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中华民族最热闹的民俗节日。

王飞凤算命网:fssm666.com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所孕育的民俗节日活动也多彩多姿。我国的许多民俗节日,虽然本身并不是道教节日,但其节日的风俗与道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民俗节日——春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春节”是自西历(公元纪年)传入我国以后对旧历岁首第一天的称谓。在此之前人们称这一天为“元旦”,(后将阳历的一月一日称元旦)。元者始也,初也;旦者晨也。所以,元旦成为一个充满喜气、热闹非凡的日子。谚云:百节年为首。因此,元旦(春节)是我国人民最注重,也是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每年自腊月(十二月)刚过一半,便开始有了“年”的气氛。到了猎月二十三祭灶,就标志着进人过年阶段(此日称为“小过年”),于是就有一系列节俗活动与道教俏仰相关:二十四扫除;二十五迎玉皇;三十换门神;夜半迎诸神;正月初一(元旦)接神。放爆竹;初二祭财神;初五接财神(迎五路财神、关帝);初八祭拜顺星(本命星)。初九玉皇圣诞,回天界送神;十三祭刘猛将军(虫王爷),一十四迎紫姑(也有在正月十三或十五)。十五上元天官圣诞,过上元节(元宵节)。
民间于腊月二十三祭灶,也就是送灶,是将灶神送往天上的条祀活动。灶神,又称灶君或灶王,在道教中称作“昆仑老母”、“种火老母元君”。灶神的职责是主管饮食,为天地价察使,操掌一家的祸福生死。所以,世人又称其为“本家司命”。民间多供灶神于灶头,并在腊月二十三当晚用馅糖(面食、点心里包的糖、豆沙或细碎的肉、菜等,谓之“馅”)祀灶神于灶台,希望灶神上天时能粘住他的嘴。到了除夕之夜,又迎灶神下降,也称“迎神”。对灶神供奉迎送,目的是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如果说灶神在腊月二十三向玉皇述职,报告民间善恶,那么过了两天,即腊月二十五。玉皇便要根据掌握的情况,从天而降,视察人间善恶,进行表彰和惩处。人间为了取悦玉皇,又有“迎玉皇”之举。明清时期,多有迎玉皇的记载。《帝京景物略·卷二》记有:“(十二月)二十五日,五更焚褚,接玉皇、曰玉皇下查人间也,竞此日,无妇妪詈声。”
玉皇,道教尊称其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是道教所信奉的主持天道、总管天地三界的大神,也是我国民间信仰的最高之神。民谚曰:“天上有玉皇,地上有皇帝”。玉皇在出巡下界半月后,在其圣诞吉日(正月初九)下午回鸾返回天庭。所以在这一天,民间祭祀玉皇,俗称“上九日”。
腊月三十,又称“年三十”或“除夜’、“除夕”、”除岁”。除夕这一天要把旧门神“请”下来。换上新门神。门神是道教因袭民俗所信奉的司门之神,属道教俗神。汉代奉神茶、郁垒;唐后改奉秦琼(字叔宝),尉迟恭(字敬德)。传说画两人英武之形,悬于门口,邪祟遂息。1996年春节期间,北京电视台播放了电视剧《好汉秦琼》。其主题歌词中便有“你是人们的好门神”的赞词。信仰秦琼、尉迟恭体现了人们对圣人英杰祟拜的观念;同时也反映出道教“有功必祀”的神学思想。
除夕元旦迎灶君、接诸神,更是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仪式,而且过程严肃庄重,非常虔诚。人们所迎接的诸神,也多为道教之神。
过年燃爆竹的民俗也与宗教信仰有关系,这一风俗始于汉代,东方朔在《神异经》中便有以爆竹惊山魈恶鬼之说的记载。爆竹原来是为了驱邪而放,后来其意义完全发生了变化,成了娱乐喜庆的一项活动,当然其中仍保留有迎神的意思。
除夕夜半(零点),随着劈里啪啦的爆竹声,人们迎来了新年,又长了一岁。在这一时刻,家家都祈求老小平安,人人都盼望生活更加美好。所以每年正月初一(元且吉日),小辈们都要向老辈们拜年,祝愿亲人安康长寿,这是尊敬长辈的良好风俗,拜年时的跪拜礼。以及与平辈拜年时所行的作揖札、抱拳礼,既是传统的礼节,亦是道教的礼节。
正月初二祭财神,初五接财神,这一民俗活动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括的向往,对摆脱困窘、企望发财的祝福。人们所祭所接的财神,是道教和民间信奉的司财之神。道教宫观所供财神分文武两类:文财神多为比于,生时为人忠耿正直,不幸被被纣王挖心害死,死后被天帝封为文曲星君,掌人间禄马财派、福德兴庆之事。不难想象,正是因为他心地纯正、率直无私、“财帛无心,有德斯昌”,所以便成为人民信奉的封神。武财神有赵公明和关公。赵公明,即赵玄坛,俗称赵公元帅。其像为头戴铁冠,举虎鞭,持元宝,面黑浓须,身跨黑虎,全副戎装。关公,即三国时蜀汉著名忠臣良将关羽,过去正月初五还有拜五路财神的习俗,此五路财神即赵公元帅、招宝、纳珍、招财、利市。
正月初八并非节令,但传说这天是请星下界的日子,所以又有祭星之俗。祭星也叫“迎顺星”、“求顺星”、“接星”。除了一般人焚香礼拜外,道教宫观也大多在这一天设坛祭星。顺星,正式的称请是“太岁”,俗称“岁星”、“顺星”,是道教信奉的六十位星宿神。每位神名都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而得。甲居十天之首,子居十二支之首,干支顺序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止,满六十年为一周,故名六十甲子。本人的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例如,某人出生在甲子年(公元1924年或1984年或2044年)那么甲子年就是他的本命元辰或本命年。每年都有一位星宿神——太岁值年,本命年里那位太岁,就是自己的本命星君或本命太岁、本命星宿神。正月初八礼拜本命年之星宿神,祈求平安顺遂,吉祥如意,名为求顺星或祭顺星。 
近代民间祭拜本命元辰星宿神——本命星君,以获得其保佑的信仰仍有流行。比如北京地区,每逢正月初七、初八到白云观六十甲子段(元辰殿)求顺星之风俗流行至今,并把自己的星宿神尊称为“保护神”。
正月十三祭虫王爷刘猛将军。与道教也有关系。过去。在全国各地都有八蜡庙、虫王庙和刘猛将军庙,其实这三者是一回事,所祀的为同一位神,也属道教俗神。旧俗以正月十三日为刘猛将军(非姓刘名猛,而是指一位姓刘的猛将军)诞辰,除宫府致祭外,民间还举行热闹的迎神赛会。
正月十四(也有十三或十五)民间有迎紫姑的民俗。据《清嘉录》载:“正月望夕迎紫姑,问终岁之休咎。”这位紫姑神也是一位道教的俗神。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又名上元节。这是道俗人等给上元天官赐福大帝与祖天师过生日,并为此而开展的一系列娱乐活动。这一天特别要在良宵观花灯、猜灯谜,场面十分热闹。

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春节至此,方徐徐降下帷幕。原来,中国民俗节日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春节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道教之间竟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这一点也恰好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与包容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鹤鸣生活】鹤鸣新春 | 春节中的道文化
古梅花观和您说说我们的过年
除夕至正月初九节日祭祀说明
民间传统节日习俗介绍,春节有哪些习俗,你知道多少?
中国人过年习俗 古画完整版(附文19篇)
中华道学百问|如何看待春节与道教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