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九十论》83格阳关阴证 84太阳阳明合病证
格阳关阴证
张养愚患伤寒八九日以上.吐逆.食不得入.小便疰闷不通.医作胃热而吐.传入膀胱.则小便不通也.予诊其脉.见寸上二溢.而尺覆关中.伏而不见.乃断之曰.格阳关阴证也.阳溢于上.不得下行.阴覆于下.不得上达.中有关格之病.是以屡汗而不得汗也.予投以透膈散.三啜而吐止.小便利而解.论曰.或问何谓格阳关阴.答曰难经云关以前动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阴乘之脉也.又曰阴气太盛.阳气不得营.故曰关.阳气太盛.阴气不得营.故曰格.阴阳俱盛.不能相营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矣.素问曰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仲景云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小便不利.格则吐逆.又趺阳脉浮而涩.浮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由是言之.关脉沉伏而涩.尺寸有覆溢者.关格病也.何以言之.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在卦为泰.泰者通也.天气不降.地气不升.在卦为否.否者闭也.今阳不降.上鱼际为溢.故其病吐逆.名为外格.阴不得上浮入尺为覆.故其病.小便不通.为内关.此关格之异也.
透膈散
处方来源:《医学纲目》卷十四引《灵苑》。
别名:透格散、消石散
组成:消石1两(不夹泥土,雪白者)。
主治:五种淋疾,气淋、热淋、劳淋、石淋,及小便不通至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诸淋各依汤为使。如劳倦虚损,小便不出,小腹急痛,葵子煎汤调下,通后更须服补虚丸散;血淋,小便不出,时下血疼痛,并用冷水调下;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沥,木通煎汤调下;石淋,茎内痛,尿不能出,内引小腹,膨胀急痛,尿下砂石,令人闷绝,将药末先入铫子内,隔纸炒至纸焦为度,再研令细,用温水调下;小便不通,小麦汤调下;卒患诸淋,并以冷水调下。并空心,先调,使药消散如水,即服之,更以汤使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
附注:透格散(《朱氏集验方》卷七)、消石散(《普济方》卷二一四)。
太阳阳明合病证
有豪子病伤寒.脉浮而长.喘而胸满.身热头疼.腰脊强.鼻干.不得眠.予曰.太阳阳明合病证.仲景法中有三证.下利者葛根汤.不下利呕逆者加半夏.喘而胸满者麻黄汤也.治以麻黄汤.得汗而解.论曰.或问传入之次第.自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何哉.说者谓阳主生.故足太阳水.传足阳明土.土传足少阳木.为微邪.阴主杀.故太阴土传少阴水.水传足厥阴木.为贼邪.少阴水传厥阴木.安得为贼也.故予以为不然.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厥阴根起于大敦.名曰阴之绝阴.大抵伤寒始因中之气得之于阴.是以止传足经者.是阴中之阳.阳中之阴.亦自然之次第也.故此篇因黄帝问三阴三阳之离合.岐伯自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而推之.且以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六经不得相失.则其序有授矣.不特此也.以六气在天而考之.厥阴为初之气.少阴为二之气.太阴为三之气.少阳为四之气.阳明为五之气.太阳为六之气.此顺也.逆而言之.则太阳而后阳明.阳明而后少阳.少阳而后太阴.太阴而后少阴.少阴而后厥阴.伤寒为病.在气则逆而非顺.自太阳而终厥阴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中医并不难---六经阴阳辩证
论伤寒七十二证候
学习 郭元峰著《伤寒论》笔记
《景岳全书》
医学入门2(8)
厥阴证为表阴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