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羹尧拍马屁,贺表中用错一个成语,彻底激怒雍正皇帝
2017-05-311评

清朝康雍之际,最风光的臣子当属年羹尧。受康熙帝信任,年羹尧仕途腾达,从四川巡抚升为四川总督,又升为川陕总督,节制一方,威震西北;得雍正帝倚仗,年羹尧加太保,拜抚远大将军,封爵一等公,朝野瞩目,炙手可热。

雍正帝对年羹尧有特殊的感情,既有藩邸旧僚之情,又有郎舅裙带之亲。同样,年羹尧对雍正帝的上位和稳位也很卖力。没有年羹尧牵制允禵,雍正帝未必能坐上龙椅;没有年羹尧西北平叛,雍正帝未必能坐稳龙椅。正因如此,雍正帝曾放下至尊体统,情不自禁地称年羹尧是自己的“恩人”。

雍正帝即位之初,除了对年羹尧赐爵、赐金、赐第、赐园,还赐过荔枝。一次,雍正帝得了一些鲜荔枝,通过驿站快马,把荔枝从北京送到了西安,成就一段君臣佳话。此外,雍正帝还晓谕诸王大臣,将铭记年羹尧的功勋,决不会过河拆桥,把诸王大臣对年羹尧的态度,作为衡量臣民效忠与否的标准。

人,都是会变的。年羹尧变了,雍正皇帝也变了。年羹尧居功自傲,日渐娇纵,不但贪赃纳贿,培植私党,在与王公大臣交往中趾高气扬,甚至在雍正帝面前也不够检点,两腿张开,坐姿形如簸箕,行为轻狂,这让雍正帝很不痛快。不过,雍正帝还算大人大量,看在贵妃年氏的面子上,没有对年羹尧下手。

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雍正帝对年羹尧的态度直线下滑,最终年羹尧被削爵免职赐死,其导火索源于一次“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天体现象。

日月合璧,即日月同在天空,一般出现于每个月的月初;五星联珠,即指水、金、木、火、土五颗行星处于太阳的同一侧,象五颗珍珠一样联成一串。“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这一天体现象很少见,在古代通常被看作是祥瑞之兆。

其实,这一年并非“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之年。据《清史稿·天文志》记载,雍正三年二月初二,“木、火、金、水聚于娵訾”,意思是说木、火、金、水同在娵訾,其位置相当于现代天文学上黄道十二宫中的双鱼宫。注意,这里说的是四颗星,没有土星。但是,《清史稿·世宗本纪》却称“五星联珠”。

(图)年羹尧(1679年—1726年),中国清朝名将。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

清朝开国后,引进了西方的天文望远镜,对天体现象有了更精确更清晰的认知。顺治、康熙朝,“三星连珠”现象比较多,但“四星连珠”寥寥无几,“五星连珠”就更别提了。雍正朝,只出现过这一次“四星连珠”。当时,时局稳定,西北安宁,雍正帝一激动,“四星连珠”就变成了所谓的“五星连珠”。

国有祥瑞,皇帝喜悦,也正是群臣拍马屁的时候。一道道贺表递上来,满眼全是阿谀奉承之辞,什么鞠躬尽瘁、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四海升平,这一轮祝贺成了群臣卖弄文采、驾驭成语的一次比赛。远在西北的年羹尧,因不久前受到过雍正帝的指责,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拍马屁的好机会,也上了一道贺表。

三月二十三日,这道贺表从西北辗转送到北京,虽然来得晚一些,但雍正帝谅解。贺表全文不详,但里面有个成语,雍正帝看着刺眼。这个成语,叫作“朝乾夕惕”,出自《易经》中的“君子终日朝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说,君子白天自强不息,勤勉努力,晚上自我反省,心存警惕,这样才不会犯错误。

应该说,“朝乾夕惕”是褒义,顺治帝在位时,就曾以“朝乾夕惕,冀迓天休”(《清史稿·世祖本纪》)自我标榜过。雍正帝深谙历史,涉猎广泛,对皇爷爷用过的“朝乾夕惕”这个成语情有独钟,认为自己即位以来勤政谨慎,颇有功绩,也完全符合“朝乾夕惕”的理政标准,但年羹尧把这个成语搞错了。

在贺表中,年羹尧旁征博引,高度赞扬雍正帝励精图治,却把“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而且字迹潦草,“惕”字类似“阳(古作陽)”字。字迹潦草,把“夕惕”误写成“夕阳”,这是态度问题,雍正帝已经难以接受;前后颠倒,把“朝乾夕惕”写作“夕惕朝乾”,这可是原则问题,雍正帝顿时气炸了。

从结构上看,“朝乾夕惕”是一个ABAB型的并列结构,前后对仗,类似于千军万马、千红万紫。但是,“朝乾夕惕”有一个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如同朝闻夕死。如果把夕放在前面,把“朝乾夕惕”写作“夕惕朝乾”,意思就成了晚上先自我反省,心存警惕,到第二天才能够自强不息,勤勉努力。意境大变!

年羹尧是进士出身,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他如何不知道“朝乾夕惕”和“夕惕朝乾”意境相反,何为褒义何为贬义呢?至于年羹尧为何用错这个成语,大概也只有其本人知道了,但是,雍正帝看到“夕惕(陽)朝乾”时,心中大怒。把皇帝比作夕阳,还不把皇帝当“朝乾夕惕”的君子看,这是典型的大不敬。

这是一个导火索。尽管雍正帝非常宠爱贵妃年氏,但对其兄年羹尧已经忍无可忍了。随即,雍正帝下诏,切责年羹尧将成语朝乾夕惕“有意倒置”(《清史稿·年羹尧传》),“年羹尧非粗心者,是直不以朝乾夕惕许朕耳。则年羹尧青海之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未可知也”(《清史稿·世宗本纪》)。你年羹尧既然不愿意把“朝乾夕惕”送给朕,那你在西北立的功劳,朕也未必再认可。

(图)雍正帝,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

对年羹尧问题,雍正帝表现得很复杂。早在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雍正帝就已经开始秘密着手调查年羹尧,后又重新起用受到年羹尧排挤陷害的原四川巡抚蔡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在蔡珽的揭发下,年羹尧的罪行已经显露,但雍正帝又不想拿掉这个自己一手立起来的人臣典范,故隐忍不发,静观其变。年羹尧的这道贺表,让雍正帝再次认识了年羹尧,原先的恩情都顾不得了。

说翻脸,就翻脸,自古君威难测。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七月被黜为闲散旗员;九月入杭州狱;十一月,皇贵妃年氏病死;十二月,年羹尧被赐死。雍正帝本不想轻易动年羹尧,不想自己打自己的脸,但年羹尧目无至尊,在贺表中滥用成语,彻底激怒了雍正帝,这才招来削爵、免职、赐死系列祸难。年羹尧之死,大概也有点“文字狱”的味道。

*作者:刘秉光,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月合璧五星联珠,雍正要杀年羹尧
将军爱吃回锅肉,皇帝得知其做法后,大怒:满门抄斩
年羹尧为何被杀?年羹尧写错了什么成语?
没有十三阿哥,雍正当不了皇帝,但雍正却有杀老十三的心思
年羹尧被处斩后,雍正是怎样处置他的老婆女儿,讲出来你可能不信
从大将军到守门卒,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不可年羹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