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重心理辅导 发展学生心智
 

自从2002年秋季我校随全区各小学一起进入新课程实验之后,至今已经走过了三个多年头。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校全体领导和教师高度重视,不断摸索,经历了从懵懂到渐知到顺手这一过程。在实验期间,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心理辅导教育两个方面作了相对深入的探索。

下面我主要汇报一下我校在心理辅导教育方面所作的一些探索工作。

近年来,关于学生离家出走,校园暴力、自杀、弑母等恶性悲剧的报道,屡屡披露于新闻媒介,让人痛心疾首,更深感困惑:如今的孩子究竟怎么啦?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加强心理辅导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举。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地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心理辅导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到: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迫在眉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学校开展了心理辅导教育的探索研究工作。

一、管理与对策

1、建立校内三级管理辅导机构

校内三级管理辅导机构,由学校领导、心理指导教师、班主任组成,并由他们进行分级管理辅导。

学校领导(包括一把手校长、各条线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亲自挂帅,对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作出有力的支持,并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和物质准备,先后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多方学习经验,做到在管理上准确到位,使得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行为。

指导教师是心理辅导工作的二级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实施者。他们从经过专门培训的兼职教师逐步过渡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良好的心理学理论素养、出色的人际交往技巧的专职教师。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工作的先导者,直接与学生的思想问题交锋,也最能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面的心理辅导工作中班主任起到的是心理辅导员的作用。在点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因班主任的角色限制了学生与他(她)的心理距离,班主任所起的是专职心理指导教师的眼睛作用,班主任一旦发现学生心理上的某些问题,总会在第一时间和心理指导老师取得联系,心理指导老师会巧妙地运用各种心理辅导方法和学生接触,并进行心理疏导。

2、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维心理辅导网络

学校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注意同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逐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辅导网络。家庭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校更为持久、更为深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观念、态度与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不当的家庭教育会抵消或削弱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应该把家庭心理辅导看作是整个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重要支持系统。

我们通过《合力报  》开设“家长心理辅导”专栏,通过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同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认识,提高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水平,争取家长与学校心理辅导的良好配合。

充分利用医疗、社区等社会资源,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建立专门教育基地,聘请校外有关人士来校对学生作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去工厂、农村等场所调查访问,了解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主动地去认识社会,合理对待社会。

要想更好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学校、家庭、社区确实是缺一不可,去年我们就碰到了这样一个案例。我们六年级某班一个姓杨的女生,平时除了内向一点都很正常,成绩也处于中游,但是突然某一天开始她变得目光呆滞,上课不肯进教室,也变得胡言乱语,说什么班级里有学生要杀了她,说什么班级里的学生都看不起她,说什么父母不喜欢她,喜欢小弟弟,而且父母总要她做很多很多的活……从该学生的外在表现和话语,我们不难看出该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她的这些话有些肯定是无稽之谈,而有些话会不会透露出什么信息呢?班主任和心理老师迅速和家长取得联系,可是从家长那儿知道,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该女孩是父母领养的,但父母也是讲道理懂知识的人,他们从来没有看轻过这女儿,正因为孩子是领养的,所以很多时候比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关爱。父母的话是不是真的呢?我们又和所在社区取得了联系,证实父母的话是真实的,该女孩在家庭里确实是得到更多关爱的。但是这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大愿意和周围的邻居接触。至此,情况基本清楚,心理老师猜测,由于该孩子是领养的,家中又有小弟弟,所以她一直担心父母另眼相待她,会不喜欢她,加上她性格内向,总是想着这个问题,慢慢地就出现心理问题了。于是心理老师就开始对症下药了。老师先是举出很多例子说明父母对她是十分关心的,然后班主任老师和班级内的其他同学做好工作,课余时间总是带着她一起活动,而且总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她,让她在集体生活中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双休日,征得她父母的同意后,有些女生还把她带到自己家里和她一起玩耍、做作业。说也奇怪,经过一阶段的努力,这女生变得正常了,再也不见她不进教室了,也不再听到她胡言乱语了,见到老师的时候,她也能主动问好了。如今这女生已经是东桥中学的一名学生了,前一阶段我还碰到了她,从简单的交谈中看出,她完全是一个心理正常的学生了。我说这么一个案例,只是想说明学校、家庭、社区的三维网络的建立是多么重要。试想,如果没有和父母、社区的沟通了解,我们也无法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辅导教育,说不定由于疏导不及时,会给这女生留下终生的遗憾呢。。

3、在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道德品德,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而人的心理素质是个体人格的主要内容和集中表现,只有人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心理潜力得到开发时,人的个性才会丰富。因此日常教学与心理辅导并不排斥、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4、开设信箱,建立咨询室

