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上最难生存的地方,面积和中国一样大,人口却只有200万

逐水而居是人类的天性。纵观人类历史,会发现历史上的几大文明发源地都是在有大江大河的区域,比如两河流域文明,长江、黄河文明等等,即使是草原放牧的牧民们也都是逐水草而居。水源、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条件是人类定居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世界上也有很多绝境之地,却有人类繁衍生息。

提及罗布泊,我们总是会联想到消失的楼兰古国、神秘的小河文明、埋葬了许多探险者的“死亡之海”,荒凉的罗布泊身上有着太多令人向往和畏惧的谜题。然而这片无人之地过去却十分热闹繁华,聚集了来自汉朝和西域的商旅、士兵和住民。直到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修建的水利工程,让罗布泊逐渐沦为荒芜,只剩下沙漠和大片的盐壳。

我国的罗布泊已经无人居住了,但是在非洲的这片世界第一大沙漠上,还在上演着真人版的“绝地求生”。很多看过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的文艺青年,会特别向往撒哈拉这个神秘干旱的大沙漠。在三毛笔下,她在撒哈拉的生活充满了浪漫和奇趣,然而沙漠条件实际却是十分艰苦的,没有超人的毅力和耐力很难坚持下去。三毛是个不平凡的女人,她只是把艰苦的生活过出了诗意。

撒哈拉沙漠面积超过900万平方千米,几乎和中国大小不相上下,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口却只有200多万人,这个人数还不及我国的许多城市,仅江苏宿迁的沭阳县就有200万人口了。在极度缺水又没有肥沃土壤的大沙漠,这些人是怎么生活下去的呢?

我们知道,即使是干旱的沙漠,也会有一些有水源和植物的绿洲,比如我国新疆地区就有人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洲地区。在撒哈拉沙漠,也有着这样的绿洲,人们一般选择在绿洲中生活。而且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这些民族,人们体质上也非常耐热。这两个条件让他们可以适应沙漠的生活。

不仅如此,在撒哈拉沙漠中人们还建立了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毛里塔尼亚,首都更是有几十万人口。这里社会经济条件极差,人们大部分还是放牧为生,由此带来的沙化也越发严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曾经是绿洲?经经历了那哪些变化?
20%撒哈拉建太阳能厂,沙漠将变绿洲,中国沿海却会遭台风暴击
撒哈拉大沙漠下面,埋藏着什么“秘密”,专家的回答让人想不到
撒哈拉大沙漠雪景
行车抓拍撒哈拉大沙漠(埃及游记37)
随笔:穿越撒哈拉沙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