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盘的前世今生

罗盘的前身是“司南”亦称“指南针”。也就说没有“指南针”的发明,罗盘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由春秋战国时代发现了“磁石吸铁”,由汉唐时期的风水家或堪舆家发明了“指南针”和“罗盘”,最先将其应用在聚落选址、辨方正位的实际操作中,然后才逐渐被航海家所认识应用,在北宋时期制作出了专门用于航海的“航海罗经”并逐步流传到国外。

王振铎先生在《中国古代磁针的发明和航海罗经的制造》一文中,曾引证日本制造的罗经,并转载奥替斯·柯雷《日本基督教史》一书所绘清雍正时(1723~1735)日本旱经图。这种旱罗经正是以十二支为方位,恰合杨筠松的“先天罗经十二位”的罗经制法。由此可知,中国罗经制法在唐代已形成。大约在北宋时期流传到世界各地,由西方改进制造工艺,将中国传统的水罗经,即浮针于罗盘中以指向的指南针,改为旱罗经,大约在十六世纪又反传入中国,在航海中沿用,同时改进了中国传统罗盘制法。

在堪舆家或风水家应用“指南针”或“罗盘”“辨方正位”时,与传统的“土圭之法”的比较中,发现了地理子午与磁子午具有偏角现象,这就是“磁偏角”。

大约在晚唐,至迟在北宋时代,堪舆家或风水家将“指南针”与“八卦太极图”结合,纳入天干地支、二十四山及四季七十二候等,在后世的不断推演中,形成了今天所见的“罗盘”。在建筑选址、规划、设计和营建中逐渐取代了原始的“土圭之法”除用其“辨方正位”之外,在“罗盘”上亦可“辨阴阳”“分五行生克”“论定吉凶”。在北宋以前“罗盘”的应用还不普及,如北宋建筑家李诫编修,(公元1068~1097年)成书的《营造法式》,其中只以传统圭表测向或照准极星测向方法衍生的景表板、望筒、水池景表为定向仪器,而未涉及早已发明应用的指南针或罗盘。直到元朝时期指南针或罗盘,才完全代替原始的“土圭之法”。如元末明初成书,在民间流传甚广的《鲁班营造正式》或《鲁班经》,书中就只以罗经即罗盘定向,已不再涉及圭表、望筒等原始方法了。

《安徽宁国府志》载,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曾造一“土圭”,为一圆形石盘,其用法为:“春观其面,秋睨其背,以(春秋)二分为断,盖一行遗法”。这是中国最早期的“日晷”记载。这就是所谓的“赤道式日晷”。

“一行遗法”说的是唐初开元期间,供职司天监的中国著名古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据《旧唐书》、《新唐书》、《宋史》、《通志》等记载,僧一行曾研究并撰著了大量风水、六壬、太乙、遁甲合称中国数术“三式”,都是应用式盘判定方位时辰,辨别吉凶的中国古代数术方法。

南宋的曾敏行在他的《独醒杂记》中,记载了北宋宣和年间(约公元1120年)由曾南仲所制作的木质“日晷”。“以木为规,四分其广而杀其一,状如缺月,书辰刻于其旁,为基以荐之,缺上而圆下,南高而北低,当规之中,植针以为表。表之两端,一指北极,一指南极。春分已后视北极之表,秋分已后视南极之表。所得晷景与漏刻相应。……其最异者,二分之日,南北之表皆无景,独其侧有景。以其侧应赤道,春分已后日入赤道内,秋分已后日出赤道外,二分日行赤道,故南北皆无景也”。

上述这种在天象记录上使用的“赤道式日晷”,经风水家的发展形成了在风水学上使用非常普遍的“便携式日晷”,即早期的“罗盘”雏形。

现代罗盘制作鼻祖,目前公认的是晚唐风水大师杨筠松。据《堪舆名流列传》引《江西通志》,杨筠松“是窦州人,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人昆仑山步龙。一过虔州,以地理书行于世,称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葬虔中药口。”

杨筠松所著堪舆名著《青囊奥旨》,该书由其弟子曾文迪作序。在明朝初年(洪武四年秋)又由刘基(即刘伯温)加序,后辑入《古今图书集成》及《四库全书》。在《宋史·艺文志》中载有:“曾、杨《青囊经歌》二卷”。在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也提及:“曾、杨二家《青囊经》”。

