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学琼林》释译卷二 老幼寿诞

(周道云  考辑) 

【原文】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

【注释】异其生:古人认为不凡的人出生时有异象。

大德之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译文】不同凡响的人,其出生时必有特异之处;有最高品德的人,必定能享高寿。

【原文】称人生日,曰初度之辰;贺人逢旬,曰生申令旦。

【注释】初度:指初生之时。

逢旬:逢十的生日。

生申:周代贤臣申伯的降生。

令旦:好日子。

【译文】称人生日叫“初度之辰”;祝贺别人逢十的生日叫“生申令旦”。

【原文】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周,曰晬盘之期。

【注释】三朝洗儿:婴儿出生第三天要洗身,并招待亲友吃汤饼。

晬盘:孩子满一岁,举行抓周仪式。晬:婴儿满百日或一岁之称。

【译文】婴儿出生三日替他沐浴,请亲友宴庆,称为“汤饼之会”;孩子周岁用盘盛物抓周称作“晬盘之期”。

【原文】男生辰曰悬弧令旦,女生辰曰设帨佳辰。

【注释】悬弧:古时有一种风俗,生儿子时要在家门的左边悬挂一张弓(弧),后以“悬弧”指生男。

设帨:生了女孩在门右挂一块佩巾。

【译文】男孩出生要在家门的左边悬挂一张弓,称“悬弧令旦”;女孩出生要在门右放一块佩巾,称“设帨佳辰”。

【原文】贺人生子,曰嵩岳降神;自谦生女,曰缓急非益。

【注释】缓急非益:汉代淳于意有五个女儿,曾说“生女缓急非益”,意思是危急时没什么益处。

【译文】祝贺他人生儿子,说是“嵩岳降神”;自谦说生了女儿,说是“缓急非益”。

【原文】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注释】弄璋、弄瓦:古代生儿子让他玩玉,生女儿让她玩纺锤(即瓦),后为生男生女的代称。

【译文】生男孩叫“弄璋”,生女孩叫“弄瓦”。

【原文】梦熊梦罴,男子之兆;梦虺梦蛇,女子之祥。

【注释】熊、罴:古代人认为熊、罴是属阳的动物。

虺、蛇:虺音毁,古代人认为虺、蛇是属阴的动物。

【译文】梦中见到熊和罴都是生男孩的吉兆;梦见虺和蛇都是生女儿的祥征。

【原文】梦兰叶吉,郑文公妾生穆公之奇;英物称奇,温峤闻声知桓温之异。

【注释】梦兰叶吉:梦见兰叶很吉祥。古代郑文公的妾梦见天使送她兰花,后来果然生下郑穆公。

温峤:晋代桓温一岁时,温峤听见他的哭声,就称赞桓温是奇才。

【译文】梦见兰花预示吉祥,郑文公之妾曾有因梦兰而生穆公之奇事;英杰人物都奇特,温峤听见幼年桓温的哭声便知他必定异于常人。

【原文】姜原生稷,履大人之迹而有娠;简狄生契,吞玄鸟之卵而叶孕。

【注释】姜原生稷:后稷是古代农业的发明者,传说姜原踩了巨人的脚印后生下后稷。

简狄生契:契是舜时的大臣,相传简狄吞下一枚玄鸟蛋而生下契。

【译文】姜嫄踩着巨人的足迹而受孕,生下周族始祖稷;简狄吞食了玄鸟蛋而怀孕,生下商族始祖契。

【原文】麟吐玉书,天生孔子之瑞;玉燕投怀,梦孕张说之奇。

【注释】麟吐玉书:传说孔子出生前,有麟麒吐出玉书,书上说:“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

玉燕投怀:唐代张说的母亲梦见一只玉燕投入怀中,于是怀孕生下张说。

【译文】孔子诞生前,有麒麟吐出玉书,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张说之母梦玉燕飞入怀中,由此受孕而生下张说。

