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是一年秋风起/李杰

又是一年秋风起

李    杰

又是一年秋风起,大地褪绿换黄衣。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随着秋风的刮起,草木的枯黄,庄户人起山药的时节又到了。国庆长假,不少人外出旅游,而我同去年一样又应邀去我的亲戚家帮忙起山药,也算一次短程旅游吧。说也凑巧,去年是农历八月十六,中秋节;今年是农历八月二十三,国庆节。对农民来说,他们没有节日、假日,只有农忙、农闲。

汽车从县城出发,向北飞驰,翻过七甲山山梁后,我在白彦堡村下了车,我的亲戚已在路边等候。跨上他的两轮摩托,穿上为我准备的黄棉大衣,驶上一条窄窄的尚未铺沥清的乡间公路。据他介绍,这条路西接张尚公路坝上线的白彦堡村,东北到石井乡所在地套里庄房子,中间连通了七八个村庄,为乡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路上秋晚的景色不住地呈现在眼前。秋收几近结束,到处是联合收割机收割后剩下的白生生的茬子和不多的这一块那一片尚不能收割的绿莜麦,深绿中透着白黄,在瑟瑟的秋风中发抖摆动。杨树叶几乎掉光,光秃秃的枝叉,显得老态龙钟,似乎历尽沧桑。靠近树林边缘或路边的一些杨树,虽然没有落叶,但黄不黄绿不绿,让人徒生凄凉。倒是承包大户种植的甜菜还没有起收,显得绿油油的。近看,羊头般大小的甜菜圪塔撑开地面,圪圪塔塔的外露出来,向路人显示着产量的丰厚,向世人展示着大地母亲的馈赠。成片成片的葵花看似一株一株直立着,其实脸盆大小的饼盘早已被镰刀割离了母体,只是为了快干又插在了杆子上。叶子因为秋霜,已经发黑,远远望去,就像出征前列好队阵等待长官检阅的士兵,黑压压的一片,让人不由想起“沙场秋点兵”的情景、感到肃杀之气氛。途中我还看到了一种人们种植的类似红高粱的作物。我不知是什么,亲戚说是叫藜麦。我竟然不知这两个字怎么写和有什么用,百度后才知道原来是一种近乎中药材的植物,功效非常多,尤其能抗癌。我不禁想,都这样不种粮食种菜种蔡花种药材,长此以往,粮食需求能保证吗?毕竟吃饭是大事呀!也许是杞人忧天,可我就是这样想的。最壮观的要数风力发电的风轮,目之所及,到处都是,一座座耸立在那里遥望着蓝天。那似转非转的阵势,嗡嗡的闷响,多像振翅欲飞的雄鹰。

二十分钟左右,我亲戚所在的村子出现在视线。望着渐渐临近的村子,不知怎的,猛然想起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描写:渐近故乡时,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瑟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但见呈现在眼前的村子,虽然红砖红瓦,但大都查着门窗没人居住,街上不见一个人,一派冷清。有几处享受国家扶持危房改造盖起的房子,由于没装门窗,显得黑咕隆咚。最惹眼的是村子西边种植大户用彩钢搭盖的工房,太阳的映照下,显得红笼炭火,工房前停着小轿车、面包车、拖拉机和各种专用大型机器,使原本冷落的村子多了些热闹,但也与整个村子形成了比照。

没有进村,直接到了村前不远的山药地。五个老人爬在垅沟拾山药,见了我仍像去年一样热情招呼:又来起山药了,过国庆也放假了吧。招呼过后就又忙起来。我发现去年是六个老人,今年却少了一男一女两位老人,多了一个我认不得的老人。一打问才知去年那个77岁负责扶犁撺山药的且告诉我吃烧山药可以用方便面调料代替咸盐酱面面的老人由于脑梗而半身不遂,已不能干活了。另一老妇人也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来帮忙了。我认不得的这位老人姓乔,81岁,身体硬朗,今年由他负责赶驴撺山药。旁边还有另一家在起山药,是老俩口,老头我一直认的,也惯熟,姓白。去年也得了脑梗,但尚不严重,还能老伴牵毛驴,他扶犁拐。但今年是老伴用铁锨剜,剜后再拾,他却拄着拐杖在一旁站着,而且脸面浮肿,说话含糊不清。我给他一支烟抽,他颤颤巍巍地伸手接住,并啊啊呀呀说着谢谢之类的话,我却一句也听不清。干活儿中我发现,今年老人们都不怎么说话,只是默默地不紧不慢地做着。我明显感到气氛远不如去年。这使我伤感:仅仅一年变化就这么大,真是人事难料啊。

我还没忘了烧山药,可以说这是我能来帮忙起山药的另一个原因。同去年一样,莜麦秸杆做引火,山药蔓子为主燃。点燃引柴后,风助火势,浓烟瞬间腾起,劈哩啪啦声中,火光冲天,炙烤人脸,不得近前。一会功夫,烟火散尽,只剩火灰,当我正要把挑选出的大小适中的山药往火堆里埋时,81岁的乔老爷子告诉我,烧山药必须有底火,现在火堆还小,埋进山药后底下会挨住湿土,根本烧不好。于是我又抱来山药蔓,在火堆上堆得小山似的。燃烧后放过烟,才又把山药埋进去,又用铁锨拔火把山药盖住盖严,并把火堆笼圆压好,周围垒起土圪塄,以防引起烧荒,这才又去拾山药。

