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书局2019年3月新书单

古籍学术

文 学

《诗经注析》(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典藏本)

程俊英 蒋见元 著

繁体竖排

32开 精装

188.00元

《诗经》作为我国一部诗歌总集,历代注家很多,但大都以儒家经典来研究它。本书作者从恢复其本来面目出发,把《诗经》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加以赏析,在各篇的“题解”中写有艺术分析,在各章的注释之后都加有“韵读”一项,以帮助读者正确读音。对于《诗经》研究,既成一家言,又集历代诸家之大成,是一部非常扎实的《诗经》新注本。

《诗经注析》(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据我局上世纪九十年代铅排二册本重新校订,对原书错误进行了全面修正,并对原版式做了调整,字大行疏,提升了阅读体验。本次出版的是精装典藏本。

《乐府诗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典藏本)

[宋]郭茂倩 编

繁体竖排

32开 精装

328.00元

《乐府诗集》一百卷,北宋郭茂倩编撰。是继《诗经》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汉族诗歌总集,亦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至唐、五代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共计十二类、五千余首,搜集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较广的社会生活层面。本次出版,即以宋本影印本为底本整理点校,参校汲古阁本、有关乐志、作家本集及各类文献,改正底本脱误,书末并附作者及篇目索引,以便读者检索。今据我局新版平装本推出精装,收入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典藏本)

[金]元好问 著狄宝心 校注

繁体竖排

32开 精装

280.00元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元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金正大元年(1224),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金朝灭亡后,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是金元大家元好问诗集的全新整理本,分校勘、编年、注释三部分。校勘部分以毛本为底本,以李诗本、李全本、施本为主校本,参校方本、郭本、姚本,力求超越前贤,接近元好问诗的原貌;编年方面,主要以狄宝心的《元好问年谱新编》为基础,结合校注成果,对元氏全部诗作做系统考察,对相关成果得失作出梳理;注释方面,近世注本皆为选本,此次提供较详的全诗注释。本次出版的是精装典藏本。

历 史

《大唐传载(外三种)》(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张固 [唐]李濬 [唐]李绰 撰 罗宁 点校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19.00元

本书包括四种唐代笔记:即《大唐传载》、《幽闲鼓吹》、《松窗杂录》、《尚书故实》。《大唐传载》,中唐人撰,或以为韦瓘,或以为于竞撰,皆无确证。书中所记多中唐事,广涉朝野轶闻、典章制度、历史传说、社会风俗等。两《唐书》与《资治通鉴》对本书颇有采摭。

《幽闲鼓吹》,晚唐张固撰,所记以唐玄宗至宣宗时名人轶事为主,尤其以宣宗本人故事为多。

《松窗杂录》,晚唐李濬撰,记武则天至唐武宗时事,以唐玄宗事最多。宋代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已参考此书,四库全书馆臣谓其“足以补史阙”。

《尚书故实》,晚唐李绰作,李绰为赵郡李氏之苗裔,此书记录张彦远谈话,对名画、法书多所记载,并兼及其他。此书虽篇幅不大,但文献价值甚高。

《史记书录》(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贺次君 著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35.00元

本书著录以《史记》宋元明刻本为主,汇集了有价值的主要刻本,足资校勘参考。作者考证详密,以亲见为限,在介绍各本基本面目的基础上,进行了相互比较,并尽可能追溯它们的源流,因此是一本有很高学术价值而且实用的版本学论著,学界影响较大,至今未有能够完全取代著作问世。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佚存》(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

[日]泷川资言 著 [日]小泽贤二 录文 袁传璋 校点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148.00元

泷川资言于日本大正二年(1913)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所藏庆长(1596—1614)、宽永(1624—1629)年间刊行的古活字印本《史记》二种栏外标注发现被《史记》三家注合刻本删削的《史记正义》佚文一千二三百条(实为1418条),以后又从抄录成册的同样的《正义》佚文,得到证实,于是手辑为《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佚存》二卷。这批《正义》佚文的辑得,遂启“《史记会注考证》纂述之志”,后散入该书相关《史》文之下,自谓“略復张氏之旧。”本书收录泷川氏《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佚存》全部手稿照片,凡164帧,为首度公开。同时,由日本学者小泽贤二将手稿录文并翻译为中文,采用手稿影印与录文对应排版的方式出版,以飨读者。