【原文】弗陵太子,怀胎十四月而始生;老子道君,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诞。

【注释】弗陵太子:汉武帝的太子刘弗陵,传说他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他。

老子道君:老子,名聃。传说他的母亲怀孕八十一年,才从肋下生下他,一生下头发就是白的,所以叫老子。因为生在李树下,所以姓李。

【译文】汉武帝妃怀胎十四个月而生下弗陵太子;老子在母腹中孕育了八十一年,才诞生人世。

【原文】晚年得子,谓之老蚌生珠;暮岁登科,正是龙头属老。

【注释】老蚌生珠:比喻老年得子。

暮岁登科:暮年考中状元。

龙头:状元是进士考试的第一名,称为龙头。

【译文】晚年才得儿子称为“老蚌生珠”,头发苍白了才考中进士称作“龙头属老”。

【原文】贺男寿曰南极星辉,贺女寿曰中天婺焕。

【注释】南极星辉:《汉书》载:老人星在南面,又称为南极星。

中天婺焕:婺音务,即女宿,二十八宿之一。故“中天婺焕”指贺女寿。

【译文】祝贺男子之寿说“南极星辉”;祝贺女子之寿说“中天婺焕”。

【原文】松柏节操,美其寿元之耐久;桑榆晚景,自嫌老景之无多。

【注释】松柏节操:松树与柏树,枝繁叶茂,经冬不凋。

美其寿元之耐久:赞美寿命和元气之久。寿元:寿命和元气。

桑榆暮景:太阳余光照在桑树和榆树上的投影。

【译文】品节操守犹如松柏,是赞颂别人长寿健康;暮年景色好像日落桑榆,自谦年老来日无多。

【原文】矍铄称人康健,聩自谦衰颓。

【注释】矍铄:矍铄音绝朔,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聩眊:聩眊音溃冒,耳聋眼花。

【译文】“矍铄”是称赞老者健康,“聩眊”是自叹精力衰颓。

【原文】黄发儿齿,有寿之征;龙钟潦倒,年高之状。

【注释】黄发儿齿:指老人头发变黄,长出小儿一样的牙齿。

潦倒:体弱多病的样子。

【译文】头发由白变黄,牙齿掉而复长是长寿的象征;行动不灵活衰弱有病是年高体弱的情状。

【原文】日月逾迈,徒自伤悲;春秋几何,问人寿算。

【注释】日月逾迈:指时光流逝。

春秋几何:年纪多少。春秋,用来指年龄。

【译文】时光流逝令人感叹伤悲;“春秋几何”这是请问别人年龄的说法。

【原文】称少年曰春秋鼎盛,羡高年曰齿德俱尊。

【注释】春秋鼎盛:指年富力强的时候。

齿德俱尊:年龄和品德都高。

【译文】“春秋鼎盛”是称赞别人年少;“齿德俱尊”是称羡慕别人年高。

【原文】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在世百年,哪有三万六千日之乐。

【注释】非:不足。

【译文】活到了五十岁,应当知道前四十九年的过失;人活百年哪有三万六千天都是快乐如意的。

【原文】百岁曰上寿,八十曰中寿,六十曰下寿;八十曰耋,九十曰耄,百岁曰期颐。

 【注释】耋、耄、期颐:《礼记》云:“人生十岁是早幼学……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耋,音蝶,七八十岁的年纪。耄音冒,大约七十至九十之间的年纪。

【译文】人有上寿、中寿、下寿的区分,百岁为上寿,八十岁是中寿,六十岁是下寿;人活到八十岁叫做“耋”,九十岁叫做“耄”,一百岁称为“期颐”。

【原文】童子十岁就外傅,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老者六十杖于乡,七十杖国,八十杖于朝。

【注释】就外傅:到外面求学。

舞勺:为儿童所习的一种乐舞。勺,一种乐器。

舞象:是成童所习的乐舞,是一种武舞。

【译文】儿童年满十岁就外出拜师求学,十三岁时学习文舞,十五岁以上练习武舞。老人六十岁在乡里就会受敬重,七十岁在城邑里会受到敬重,八十岁时在朝廷里可受敬重。

【原文】后生固为可畏,而高年尤是当尊。

【注释】后生:年轻人。《论语》:“后生可畏,焉知来者”。

【译文】年轻人固然值得敬畏,而老年人更应该受到尊敬。

【原文】漫道豫章之小,已具梁栋之观。

【注释】豫章:亦作“豫樟”。木名。枕木与樟木的并称。

梁栋:即栋梁。比喻担任国家重任的人。

【译文】袁粲年幼的时候,王俭夸奖他:“松柏豫章的树苗虽小,实有栋梁之用”。这是说别看他年纪小已具备栋梁之材的基本素质了。

【原文】项橐童牙作师,却知学富;甘罗孱口为相,勿论年雏。

【注释】项橐(音托),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战国策》:“甘罗曰:夫项槖生七歳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歳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童。