两点左右,二亩山药起完,堆了五大堆,足有四千斤左右。山药比去年还好,个大色黄,都光溜溜的。我的亲戚挺高兴,帮忙的人挺羡慕,都夸我这个亲戚有种山药的命,种在那儿都能高产。我却在想,不知他们知不知道今年的山药市场价,除去次品小个的才一市斤六毛钱,也不知他们知道不知道一些领导干部、商人大款,甚至他们外出不在的子女们下一次饭店花多少钱,吃一只份量不足三俩的烤鸽子花多少钱,四千斤山药除去次品能卖多少钱,能下几次饭店,能换多少只烤鸽子。我为庄户人的辛苦付出却收入微薄感到悲哀。接着开始歇息打尖,同去年一样,月饼,各种水果,方便面,白开水,还有烧山药。吃着吃着,由于我无意中谈到了那位去年77岁来帮忙、今年78岁却患病不能干活儿的老人,引出了大家的沉重话题,他们说去年谁谁谁雨后给大葱培土,结果有去无回,死在地里,当村人发现,身体已变僵硬。今年谁谁谁又因什么病而去逝。他们感伤老年人的脆弱,对自己剩下的岁月不抱乐观,流露出的是听天由命的漠然。话题由我引起,我感到抱歉,只吃了一个烧山药就没胃口了,更无心提什么沾酱面面就淹咸葱叶子了。 

短暂的休息后,不到三点,开始装袋装车。装满第一车,我和我的亲戚赶着毛驴车往村后的菜窖放,路过村子,在一个向阳且停着一辆流动售货车的地方,坐着五六个或男或女的老人。有的身边放着拐杖,倚靠着墙壁迷着眼晒着太阳;有的拄着拐杖站在货车前看货挑货。房前屋后除了一条羊肠小路,就是一尺多高的杂草。大多数纯砖纯瓦的房子都不住人,表明这都是年轻人的,他们外出了;而少数土皮墙瓦房顶的房子住着人,不用说都是老年人。随处可见倒坍的房子,破烂的院墙和院內一人多高的蒿草。亲戚告诉我,村子里除了他和另一个与他差不多年龄的人种地外,其余的十二户都是老人,几乎不种地,种也是一亩二亩。像他六十二三岁的人竟然是村子里的年轻人。所以,当下完山药后,我开玩笑地说:你这不盖窖口,不怕有人偷。他也笑着说:别说偷,你就是给他们一袋子,他们都没能力拿回去了。

整整干到六点多,太阳落山。我的亲戚给其中的两位没种山药的老人一人罐了一大袋子选好的大个山药,还得负责给他们送到家中。两位老人再三推辞,说帮个小忙怎好意思要这么一大袋山药,太多了。无言的行动,朴实的话语,真诚的心意,令人十分感动,因为我从中读出了历久不衰且弥足珍贵的纯朴民风,那就是互通有无、互帮互助。

同去年一样,亲戚准备了晚饭,但两位老妇人以不饿要回去喂猪为由坚决谢绝。我知道她们是太累了,要回去睡觉,当然也不排除一大袋大山药的赠送不想再麻烦的因素。因此晚饭只剩下我、我的亲戚、81岁的乔老爷子和打菜工刚回来是帮忙起山药老妇人的老伴(硬被叫来)四人了。菜是拌豆腐皮,肉炒豆芽,还有我亲自下厨做的红烧鸡块。酒是白酒、啤酒,外加饮料。饭是山药鱼、榨油饼。可气氛却不热闹,显得沉闷,都说菜是不赖可咬不动了,所以就没怎么吃。喝酒更不行了,一位老人只喝了一两左右白酒,另一位只喝了多半瓶啤酒。吃饭间,我的一个学生,现在石家庄读大学,国庆放假回来看她爷爷、奶奶。听说我来了,由她奶奶(白天也帮忙拾山药,其中的一大袋大山药就给了她)陪着来看我。谈话间告诉我她爷爷见了她,一句孙女回来了的话还说完,就老泪纵横了。需要交代的是我这个学生六岁时,母亲抛她而去,且一去无音杳,单身的爸爸在外打拼,除了过年很少回来,是爷爷奶奶把她带大,供她读书。不幸的是爷爷前几年脑中风半瘫在家中,靠她奶奶照顾侍候。所以见了孙女的那番情景就不难理解了。她说时眼含泪水,我听后唏嘘不已。

送走他们,已是晚上九点多。我站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和风力发电风轮上不远不过闪耀的小红点陷入深思,偶尔的狗叫声,显得夜晚异常寂静。想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竟然出现了不知多少这样的空心村,我感到凄凉;想到我们的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社会问题,正在实施将来更要加大力度实施的振兴乡村战略一定会解决这社会一问题,老年人一定会享受到真正的晚年幸福,我又感到幸慰。回到屋里,我的亲戚已经睡着,一秋的忙碌,一天的劳累,睡梦中不时发出乏困的哼哼声,大概连个好梦也做不成。我和衣而卧,却难以入梦,耳边似乎又响起瑟瑟的秋风声,于是就有了上面的文字。

作者简介:李杰,教师,一生从教,马上退休。爱好写作,有时写一写,却不得要领,权当茶余饭后的消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她是你家亲戚?你娃跟她走了,爷爷:不好,她是拍花子
一记者采访找寿村
魏伟|母亲的故乡
钱坤: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关活坟,采阳寿,都是为了“续命”啊 | 有故事的人
我希望他能爆一次热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