式,这样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从小到大你用不尊重的方式和孩子沟通的,那你认为孩子会学习到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和你沟通呢?

孩子看见你沟通的方式之后,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看见你用的这种方式和他沟通了,他学习了用什么方式和外界互动呢?和他的老师互动呢,和他的同学去互动呢,以及未来和他的合作伙伴,他的同事去互动呢?

孩子只是复印件,原件源头是父母,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互动,他其实就学会了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所有人互动,同样的包括和你的互动,所以经常会有家长会来问我们咨询师说:我的孩子她总是不愿意表达。他总是很安静,他总是很低落,你问他什么都不说,他总是会吼,她总是会发火,那这些方式来源于哪里呢?其实它通通来源于父母,他从小到大看见照顾她的人是怎么样沟通的,怎么样说话的?他就学习有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甚至相反的方式去说话和表达。

如果你现在希望你的孩子是用什么方式说话的,用什么方式对你的,那你就用真正的这个方式开始去对待他,最容易做的也可以说不容易。你就用尊重的方式和这个孩子在一起去互动,有什么事情你愿意去尊重他的感受,你愿意去尊重他的观点,你愿意去尊重他的角度,而不是大人一手包揽,或者大人一刀切,认为自己对,孩子是错的。大人只从自己的角度,完全不看小孩的角度,同时大人不管孩子的感觉,不管孩子高不高兴,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全部用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全部用自己想要的结果去强加给孩子,那么必然造成亲子关系的痛。

第二,商量的原则

通常如果你能做到尊重,实际上你就能做到商量,为什么我要单独拿出来说的,商量是一个步骤也是一个方法,你真正开始愿意去尊重孩子的时候,你首先可以从商量入手。就是你们家大大小小的事,还有你要求孩子做的事,你不要用要求来讲,而是用商量的、征询的口气取得孩子沟通,比如说你愿不愿意今天先做完作业,在玩电脑;你愿不愿意先做完作业在看电视?你愿不愿意先设定一个时间打电脑打到什么时候,然后开始去做作业;你愿不愿意听听妈妈在这个事情上的看法;当你加入可不可以、愿不愿意、同不同意这些语气的时候,你就是在跟孩子商量了。

1、商量的语气产生的结果

当你愿意跟孩子商量的时候,你知道孩子接收到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吗?

孩子体验到的是父母好看重我的观点啊;

父母认为我好重要啊;

爸爸妈妈终于能理解我了;

爸爸妈妈终于可以给我一些机会;

爸爸妈妈终于开始在乎我的感受了,

爸爸妈妈终于愿意听我的心声了;

我是可以拒绝的,

我是可以按我的想法来做的;

我是可以遵从我的内心的;

通过你的行为来告知他的心事是可以告诉别人的,他是可以拒绝的,他是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的,他是可以允许被表达不同的观点的,他是可以做一个独特的自己的。你的孩子的情商和心灵的力量就会真正的绽放出来。

2控制的语气产生的结果——孩子失去内在的力量

如果采用相反的方式,是不是你就是在告知孩子相反的事情呢?

你是不可以拒绝权威的,你是必须听权威的人的。

你是不可以讲真话的,

你是不可以听你自己的,你必须按照外在的要求做,

你必须按照领导的要求做,

你必须你必须你必须,那么这个时候你给你的孩子的心灵是什么样的?

从小到大对于孩子或者说你大部分的时间,你都是用命令的,你强调的是必须必须听话,必须按照外在的要求做,必须必须必须的话呢,你就会令到这个孩子的心越来越受束缚,也会令到这个孩子越来越没有主见,你会令到这个孩子越来越听不见他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敢去想他真正渴望的东西。

所以你回过头来看看你自己的人生,你在生活中:

你是一个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人吗?

你是一个敢真实的表达自己的人吗?

你是敢于告诉别人你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吗?

你是敢于去活出你的,真的不一样吗?