孱:音潺,弱小。

【译文】项橐七岁的时候,便做了孔子的先生,是凭借丰富的才学;甘罗十二岁,奉秦王之命出使赵国,凭借他孱弱的口才,居然做了秦国的宰相,不能因他年纪幼小就加以轻视。

【原文】列俎豆而习礼仪,孟氏冲年乃尔;执干戈以卫社稷,汪踦小子能然。

【注释】《列女传》载:“孟轲母,其舍近墓,孟子少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乃贾人炫卖之事。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戏乃设俎豆揖逊进退。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焉。”这是说孟子在童年时候,就以陈列俎豆的方式来学习礼仪。

俎豆:俎,音祖,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汪踦卫国:汪踦,春秋鲁国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齐国的战斗中牺牲。鲁国破格以成年礼葬之。踦,亦作“錡”。后因以“汪踦卫国”作为儿童救国的典型事例。

【译文】列俎豆、习礼仪,这是孟轲年幼时,住在学舍旁边,与小孩们嬉戏玩耍的“节目”;春秋时候,齐国伐鲁,鲁国的童子汪踦挺身而出,战死于郞,孔子赞扬他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原文】寇公七岁咏山,已卜具瞻气象;司马五龄击瓮,即占拯溺才猷。

【注释】寇公:莱国忠愍公寇准,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天圣元年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

司马光砸缸: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

【译文】寇准七岁作诗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他的先生便预见到,将来百姓都要瞻仰他的气象了;司马光五岁时,和一群孩子嬉戏,一个孩子落进水缸中,群儿惊走,他却用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孩子,这就展示他将来能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才能。

【原文】步处敏于诗,我道公权过子建;坐间言自别,人称谢尚是颜回。

【注释】柳公权三步成诗:一次,皇上对随驾未央官的柳公权说:“我有一件喜事:长期以来,戍边将士的衣服总是不能及时送到,但是今年二月我终于把他们的春季衣服及时送到了。”柳公权闻之,连声恭贺。哪知皇上心情好,兴致也高,说:“单贺未了,卿可贺我以诗。”宫女太监们更是要讨皇上欢心,一起连声催促柳公权。柳公权不慌不忙,三步之内,应声成诗:“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谢鲲子,东晋太傅谢安从兄,陈郡阳夏人,东晋名臣,曾从后赵国夺得玉玺,政绩卓著。少有令名,八岁即被名士视为“一座之颜回”。又为王导所重,比之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时人谓谢尚为“小安丰”(安丰为王戎字)。初为黄门侍郎,后辍清贵职而转为建武将军、历阳太守、江夏相出镇一方。北伐时进号安西将军,但因不能安抚降将张遇而败,回朝降职为建威将军。此战谢尚虽败,却于其后自冉智处得到东晋皇朝丢失已久的玉玺,从而结束了东晋皇帝被称为“白板天子”的局面。继而破北将杨平,拜尚书仆射,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自请留朝。后又进号为镇西将军,出镇寿阳。以病辞洛阳不镇,进都督豫、冀、幽、并四州军事,进封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诏未至而病笃卒于历阳。追赠卫将军,散骑常侍并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简。

【译文】柳公权十二岁的时候,三步能成诗句,大家说他思维敏捷,胜过七步成诗的曹子建;谢尚八岁的时候,在陪客的坐席上,言语风趣奇特,大家都称他是当代的颜回。

【原文】勿谓卢家儿,案上翻残墨汁;尚嘉羊氏子,桑中探出金环。

【注释】案上翻墨汁:出自卢仝的《示添丁》诗,全诗为:春风苦不仁,呼逐马蹄行人家。惭愧瘴气却怜我,入我憔悴骨中为生涯。数日不食强强行,何忍索我抱看满树花。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宿舂连晓不成米,日高始进一碗茶。气力龙钟头欲白,凭仗添丁莫恼爷。