杨筠松在《青囊奥旨》中说:“先天罗经十二位,后天方用干支聚。四维八干辅支位,母子公孙同一类。二十四山双双起,少有时师知此义……”。杨筠松在他另一部名著《疑龙撼龙经》中,也同样提到了“地罗”,如“坎山来龙作丁午,却把地罗差使传”,“不比寻常格地罗”。

杨筠松的弟子厉伯韶(见《堪舆名流列传》),在明代顾乃得的《地理天机会元》中引述其语:“先将子午定山岗,却把中针来较量。”

杨筠松师徒几代人将汉唐以来用在天象、记时、标向的方法与“罗盘”结合,构成了日趋复杂的“罗盘”。如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在“古浑仪法”中“署以维辰”,即以四维、八干、十二辰,合分二十四时刻;又在地平圈上以“方位维辰”,即二十四向表示地平方位;二十四分法,既纪时,又标向的方法。

并后续的发展中,罗经进一步与“八卦太极”思维结合,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概念引入其中,在罗盘上出现了“正针”、前缝针、“后缝针”,形成了今天所能见到的“罗盘”上的“天盘”、“地盘”、“人盘”。这正是《易经》上所说的:“天地人三才”的具体化。据清代乾隆年间的堪舆家倪化南在《地学形势》卷物《罗经渊源》中论述:

“天盘”是指子午中针二十四方位。乃历家分月令之气候。

“地盘”是指子午正针二十四位,分定二十四方之阴阳、五行、乃后天方位之五行。

“人盘”是指子午缝针二十四位。乃历家分太阳中气过宫之月令。

倪化南并进一步阐述:“罗经,盘为体,针为用;体法璇玑,用法玉衡。璇玑随天转运,以玉衡纪其方位、度数;顺水随地转运,以罗经定其方位、度数,下有方位,上有天机也”。

“正针”是指罗盘二十四山向的正子午向。

“前缝针”是指以罗盘上丙山和午向的分界线作为取向的中心线,这叫“应先天之气”。使太阳到方较“正针”取向在时刻上提前了30分钟。

“后缝针”是指以罗盘上午山与丁向的分界线作为取向的中心线,这一取向法又使二十四时较之“正针”取向延迟了30分钟,这叫“应后天之气”。

据清道光年间的王道亨“罗经透解”载:“粤稽罗经之制,轩帝创其始,周公遵其法,指南针方位分定。然先天只有十二支神,汉张良配至八干、四维、罗列于内,名为地盘。杨、赖二公又加中、外两层,号曰天盘,合成三才。”

晋有郭景纯,唐有杨筠松、曾文迪师徒,后世又有廖、赖、蒋大鸿等风水大家,使罗盘的制式日趋繁复。

中国古代罗盘之制,种类浩繁,然大体上可以分“沿海”和“内陆”两大体系。

“沿海”以福建漳州为制作中心,如清末漳州造的旱罗盘,盘底丹书题曰:“漳郡定南堂,黄瑞记精造”。在清末及近代,自福建漳州向广东等地扩散,如广东兴宁县的罗盘制坊等。沿海体系的罗盘,俗称“建盘”。闽、广两地所制“建盘”,多为描金髤漆盘,其针体格式直接模仿海外传入之制法,盘面布局格式与“徽盘”相异甚多。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其馆藏有一块中国近代出产的二十三层“建盘”。

“内陆”则以安徽休宁新安(今万安)镇为主,含江苏及江西等地的罗盘作坊。此类盘式俗称“徽盘”。苏、徽两地出产的“徽盘”则为原木料刻划之桐油(清水)盘,针体格式只间接参考外法制作,独具一格,且重心下沉,针体稳定。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块清·康熙年间制作的二十六层“徽式”木质水罗经。

1915年,“徽盘”曾获得民国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发的1039号奖凭。同年,被选送美国费城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得金质奖章。

在皖南屯溪(今黄山市)之西的休宁县万安桥古镇上,曾经有方(秀水)、吴(鲁衡)、汪(仰溪)三家制作罗经的祖传作坊(罗经店)。在清朝初年,以汪制经盘最具名气。各姓均以杨筠松、蒋大鸿式的堪舆罗盘为主业、其制作技术及使用原料仍浓厚保持着清康熙、乾隆以来的风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盘的使用和实战技巧
大航海之旅丨导航神器“罗盘”,竟然源于占卜?
风水师教你使用罗盘
枣花未落桐叶长|方秀水线式日晷罗盘
论四大局正针、中针、缝针的天文根据
罗盘详解:不管你是新老风水师,都有必要看一下这章,讲得太全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