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考备战!必考地理常识!纯干货,抓紧背!

地理常识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知识点之一,难度不大,解题也不占用时间,但是知识点混杂,需要长期积累。公考社区对常考的中国地理考点进行梳理,方便大家记忆。

1.领土概况

GIF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

我国同14国接壤,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2.地形地势

GIF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我国地形种类复杂,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地形错综分布。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中国最大的高原;内蒙古高原是我国最平坦的高原;云贵高原是我国最崎岖的高原;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柴达木盆地是最高的盆地;四川盆地是位于外流区的盆地;准噶尔盆地是最北的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平原是地势最低平的平原。

3.气候类型

GIF

我国位于世界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东部,濒临世界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季风气候显著,加之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大、地形复杂,故有多样气候类型。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分界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河流湖泊

GIF

中国的河湖地区分布不均,内外流区域兼备。中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致是: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部)一线,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条线的东南部是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河流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是河流总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我国湖泊众多,分布范围广而不均,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最为集中。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其中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绝大多数属内流湖,为咸水湖和半咸水湖。其中青海湖(青)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纳木错湖(藏)为海拔最高的大湖。察尔汗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盐湖。

除天然湖泊外,我国还有许多人工湖泊——水库。天然湖泊与水库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灌溉、航运、养殖、发电、提取化工原料和旅游等多种功能。

5.岛屿

GIF

我国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大岛有3个: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按其成因可分3类:基岩岛、冲积岛、珊瑚礁岛。台湾岛和海南岛是中国两个大的基岩岛。崇明岛为中国第3大岛,也是中国大的冲积岛。

6.资源

GIF

(1)土地资源

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

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合占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改造、利用的难度很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的比重仅10%多些。

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

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2)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大,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我国约四分之一的省份面临严重缺水问题。

(3)矿产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一部分矿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水平。

7.

二十四节气

GIF

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冬雪雪冬小大寒)

(1)“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是公务员考试的高频考点,可以通过上述口诀掌握。

(2)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季节变化。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之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到立春为冬。立,是开始的意思。故此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3)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太阳高度。春分: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间,昼夜等长。夏至: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热将至,该日昼最长,夜最短。秋分: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冬至: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

(4)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寒热程度。其中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暑气逐渐散去。

(5)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现象。

(6)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变化。

(7)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惊蛰是指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

(8)小满、芒种反映作物的成熟、收成情况。小满是指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芒种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9)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考前常识背起来
高考地理-知识库-中国的高原、盆地和平原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
中国的主要地形区简介
中国地理(2)
16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