羊祜,字叔子,泰山平阳羊流人。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司马昭建五等爵制时以功封为钜平子,与荀勖共掌机密。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并在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却遭到众大臣的反对。咸宁四年,羊祜抱病回洛阳,同年十一月病故,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

【译文】卢仝示子诗写道:“忽来案上翻残墨,涂抹诗书如老鸦”,诗中小儿好奇好学的现象是不必责怪的;还可嘉许的是羊氏的儿子羊祜,他五岁的时候在园中玩耍,向乳母索取所玩的金环,乳母说:“你可曾有过这种玩物?”羊氏子便到邻人李氏东园的桑树林中寻来此物,李氏大惊道:“此乃已死之子所丢物件”。人们说李氏子是他的前身。

【原文】亩丘人,问年不少;绛县年,历甲何多。

【注释】《韩诗外传》曰:齐桓公见亩丘人曰:叟年几何,对曰:臣年八十三矣,公曰:美哉寿也。亩丘:指有垄界的丘地。借指乡野。

《左传》载,公元前544年,即晋平公十四年,平公母亲悼夫人在一个叫杞城的地方请人吃饭,遇到一个来自于绛的老人。悼夫人见其年迈,问贵庚。老人答曰:“臣不知纪年,只知经历四百四十五个甲子矣!”此老翁高寿几何?当时在场者谁也算不出来,悼夫人派随臣求教于晋国一位很有名气叫师旷的乐师。师旷掐指一算,答曰:“七十三岁矣。”又求教于一位叫文伯的人,答曰:“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矣!”这当然成神话了,人再长寿,也不可能活到26600余岁。从此,这一典故便被称为:“绛老”。对年过古稀、长寿高龄者,常用“绛老”褒之。也因这一故事,三年后的公元前541年,晋平公认为“绛”这个地方出长寿老人,太可贵了,于是便用周天子畿内的名称“县”称之,取名“绛县”。这是晋国设置的第一个“县”。由此来说,山西绛县,应该是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县”,也是“天下第一县”。

【译文】齐桓公见亩丘人的年纪都很大,问道:“你有多大年纪了?”回答:“八十三了”;绛县的老人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又四十五甲子矣。”这是绛县老人经历的甲子为何如此之多呢?

【原文】李耳出函谷,为令尹演道经五千言;子牙钓渭滨,为周家定国基八百载。

【注释】李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精华是朴素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子牙: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另一联略异:函谷跨牛,李耳演道德五千之秘;渭川跃鲤,子牙钓乾坤八百之秋。

【译文】周末,老子骑着青牛过函谷关,有个关吏叫做尹喜的早说在那里敬候他,老子便把他论述的计有五千言的《道德经》这部奇书传授给他;姜子牙在渭水河畔垂钓,周文王拜为尚父,为周朝统一天下八百年奠定了基础。

【原文】是谁运动老阳,生子却无日影;若个学成玄法,烧丹剩有霞光。

【注释】畏寒无影,丙吉妙断:汉朝时,陈留有一位老翁,九十岁,娶了佃农的女儿作妾,结果一圆房就死了。后来,这名妾生下一个男孩,但老翁的大儿子对妾说:“我父亲年纪已大,早已不能人道了,而且才睡了一夜,怎么可能会生孩子?我看你是淫荡的女人,不守妇道,反而想玷污我们家族的种。”彼此为遗产争讼数年,州郡的官吏根本无法判定谁是谁非。当时汉宣帝任命丙吉作宰相,丙吉对这件事想了很久,说道:“听说'真人’没有身影,'老翁子’也没有身影,而且又受不了寒冷,大家不妨来试试看。”就在八月的时候,找来同年龄的小孩,与妾生的幼儿一起脱光衣服,结果只有这名'老翁子’哭着喊冷。然后又叫这些小孩一起在太阳下走路,发现只有'老翁子’没有身影。民众这下都心服口服了。

刘安:西汉皇族,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博学善文辞,好鼓琴,才思敏捷,奉武帝命作《离骚传》。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其内容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所派生他善用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说理,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喜聚书,与河间献王刘德皆以藏书知名。因深得武帝尊重,经常获得武帝的赐书。但他所藏之书,《汉书》称其“多浮辩之书,无实用者甚多。”后以谋反事发自杀。

