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闻画名后识君
userphoto

2023.02.05 广东

关注
    在“文革”那疯狂的年代里,除了身居高位的“走资派”被打翻在地以外,被称为“臭老九”的不同层次的知识分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折腾。在此背景下,1970年春,我们一大批大学毕业生经过在军垦农场“接受再教育”的洗礼以后,在没有任何选择权的情况下,被强制性地“分配”到了竹山县各地,从事最基层的工作。
    最初,我和几位“军垦战友”被安置在得胜铺中学教书。不久,我们在中学办了高中班。当时,“读书无用论”十分猖獗。上课,谈何容易?“文革”以来,学校陷于瘫痪,除了持续不断的批判会,很少能有上课的。而且,来自武汉市的“上山下乡”的上百名知识青年,经常到学校里来看报纸、打篮球。他们的遭遇,似乎向这些山区里的孩子们证实了“读书无用”成了真理。但我们出于教师的良心,仍然忍辱负重,严加管理,坚持“复课闹革命”。为此,我曾经被认为具有“师道尊严”,被持续批判了一个星期。
    这山区里的老百姓生活十分艰苦,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一日三餐的传统习惯,在这里变成了两餐,学校也是如此。每当放学以后,耐不住饥肠辘辘,我们总要到街上弄些东西,聊以果腹。
    有一天下午放学以后,我和校友(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黄万东老师一起从学校所在的梦家台下山,到了对面街上供销社的小商店里。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位身穿笔挺深色呢子衣裤的老人,气度不凡,也正在张望着货架上的物品。
    黄万东浏览了一遍货架以后,对我说:“哎,有荔枝罐头!怎么样?”
    我一听,立即说道:“好,杨贵妃就喜欢吃这东西。有两句诗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边说边要售货员拿一罐来看看。
    身边那位老人转过头来,接过我的话,兴致勃勃地说:“对,杨贵妃就喜欢吃荔枝!你说的两句诗是杜牧写的。”
    但见这位老人,年约古稀,面色瘦削,肩背微驼,倒也硬朗,对我们的话题流露出浓厚的兴趣,好像他乡遇故知了似的,接着说:“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从四川送到长安的!”
    我一听,不禁问道:“噢?不是从南方运去的吗?”
    老人说:“南方太远了,荔枝送不到长安就坏了。四川就近多了。”
    我“噢”了一声,表示赞同。
    从谈话里,我们感到这位老人来头不小,只是觉得他可能是一位过路人。
    老人大概也发现我们不是当地人,或者从未见过面,话题一转问道:“您两位从哪里来?”
    我指了指对面半山腰的梦家台,答道:“我们是对面中学的老师,才来不久。”
    老人也“噢”了一声,似乎明白了什么。随后,我们相互点点头,就告辞了。
    回到学校,我和黄万东将在商店里遇到的一个怪老头的事,形象地向学校的老教师们说了一遍。他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们:那人是一个叛徒,“文革”一开始,就因为有历史问题,被清理,回老家来了。他叫袁伯涛,是个画家。
    我一听,不觉脱口而出:“啊?他是袁伯涛!”我立即想到,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在图书馆阅览室里翻阅旧报纸,就曾经看到过刊登在报纸上的袁伯涛的花鸟画。我之所以记住了袁伯涛的名字,不仅是因为我很喜欢他的画风和文人气,而且也喜欢他的名字。
    想不到在这个深山峡谷中,出了这么大一个画家,真可谓:深山出俊鸟,山巅有大鹏。
    老师们还告诉我:前几年,就在得胜铺中学的操场上,不知召开了多少次批斗袁伯涛的大会,愚氓们多次吼叫着要袁伯涛坦白自己的罪行。十分有趣的是,当袁伯涛详细地交代自己的革命经历时,好像讲革命故事一样,让台下的群氓听得如醉如痴,甚至会心地笑了起来。
    大约过了半年以后,有一次,我带着学生到对面一座更大的山上劳动。走上一个台地,不远处有几座茅屋。正当我放眼随便张望时,忽见一座茅棚的屋檐下站着一位老人,也正在向我这里张望。
    嗬,那正是袁伯涛先生。
    袁伯涛向我这边招了招手,用似乎沙哑的声音高声喊道:“老师,来歇会,喝点茶。”
    我高声应道:“老先生,谢谢,不用了!”
    看来,自从第一次见面以后,我们都彼此记住了对方的样子。究竟为什么?也许是一位智者,一位隐士,一位蒙冤受屈、落拓失意的“臭老九”,在长期的精神孤独中,渴望着有人再与他谈一回“杨贵妃”。
    袁老先生在茅棚的屋檐下站了一会,然后佝偻着身子,进屋里去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当着学生们的面,我不可能受邀前往,与袁老先生“话桑麻”。 让老先生失望了!直到现在,我都深感愧疚。
    三年以后,我被调到县文教局函授站工作。后来,通过考研,我离开了竹山。袁伯涛先生那“佝偻着的身子”,似乎成了历史的定格,至今在我的脑海里,不可磨灭。

                       2010年12月21日于武昌桂子山 
 

    李隆庆  湖北郧县人,生于1943年6月,196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1970年到竹山县得胜中学任教,1974—1978年在竹山县教育局函授站工作,1978年考取山东大学世界中世纪史硕士研究生,1981年毕业后至今,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世界史学会理事,著有《哥伦布全传》,与人合著《世界上古中古史》《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中古分册》《世界主要文化传统概论》《世界通史·古化中世纪史》等,学术成果获奖九次,并获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L.B.C”荣誉证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随笔杂记】荔枝熟了
齐白石和杨贵妃居然都有这样的共同爱好……
一骑绝尘妃子笑
有关杨贵妃的诗(荔枝)
林芳兵|倾国倾城,最美杨贵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