《一士类稿续集》(民国史料笔记丛刊)

徐一士 著 徐泽昱 徐禾 选编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58.00元

2007年以来,中华书局陆续出版了近代掌故大家徐一士的作品《一士类稿》《一士谭荟》《近代笔记过眼录》等。徐氏后人从民国报刊上新搜集了掌故文章,经过遴选、整理,60余篇,38万字。这些文章涉及晚晴民初典章、人物、戏曲等,体例同《一士类稿》,因此命名为《一士类稿续编》。于研究近世人物、典故、文化皆有参考意义。

《演繁露校证》

[宋]程大昌 撰 许逸民 校证

繁体竖排

32开精装

198.00元

《演繁露》,又作《程氏演繁露》或《程氏演蕃露》,是宋人程大昌考辨名物的一部学术笔记。程大昌平生笃学,学问湛深,于古今事靡不考究。笔记类学术著作除《演繁露》外,还有《考古编》等书,《演繁露》目前仅有标点本,许逸民先生是对此书作全面校勘笺证的第一人。

程大昌在考证名物典故时,引用典籍,多注明出自某书某卷,这不仅使所引征足为典据,更重要的是他所亲见并使用过的某些图籍文献,后来散佚或失传了,这就使本书的资料价值特别值得重视。目前整理出版的包括正史、经学、文学等重要古籍,都将此书作为重要的校勘用书。

《东亚文化间的比赛——朝鲜赴日通信使文献的意义》(复旦文史专刊)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编

简体横排

16开 平装

98.00元

朝鲜王朝时代,朝鲜向日本派遣了多达数十次的通信使团,这些使团除了身负政治和外交的使命外,还以中国文化为媒介,与日本进行文化上的角逐,通过这种“文化间的比赛”,来赢得自我的尊严,也赢得对手的尊重。在朝日之间的这种交流中,现实上的“明清”虽然缺席,但历史上的“中国”却始终在发生影响。因此,在朝鲜通信使文献中,既能够看到日本与朝鲜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也能够看到中国的文化存在。

本书所收录的中日韩三国学者的文章,紧密围绕通信使文献,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文献中所反映出的15—19世纪东亚的中、日、朝三国,在政治和文化上密切且复杂的关系。

《丝绸之路与新疆出土文献:旅顺博物馆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王振芬 荣新江 主编

旅顺博物馆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编

简体横排

16开 平装

168.00元

创建于1917年的旅顺博物馆历史悠久,藏品众多。其所藏的28000余片新疆出土文献,与日本龙谷大学所藏同属大谷探险队的收集品,被称为敦煌吐鲁番文书“最后的宝藏”,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

旅顺博物馆建馆一百周年之际,旅顺博物馆、北京大学、龙谷大学联合主办,在旅顺召开了“丝绸之路与新疆出土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为此次会议论文合集,收录38篇论文,展现了中、日、韩学者对旅博藏新疆出土文献、各国藏吐鲁番文书、大谷探险队、丝路文献美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明清江南文士治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徐永斌 著

简体横排

16开 平装

88.00元

本书主要论述明清时期江南文士的治生活动、治生途径、治生用途及促使文士从事治生的原因。全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探讨文士的治生途径、治生的用途和治生原因,将江南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考察文士的治生活动和特点。下篇着重考察和探讨文士在江南的几个重要区域,如南京、扬州、苏州、杭州、上海、徽州的治生情况。余论部分主要对文士治生与明清通俗文学的创作和传播的关系展开论述。

《谭延闿日记》(全20册)

谭延闿 著

繁体竖排

16开 精装

13800.00元

本书为清末民初的政坛要人谭延闿先生全部日记手稿的影印。谭延闿曾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这样一位曾经显赫一时的民国风云人物,他的日记中涉及颇多的早年革命历史事件、革命志士言行、民国初期的政坛要人等,还附有一些极珍贵的私人照片,极具文献价值。

日记原稿66本,成书20册,书前有余传韬先生所撰《出版缘起》、《先祖谭公延闿行状》,全书最末有上海图书馆特藏部黄显功主任《后记》。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陈建明 主编

简体横排

8开 精装

596.00元

《湖南人》一书是配合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后,新增加的基本陈列“湖南人”而编撰的同名图录,中文版,重点展示以湖南人为主体的三湘历史文化。约15万字,850张图,页数300页左右。本书是湖南省博物馆珍贵馆藏的图片结集,图片精美,内容上乘。