你是敢于清晰你真正内心想要的吗?

你是敢于真的追寻你内心想要的吗?

如果你不是,如果你已经失去这一部分力量,你愿不愿意从这一刻开始和你的孩子一起找回这份力量呢?

这种力量一直就在你的内心,是因为你一直以来只听外界而不听你的内在而造成了,你越来越失去了你内心的力量,外界的声音不是说他对或者错,不是说他好不好,而是说你单纯的只听外界而不听自己的时候,你会单纯的失去方向。你单纯的只要求孩子,而尊重孩子的时候,你会拿走孩子内心的力量,你虽然给予他外在的一些所谓看得见的东西,但是你却剥夺了他内心最强大的支持。所以当你希望你内在有的力量,你希望你现在你一直以来渴望拥有的力量,或者你一直就有,而且你的孩子没有的时候,那么就邀请你一同开始从这上面的五个语气,五个沟通的原则,开始和你的孩子去互动。

第三,信任的原则

信任在我们中国的家庭里面是最有挑战度的,为什么我们在这个部分是很有挑战呢?同样也要回顾到我们从小的一个家庭教育当中来看,我们往往在照顾孩子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往往偏向担心和恐惧,我们非常担心这个孩子受伤,我们很担心照顾不好这个孩子,所以我们从小照顾着孩子,大多数家庭条件基本过关的家庭的几乎都是会很紧张的,就是年轻的妈妈,她没有学习,他没有了解,她是第一次经验做妈妈刚刚看到这个小小的生命是那么的娇嫩的时候是心生呵护,同时也心生担心的,我们的担心会越来越被强化,越来越大,整个回顾你自己的成长过程,以及你生了孩子照顾孩子的这个过程里面,你去回顾你的真实情况,你就会发现担心是非常非常大的,这种担心就导致了我们忽略去信任孩子的能力,去信任孩子犯错,去信任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的受伤,其实犯错受伤是会带来孩子真正的心智的进步。

比方说我们在家庭里面照顾孩子,从小到大就有一点像我们因为开车会出车祸而小心翼翼的,甚至不开车了,那我们教育孩子是什么呢?其实犯错失败一点点的受伤,让孩子从结果当中,从内在的感觉去成长,自己学会总结,自己学会分析,自己因为在乎那个结果而成长起来,这个力量是大过家长直接告诉她结果,直接告诉自己的方式,不让他经历那个过程,不让他去体验失败,这个作用,哪一个作用能真正能支持这个孩子真正的强大呢?对比的话,我想任何一个家长都知道是前者,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做的却是后者。

那么我们家长先从你已经不信任的这个状态里面来学习一下,然后来扭转到说当下你是否愿意,开始学习份信任,或者去加强你对孩子的这份信任。

那么在我们从小在中国的家庭里面,我们比较不容易相信孩子,我们总是过度的保护或者太多的保护,为什么要控制他们呢?因为我们总觉得他们不懂,觉得他们做不好,觉得他们会失败,不想他们承担后果是心疼他们,这一切都是源于你不信任这个孩子有能力处理好他自己的事。这个也源于我们不信任失败更加能帮助一个人,适当的失败能更加滋养一个人。

其实小孩在探索的时候,他突然的摔倒,探索之后的这种碰、打破物品,他探索时候的让自己撞到受一点小伤,或者他说错一句话,或者是说他破坏了一些事情。他经历了这个结果之后,他其实是更容易去成长的,而我们家长因为不想出现这个结果,而代替孩子去操作了很多事情,我们把孩子自己探索的机会和权力抓到自己手上,而封锁了孩子这份探索,所以实际上我们因为不信任,恰恰是打压了孩子的能力,打压了孩子的心灵的力量。

