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冷炮问答:明末流寇为何会忠于南明?

问丨明末的流寇基本上都以推翻明朝的黑暗统治问目的。在无数次努力拼杀后,终于形成了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股人马。明朝的首都本身也在1644年被李自成的人马攻陷。但仅仅数年之后,这些流寇基本上就成为了忠于南明各小朝廷的武装力量。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明末各支势力基本都以过去的非传统力量为基础

明末清初,很多过去的流寇集团纷纷围绕南明的各个地方政权,对抗入关的满清。这种现象其实是为了自身阶层与集团利益的自保行为。南明的王爷们,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扮演了一个政治正确的符号。

要理解明末这些流寇集团的选择,我们可以看看他们当中最成功的福建郑氏集团 。因为这伙海寇出生的人,不仅是所有流寇中最成功的一伙人,也是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个。

东南沿海的支柱 郑成功

在明末,郑芝龙主导下的海寇集团,就已经因为明朝对地方控制力的削弱而拥有了很大势力。他们也成功的与明朝地方官僚阶层,达成了妥协,几乎整体性的成为了地方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至于郑成功在早年已经走上了读书考科举的路线。郑芝龙本人则在南京被清军占领后,成为了福建的隆武政权的顶梁柱。

尽管他的集团有钱有势,却不可能与控制全国大部分地方的清廷直接对抗。但在龙武争取覆灭后,郑芝龙本人也在北方被杀。郑成功也就必然走向了与清廷的对立面。只是从很多方面来看,他们对明朝旗号的忠诚度是有很大问题的。

隆武帝死后 郑氏家族再没有拥立新的大明宗室

他们可以出兵攻打南京,也可以在南明需要支援的时候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玩武装吞并。甚至于在南明各政权都被消灭后,他们手里扣着大明朝的鲁王与其后代,却只是软禁而不给予明确的身份。之后退到厦门-金门-台湾的郑成功和郑经,更是数次与清廷谈判,不惜剃发易服。只是最后因为清廷要其放弃商业利益,转为普通的土地领主,才没有谈成。

从郑氏集团的一路遭遇,你就能明白明末各个流寇集团的生存困境。入主中原的大清,实际上是一个满洲军事征服者+中原儒家士绅+前明军头的混合利益集团。他们几乎完全占据了皇室、文人与武将的全部位置。那些曾经打击明朝的流寇,实际上发现自己正在面对一个换了名号的老对手。

吴三桂就是投降军头的典型

无论是大顺的李自成政权,还是大西的张献忠政权,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对满清充满天生的敌意。在清军入关后,几乎一半的兵力和时间被用来对付这些人。因为这些流寇集团的存在,才是危机清朝统治中原的根本。那些前明留下的文武官员和势力,也非常需要清廷的保护来对抗流寇集团。以洪承畴为代表的儒家士大夫与吴三桂为代表的地方军头,都是这种心理的体现。

洪承畴是前明文官士大夫集体倒戈的标志

至于流寇集团呢?他们在明朝时候就是非法的组织集团,在清朝建立后依然不得要领。基于这种传统矛盾,他们很自然的以南明的各个政权为旗帜,力图将自己洗白后转化为正规的社会力量集团。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其实也投降清朝,但因为出生低微,总是不如前明的遗老们混的好。其中典型就的李成栋。作为农民军出生的他,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靠清军,在嘉定三屠中杀的不亦乐乎。但在自信心膨胀后,觉得获得的待遇太低,转而又突然反正加入南明一边。结果自然是被打回原形,彻底覆灭。

坚持抗清的李定国 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的小集团而战

类似例子在张献忠这一系的人身上也体现的非常明显。张献忠早年就在不得志的时候,投降过明朝,后来再次宣布叛变。他麾下的李定国和孙可望,几乎撑起了南明永历政权的全部力量。但因为觉得分配不均,孙可望马上选择投靠清军,将原本竖起来的南明大旗一脚踢开。

在天下大势基本已经确定的时候,李定国这类人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和清廷讨价还价的资本。他们最初有利用南明争夺天下的野心,后来则是希望利用南明为自己保留下一块地盘。最后发现机会的窗口期全部丧失,也就死的非常凄惨了。

永历政权的合法性从一开始就是受到质疑的

所以,今人在看待这些为南明作战的流寇集团时,根本对其不宜高估。因为忠于大明还是大清,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从哪边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

责任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从一名流寇成长为一代战神,忠义无双,最终却悲愤退场
“明末第一名将”李定国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是个怎样的人?
残酷的皇权:为何南明不能团结一致抗清?
南明的悲歌系列(十二)义王不义孙可望
被康熙称赞的海外孤臣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为何没扶持明宗室为帝?
联寇抗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