哲 学

《中华大藏经·续编(汉文部分):印度典籍部》(全四册)

《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会 编

繁体竖排

16开 精装

1520.00元

《中华大藏经·续编(汉文部分):印度典籍部》(全四册),收录印度佛教经律论、贤圣集传典籍汉译本199种(第一—一九九号),包括《大乘宝云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会译》、《苏悉地羯罗经》等重要文献,其中部分经目为历代各版本大藏经所无,如般若类精要之作敦煌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

《中华大藏经·续编(汉文部分):南传典籍部、藏传典籍部》(全二册)

《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会 编

繁体竖排

16开 精装

760.00元

《中华大藏经·续编(汉文部分):南传典籍部、藏传典籍部》(全二册),收录南传佛教典籍6种(第二〇〇—二〇五号),涉及长、中、小、论部经典,包括《本生经》、《发趣论》等;收录藏传佛教典籍3种(第二〇六—二〇八号),其中如清代工布查布译《佛说造像量度经》,是说明造佛像法度的经典,对研究佛教造像有重要的作用。

《周易译注》(精装本)

周振甫 译注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52.00元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对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活、文化思想等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文史名家周振甫先生对《周易》经传全书加以注释和翻译,写成《周易译注》一书,其注释简洁精当,译文通俗易懂,是易学爱好者很好的入门读物。此次推出该书的精装本,以飨读者。

《礼理双彰:朱熹礼学思想探微》(岳麓书院国学文库)

殷慧 著朱汉民 丛书主编

简体横排

16开 平装

88.00元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成就斐然的礼学大家。他一生议礼、考礼,对礼的本质、价值、结构、功能进行了具有理学特色的阐述,对古代礼制也悉心潜玩,博考深辨,其见解多为后代礼学家所称引。朱熹礼学是其宏大的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学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宋元以降的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从朱熹的三《礼》学思想入手,从学、理、用三个层面对朱熹礼学进行了系统论述,将文本分析与思想、社会、政治的互动结合起来,考察了朱熹礼学思想形成的背景、内容及其特点。对困惑学界多年的朱熹晚年思想转型、朱熹为何要编撰《仪礼经传通解》、朱熹如何处理礼学与理学的关系等重要学术问题也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语言文字

《迩言等五种》

[清]钱大昭等 撰 颜春峰 叶书奇 点校

繁体横排

16开 平装

78.00元

该书收录五种训诂学作品:《迩言》6卷,清代钱大昭(1744—1813)撰,“迩言”即浅近之言,也就是俗语词,全书收集597条,大多是二字或三字俗语词,少数四字成语或四字以上俗语词,各条都经过仔细挑选,并且注明出处。

《释谚》1卷,平步青撰,“谚”包括谚语、俗语词、成语,共179条,凡见于《通俗编》等前人书而无订正补增者不录,辩驳细致。

《语窦》1卷,胡式钰撰,共收集语词、成语、俗语等336条,于其易知者则径引书证,于其费解者则加简注。

《常语寻源》2卷,郑志鸿撰,“常语”即寻常言语,全书上卷分为甲、乙、丙、丁4册,下卷分为6册,共收集词语、成语、俗语等10068条。

《俗说》1卷,罗振玉撰,本书是对《恒言录》《通俗编》《直语补证》三书的补充,共345条,每条提供书证。

社会学

《师教:中国南方法师仪式传统比较研究》(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论丛)

黄建兴 著

简体横排

16开 平装

68.00元

“师教”(法师仪式传统)指的是我国南方各地以“驱邪”为核心的各类法师仪式及其背后相关的一整套宗教文化,涉及神灵、法坛、庙宇、仪式戏剧、习俗、法器和传说故事等宗教事项。本书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这支广泛流行于南方的仪式传统,打通以往学界对于它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研究,把来自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众多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材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发现很多个案所不易察觉的问题,如各地法师仪式传统丰富多彩的内容、内在的共同特征、仪式结构、历史发展演变规律、与其他宗教的互动,特别是它与“巫教”和道教的内在联系,及其与南方族群社会的密切关系。