最先要面对的两个最关键的不信任的一个根,一个根就是不信任失败是更能滋养孩子的,不信任这个孩子能力也从失败当中去成长起来。因为这两个的不信任,那么就创造了家长会过度的去干预孩子的行动,过多的去干预孩子的观点,过多的去打压孩子的感受,过多的去操控孩子的结果,会出现孩子明明不想要的,但是是家长想要的,家长就想让孩子去要。孩子不想用的方式,但是家长认为这个方式孩子做不成功,要用我的方式才可以成功,孩子说我喜欢这个,家长说这个对你不好,另外一个东西对你才是好的,不管你喜不喜欢,都要听家长的。家长不信任孩子的地方,首先破坏的是亲子关系,第二你会破坏孩子的心灵第三,你会剥夺孩子体验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一个人能力不会通过学习道理而成长,一个人的能力只有通过他去操作,通过大量的练习,通过他在过程当中不断的锻炼学习而获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渴望走捷径,特别不愿意经历过程,特别想要快速的得到结果,特别想要速成。

这就是成年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因为它在早期被家长教育的时候,因为家长的心态而令到他也变成这样子的心态,所以我们现在的家长从他自己的父母里面继承了这样子的心态,继承了不信任的这样的方式,又把这样子的心态、意识、方式,又传播给自己的孩子,就造成了一代接一代的这种传承,一代接一代的心理能量的这种演变。

如果你今天看到了这种规律,你触碰到了这个规律,你也不想这样的一个结果发生了,那么你就要从开始去学习信任了,你要把你过去相信了什么令到你恐惧、担心孩子的部分转移到你要真正去相信一个生命真正的规律是什么?那么我们有对应的生命的真相的系列课程,让大家去学习和了解,我们有对应的家庭心理学,让大家去详细的学习和了解。只有真正的了解生命的规律,孩子的心理,你的心里,孩子的情绪,你的情绪,宇宙的真相,成长的真相,学习的真相,成功的真相,幸福的真相,关系的真相,财富的真相,事业的真相,当你了解一切的真相之后,你才真正有指南针去帮助你和孩子相处,和你自己的心情相处,和你的事业上和你的先生相处和整个社会环境去相处,那么你才会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第四,欣赏的原则

我们是否欣赏我们的孩子呢?我们从小的教育是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说,我发掘出孩子更多的缺点,如果我能告诉他指出他更多的毛病,指出他更多的问题,我就能帮助他成长的更快。这个是一个极大的我们家庭教育的误区,也许你自己也是从你的父母言行来沿袭这样的观点角度和误区的,你同样都在用这个误区去影响您的孩子,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他是一定百分之百是自卑、逃避面对困难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如果面对他的父母不断的告诉她的缺点在哪里,要如何改善缺点;如何他做的不好,要如何做得更好;如何的做错了,要如何做对;这个孩子的父母大量的是这样子的告诉他的时候,其实这个孩子他已经不会再注意到你的那个信息,他完全感受的是你认为他是一个很糟糕的人,他是一个没用的人,他是一个无能的人,他是一个不够好的人,当你传播这些给他的时候,你已经给他不断的大量的灌输了他的自卑,你把他心灵本身有的力量不断的夺走,那么他的心灵就会越来越退缩,当一个孩子都不停的被他的身边的人再告诉他,她有多么的不好,他有多少的缺点?请问这个孩子他是更愿意面对他的缺点呢,还是更害怕再一次听到更多的缺点?很显然孩子一定是更加害怕听到他的缺点,他会完全的躲起来,他甚至会否认,他会不断的逃避,他会很害怕和任何人相处,或者处处要证明自己是足够好的,处处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所以这些都来源于行为的模式,我们这种逃避、我们这种心态,都来源于家长的打压,来源于外界的打压,来源于我们不停的告知这个人有多么的不好,所以,真正的滋养一定是来源于欣赏,而是在所有的孩子的行为当中,你永远都能去找到孩子独一无二的那个闪光点,你会去接纳他的缺点,强化他的闪光点,你不断的去欣赏她,在他的闪光点上,你不断的给资源让他去强化他的闪光点,慢慢他就会变成一个心灵强大的孩子。当一个人的心灵强大的时候,你再来跟他谈,他可以如何令他做的需要改善的地方,继续改善,它做的需要去填补的地方,还需要继续去填补的时候,这个孩子他会欢迎你去告诉他,如果你全部都是否认、打压的时候,他不在想多听一句关于这些不好的部分,所以父母们,如果你想要从现在开始去滋养你的孩子,你想要你的孩子变成一个心灵强大,会去欣赏别人,也会欣赏你,孩子也会认可你的,那你就从现在开始,去欣赏你的孩子,给予你的孩子滋养。