人的心理问题有共性的一面,但更多的则表现为个性化的一面。开设信箱、建立咨询室为的是其中个性化的一面。

我们向学生推荐介绍心理咨询方面的咨询指导用书,让其对照问题自学,进行自我教育,解决或预防小学生中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从而减轻个别咨询的难度与压力。

我们还在校园内开设“心理辅导开心信箱”,通过来信、回信的形式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心理问题,解决学生、家长遇到的心理难题。

我们通过讲座、墙报、宣传窗、广播电视等校园媒体,对学生中新出现的带普遍性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指导。

根据少年心理闭锁,自尊心强而羞于主动找老师咨询的特点,我们老师总是仔细观察,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主动走到学生中去提供心理服务。

我们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早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适应性问题,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资料。

二、探究与成效

从2002年初开始,经过三年多的学习探索,实践研究。我校在心理辅导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开心信箱”开启学生心灵,使学生开心。最初,在校园里挂出 “心理辅导开心信箱”时,也曾担心是否有学生愿意把自己内心的“秘密”投入信箱表露出来。结果,信箱里每月都能收到好几封信。一位学生在信中写道“开心信箱让我们开心,说句心里话,这挺不错的,让我们有个地方可以说说纯私的话语。”看来,学生们太需要倾诉和沟通了!后来,我们在此基础上,精选了38篇带有共性的信件汇编成《心理辅导开心信箱》一书。(把书展示给与会人员看)

2、校园内的心理咨询室,在减轻学生压力、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客观及主观上的各种因素,孩子们越来越孤僻了,不愿与同学交往,有心事总是放在心里等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心理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孩子父母离异,有的孩子缺乏与同龄人交流,有的孩子学习压力大等等。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小,在调整情绪、排除烦恼方面缺乏自主性和应有的能力。久而久之,这些不良情绪积聚起来变成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减轻这些学生的心理负担,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和他们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学校的咨询室经常有老师和学生谈心交流,同他们交朋友,做一位真诚而忠实的倾听者,帮助孩子抹去心灵天空飘浮的阴云,让他们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

3、提高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的意识和知识、能力。当今孩子由于生活经历、周围环境、家庭因素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引导学生走好成长路上的每一步,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以不变应万变的睿智,拥有博大精深的师爱,还应该有不断提升自身心理品质的进取之心。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一些关于小学生心理研究的理论,以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做一个自信、乐观、坚强、睿智、富有爱心、充满童趣的孩子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4、营造出宽松的教育氛围,多方协同一致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尽管现行教材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但只要科任教师能通过各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参与有关课题的科研和实践,掌握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目标。各学科中的心理辅导没有固定的内容或模式,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是否对教材给予挖掘和拓展。只有在所有教师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挖掘与参与下,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心理辅导教育探索期间,我们学校先后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健康等学科上开过公开课,并且针对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展开了大讨论。

我们在实现课堂教学、学科渗透与课外活动参与三方面协同一致地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做了一定的探索,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再加上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优化了学校教育的整体环境,整合了各方面的教育因素,创造出了一种平等、安全、温暖、宽松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开放自己、表达自己、宣泄情绪、保持健康、平和、进取的良好心态,从而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三、困惑与反思

1、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素质,心理的健康与人格的健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成的。单一的课程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单纯的课堂教学也不能实现其目标。我们必须把心理教育看成是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既需要各科教学的参与,也需要专门的实施渠道;既要有教学中的渗透,也要有课外活动的补充与强化;既要有教学的引导,也要有领导和管理层的关注与支持。真正做到多内容、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总之,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协调统一地、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而教师的教学渗透则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在这种日常的关注和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学生才可能保持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和健全人格。但是就目前来看,重视心理辅导教育,还只是部分人,还有相当多的教师对于这一教育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建议相关教育部门制订出教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条例,象现代教育技术、普通话测试的培训一样,以较规范的途径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考核,并发心理健康教育上岗合格证书。

2、学生时代是每个现代人完成社会化、走向成年的一个必经的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在成年人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心理脆弱,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说则可能是不可逾越的,很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而学校心理辅导则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较好地完成自我发展的任务,以一个比较完善的个体形象步入社会。也就是说,学校心理辅导是在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它无论是对人的个体的发展还是对社会整体进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大力建设好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至关重要,但是现在各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自行发展、自生自灭的比较多,更多的学校缺乏有效的指导,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因而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往往缺乏有序性。

总之,没有心理健康发展的所谓的人的发展是片面的发展,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欠缺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近几年的探索中还发现了不少问题和不足,如心理辅导的师资、学生心理问题的评价测试、心理辅导与德育之间的关系等。我们将在今后进一步探索研究,摸索出更多的经验,切实为更多有这样那样心理问题的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家校互动支持平台在家校合作中的应用
让每一个孩子心灵充满阳光
​多方齐聚力 共点“亮心”灯——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纪实
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心理健康工作总结5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