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孟子》一书的前世今生,由“子”入“经”的之路!

《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主要记载了孟子及弟子的政治思想、哲学伦理和教育等内容,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著录,《孟子》当时存世十一篇,现在仅存七篇十四卷。

孟子,战国中期的人物,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有“亚圣”之称。其言论主要保存在《孟子》这本著作中。

至少在唐代以前,《孟子》还只是一部“子书”,大家可能就有疑惑了,什么是“子书”呢?

#国学先锋官#在这里就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子书”,什么是“经史子集”。

早在西汉之时,刘向等人进行大规模的校书工作,他们按照书籍的性质把书籍分为六类,刘向负责校经传、诸子和诗赋三类,步兵尉任宏校兵书类,太史令尹咸校数术类,侍医李柱国校方技类。《孟子》此时还只属于“诸子”类,即“子”部书籍。

魏晋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王俭的《七志》、阮孝绪的《七录》以及隋代许善心的《七林》这几部目录学著作都基本沿袭了刘向《七略》对图书的“六分法”,这时《孟子》一书依然还是“子”书。

魏晋时郑默的《中经》就用甲、乙、丙、丁四种分类方法对书籍进行整理分类,这里的四分法就是后世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最初理论。

唐朝时修订《隋书·经籍志》,荀勖和李充就以甲、乙、丙、丁为序,正式采用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来对图书进行整理分类。从此以后,无论是国家图书目录如《崇文总目》、《四库全书总目》,还是私家图书目录如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尤袤的《遂初堂书目》、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等均采用四部分类法,以后一直沿用至近代。

四部分类法中,“经”部为儒家经典,如《诗经》、《尚书》、《易经》等,“史”部为正史、古史、杂史、起居注等历史类的书籍,“集”部一般是诗集、文集、总集、别集这类文学类的书籍,而“子”部则就有点复杂了,凡是不能放进“经”、“史”、“集”三部的书籍统一放在“子”部书中,主要如《荀子》、《墨子》、《老子》、《庄子》这类哲学思想性质的书籍,当然也包括天文、军事、艺术、医学、农业等不同领域的书籍文献。

在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组织人刻经,这些经中包括了《孟子》一书,所以后世人们认为这可能是《孟子》进入“经”部的开始。

到了宋代,理学家们把《孟子》的地位抬高,作为当时的大学问家的朱熹,更是从《礼记》中取出《大学》和《中庸》两篇,再加上《论语》和《孟子》合称“四书”,这里的“四书”就是今天我们经常所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

因为“经”部书的地位最高,“史”部次之,“子”部又次之,所以《孟子》这本书也由此进入“经”部书籍的行列,地位得到了抬高。

《孟子》这本书籍从“子”部书籍进入到“经”部书籍的行列,这就是它的前世今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字经
《三字经》原文及译文
《三字经》原文
三字经及解释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读史宜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