【译文】汉朝陈留有个富翁,年屇九十,又娶个女人,生下一子,他的长子为争家产,说这个小儿子不是父亲亲生的,诉讼到官,丞相丙吉说:“听说真人无影,老阳子在日中行走亦无影,且不耐寒。”唤来同龄小儿都裸体站在盛复八月的阳光下,独此小儿哭泣叫冷,又让他们并行日中,独此小儿无影,这是谁操纵的呢?淮南王刘安爱道术,有八位老人授他丹经,他炼丹服下,果然成仙而去,剩下来的丹鼎,在庭前还现出霞光来。

【原文】荣启期能扩襟怀,行歌乐土;疏太傅乞归骸骨,饮饯都门。

【注释】荣启期,字昌伯,春秋时期郕国人,隐士,传说曾行于郕之野,语孔子,自言得三乐:为人,又为男子,又行年九十。后用为知足自乐之典。

疏广,字仲翁,祖籍东海兰陵,其曾祖迁于泰山郡钜平。西汉名臣。疏广从小好学,精于《论语》、《春秋》。本始元年初,汉宣帝征其为博士郎、太中大夫。地节三年封为太子太傅。疏广还乐于创办私学,治学严谨,注重学生的德学兼优。

疏广的侄子疏受,当时亦以贤明被选为太子家令,后升为太子少傅。疏广、疏受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并称之为朝廷中的“二疏”。疏广任太傅五年,称病请求还乡。皇上考虑到他们年迈,就答应了,并加赐黄金20斤,皇太子赠金50斤。二疏辞官回到家乡萝藤之后,将金遍赠乡里。二疏去世之后,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旧址筑一座方圆三里的土城,取名为“二疏城”;在其散金处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内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绝。

【译文】荣启期能够开扩胸襟,他曾鼓琴歌道:“为人是一乐,为男是二乐,年有九十五是三乐。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吾何忧哉”。真是看破红尘,自寻乐趣,悟尽人生沧桑;疏广做太傅,他的侄子做少傅,共同上表乞骸骨归家,老百姓钦佩他们的清廉从政,仕宦终身却一无所有,纷纷在城门外办酒,为他们饯行。

【原文】玁狁侵周,方叔迈年奏三捷;先零叛汉,充国颓龄请一行。

【注释】玁狁:音险允,即猃狁。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诗经》:“靡室靡家,玁狁之故。”毛传:“玁狁,北狄也。”郑玄笺:“北狄,今匈奴也。”

方叔:西周周宣王时卿士,曾率兵车三千辆南征荆楚,北伐玁狁,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

先零:即先零羌,是古代羌人部落之一。西汉时西羌中继研种羌以后最强大的部落联盟。羌人许多叛乱多以先零羌为主要力量。

充国:赵充国,字翁孙,是一位能骑善射骁勇多谋的军事家,在当时屯田政策上做出了卓越贡献。西汉陇西上邽人,后来迁徙到金城令居。

颓龄:垂暮之年;衰老之年。颓,音退。

【译文】玁狁来侵犯周朝,年迈的老将方叔前去征伐,一个月里曾三次向朝廷进奏战争捷报;先零羌反叛汉朝,七十多岁的老将赵充国不顾年迈,愿请缨直捣金城,捉拿叛贼。

【原文】李百药才气新而齿则宿,卢蒲嫳发短而心甚长。

【注释】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唐朝史学家、诗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

心长发短:《左传》:“齐侯田于莒,卢蒲嫳见,泣且请曰: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公曰:诺。吾告二子。归而告之。子尾欲复之,子雅不可,曰: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本谓年虽老却工于心计,后亦谓因年老而力不从心。

【译文】唐朝的李百药七十多岁作帝京赋,皇帝阅后甚喜,他说:“年龄虽老才甚新”。春秋时齐国的卢蒲嫳作乱,被齐侯流放到莒城。后来齐侯到莒城打猎,卢蒲嫳未见齐侯,哭泣说:“我的头发如此短少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把我放回去吧”。齐侯回家对儿子说了,儿子子雅说:“不能放,他头发虽短而心思却甚长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道德经》后40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1-9章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
梦溪笔谈?辨证二全文
《崔瑗·座右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四书五经合集 (原文 注释 译文 读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