第五,支持的原则

支持就是孩子的任何的要求、任何的方式,任何的特质,你都愿意在这个里面去找到,能去滋养它的空间,滋养它的元素。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孩子说,妈妈我要玩面粉,这个时候你觉得面粉怎么可以玩呢?不行的弄一身,而且家里有没有面粉,如果你这么想的话,你就完全是在阻止孩子探索能力,探索他的创造力,探索它的创意,探索它自身的感觉。

支持是什么样的?就是你愿意跟孩子去想出一个办法,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拒绝他,而是在他这个要求当中,你去陪伴他找到你愿意实现的方式去实现。比如说如果你有空你就和他一起去买面粉,如果你没有空,你就跟孩子商量一下一些替代的办法,或者说换一个时间去买,如果你很害怕面粉弄脏家里,那么你就跟孩子商量说,你可不可以在厨房里面去玩呢?这个时候你就既成全了孩子,也成全了自己,而不是一刀切的拒绝。

比如说孩子已经有很多玩具了,他仍然希望在要别的玩具,这个时候可能你内心里觉得不应该再买,而且你不想白白花这么多钱,或者你经济条件不允许,或者你担心如果答应孩子会放纵孩子,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可以不用拒绝,而是直接和孩子说明你已经有很多玩具了,你可不可以去超市里面玩一玩他的样品,而不用再买呢,可不可以我们去邻居家玩玩邻居的这个玩具,而不用再买呢?妈妈对于金钱的这个想法是什么呢?你都可以坦诚的去告诉他,具体的操作方式,家长有兴趣可以详细来问我,我再通过指引你们去操作的这个过程里面,你会掌握这个支持的原则,而且你自己会调整出一种你和你的孩子独特的一种支持的原则,

支持孩子的一个最底线的原则就是,你绝对不要单一的一口拒绝孩子,也不要专门讲一堆道理变相的拒绝,总之你就是拒绝,我们是说找到一个整合的办法,能基本达成孩子的这个意愿,当然如果孩子是一些过度的放纵的意愿,那么我们肯定可以拒绝,所以你要考虑你平时是80%支持孩子,还是20%拒绝呢,还是反过来的80%的拒绝,20%你才同意呢?如果是20%同意,那么基本上你跟孩子的关系,孩子探索世界的意愿已经严重的受阻了,如果你愿意转换过来为20%拒绝,80%支持,你愿意用支持欣赏协作的办法去成就孩子呢?能够和孩子创造崭新的、亲密的、和谐的、愉悦的亲子关系,并且因为这份亲子关系,这样的孩子愿意勇敢的去面对他生活中的挑战,面对他学习中的挑战,面对他的人际关系中的挑战,面对他的痛苦,面对他的不爽,面对他真实的想法。

所以邀请妈妈去尝试以上五个原则,任何一个原则都会开启你崭新的亲子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当中沟通的魅力
父母和孩子说话时,经常用4种语气,受益终生
为何你的安慰与鼓励无效?先走心看完此文,就会让青春期孩子叛逆厌学的家长扎心!
怎么避免让孩子把阅读和“负面感受”联系起来,而是让他们觉得阅读是快乐的!
孩子倔强叛逆无法沟通?可能是沟通方式有问题,试一试这3个方法
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是家庭教育的根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