《旅外徽州人与近代徽州社会变迁研究》

张小坡 著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88.00元

近代徽州人在沉重的生存压力下,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向外迁移态势,构成了以一支以徽商为主体,公职人员、普通职员、教师、学生等也为数甚多的成份多样、阶层多元的旅外徽州人群体。具有强烈地缘观念的旅外徽州人为联合力量以应付陌生的都市环境,组成了类型多样的同乡团体,针对旅外同乡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在近代徽州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旅外徽州人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徽州社会的宝贵财富。

艺 术

《张伯驹潘素伉俪艺术文献集》

张伯驹潘素艺术馆 编

繁体竖排

8开 精装

980.00元

本书收录张伯驹、潘素伉俪的艺术文献,包括张伯驹先生书作20幅、画作17幅,潘素夫人画作17幅,张伯驹先生书信41通、文稿与著作15种,友朋翰墨18种,除友朋翰墨外,皆为夫妻二人的创作。原稿影印,各作品前冠题名,书作、画作前附释文。

综 合

《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书目题跋丛书)(上下册)

莫伯骥 著 曾贻芬 整理

繁体横排

32开 平装

98.00元

《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莫伯骥撰。莫伯骥(1878—1958),字天一,广东东莞人,近现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早年入广州光华医学堂学医,毕业后自设药房,又助堂兄创办《羊城报》。一生喜读书藏书,贮书之所名“五十万卷楼”。所藏善本,大多为宋椠、元刻、旧抄旧校、影宋精抄、古活字本、名家写本等。著名目录学著述有《五十万卷楼藏书目录初编》二十二卷,《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七册。《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是一部古籍题跋专书,依四部分类撰跋文四百余篇。所著录之书,均详介著者、序跋、内容以及版本和流传情况,间有学术阐述。其征引之富,述事之详,考校之精,堪称著录体通变之作,也是此书的鲜明特点。这次整理的底本为1947年印本,并编制了索引,以方便学者利用。

人文社科

文 学

《评书三国演义 三 官渡之战》

连丽如 口述 李滨声 插图

简体横排

16开 平装

78.00元

这是年过古稀的评书名家连丽如每周六下午在北京评书宣南书馆现场评说《三国演义》第三部分的合集,共30回。本集《官渡之战》由董承夜访刘备起,到曹操大败袁绍结束,包括青梅煮酒论英雄、赚城斩车胄、击鼓骂曹、土山约三事、白马坡、挂印封金、灞桥挑袍、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收赵云、孙策托孤、乌巢劫粮等经典回目。

《经典常谈》(国民阅读经典平装本)

朱自清 著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20.00元

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这本书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此次出版,收录朱自清先生《〈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封建论〉指导大概》和叶圣陶先生《重印〈经典常谈〉序》和《读〈经典常谈〉》四篇文字,希望有益于读者。

《宋词三百首》(国民阅读经典平装本)

[清]上彊村民 编选刘乃昌 评注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43.00元

两宋为词史极峰,诸体大备,风姿多彩,流派竞辉。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此本《宋词三百首》是清上彊村民编选的三百首诗词,著名宋词研究学者刘乃昌先生评注。

教 育

《史记应该这样读》

韩兆琦 著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22.00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系列”是为中学生量身定制的名师讲堂。本书从《史记》的时代背景和司马迁的生平、《史记》所体现的司马迁的思想、《史记》的史学成就、《史记》的文学成就等几大方面,对《史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读。特别对《史记》中人物描写的特色、对十多篇“本纪”“世家”“列传”中的经典篇章做了详细精到的讲解,给出了 “《史记》应该怎样读”的实用阅读方法。

《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 第二册 传统伦常》

张德付 编著

简体横排

16开 平装

20.00元

《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第二册传统伦常,以故事为主要叙述方式,将中国传统社会看似复杂的人际关系,以五伦十义为线,分为伦常、亲属、男女、夫妇、父子、兄弟、上下、师生、朋友九个专题,次第分明,简明清晰,旨在讲明传统社会的人伦日用之道。该教程有助于清晰了解伦常背后彰显的中国传统社会人际结构,以便更好理解和学习中华日常礼仪在内传统文化精髓。 这是一本了解传统社会人际关系、学习包括礼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必备教材。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籍主流版本盘点
2019年12月中华书局新书单|古籍学术类
書籍的横排与竖排
共读史记
生肖匹配表,横排男,竖排女
你手中的“金瓶梅”删了多少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