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性状鉴别蝉蜕真伪初探
黄昌杰
炎炎夏日,吱吱蝉鸣。
蝉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蝉科的一类生物。目前已知大约有3000种。五月底开始听到蝉鸣,七月初蝉鸣逐渐消失,之所以会让我们产生蝉生命短暂的错觉,是因为它们独特的生活周期。蝉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进入夏天,早年产下的受精卵会孵化成幼虫,他们会钻入土壤中,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幼虫成熟后,爬到地面,脱去自己金灿灿的外骨骼,羽化为我们常见的长有双翼的成虫。虽然成年的蝉仅能存活几个月,但是幼虫阶段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例如6年寿命的蝉,其幼虫阶段就占了一生中的5年。
周期蝉常见的有17年蝉、13年蝉、7年蝉。黑蚱的世代周期大致11、12年。
一、品种考证  中国古代已经开始对蝉的种类进行了记载,下图引自《中华本草》。
古代用蝉入药,用什么蝉呢?下图引自《中华本草》。
中国除了用蝉入药,还用蝉若虫的蜕壳即蝉蜕入药,两者有什么功效上的区别?为何用蝉蜕入药呢?下图引自《中华本草》。
二、蝉蜕资源现状
蝉蜕,药典规定来源为蝉科动物黑蚱若虫的蜕壳。传统市场上流通的蝉蜕还有南方习用的金蝉衣,来源为蝉科动物山蝉若虫的蜕壳。由于金蝉衣为地方标准,《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1984年版收载的蝉蜕即蝉科动物山蝉的蜕壳,大部分外省不认可使用,将金蝉衣作为蝉蜕的伪品论处。从而导致了市场蝉蜕资源的进一步减少。
知了猴作为食材的兴起,进一步导致了市场蝉蜕资源的锐减。
为什么蚱蝉的若虫会被作为食材?
1、蚱蝉个头相对较大,据研究数据,蚱蝉出土若虫个体重量为4-4.5g,每斤约210只。
2、刚出土的老龄幼虫营养丰富,虫体蛋白质含量58-58%、脂肪含量10-32%。
3、蚱蝉生活区域为柳树、杨树、榆树等阔叶树,阔叶树在人类居住周围比较常见。
山蝉的活动区域主要在竹林,山蝉若虫是蝉花的主要材料。
三、蝉蜕微性状鉴别方法
传统蝉蜕的鉴别,主要是通过蜕壳的尺寸、颜色、厚薄等方面进行区别。动物学上认为用蝉蜕鉴定蝉的种,应选择金蝉脱壳是捕捉标本,才能准确。但实际我们在药材蝉蜕的鉴定中,不具备这种条件。
对现有收集到5种蝉蜕,采用安徽中医药大学周建理教授提出的微性状方法,利用奥林巴斯szx7型号的体视镜,参照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刘宪伟对市面流通的10种蝉蜕鉴别的方法,进行微性状鉴别。
采用微性状鉴别的部位为前足和尾部腹面。
将前足分为5个部分:1.指部、2.掌部、3.腕部、4.肘部、5.臂部。其中以指掌腕三部的特征尤为重要。
传统蝉蜕的鉴别,主要是通过蜕壳的尺寸大小、颜色、厚薄等方面进行区别。动物学上认为用蝉蜕鉴定蝉的种,应选择金蝉脱壳是捕捉标本,才能准确。但实际我们在药材蝉蜕的鉴定中,不具备这种条件。
对现有收集到6种蝉蜕,采用安徽中医药大学周建理教授提出的微性状方法,利用奥林巴斯szx7型号的体视镜,参照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刘宪伟对市面流通的10种蝉蜕鉴别的方法,进行微性状鉴别。
采用微性状鉴别的部位为前足和尾部腹面。
将前足分为5个部分:1.指部、2.掌部、3.腕部、4.肘部、5.臂部。其中以指掌腕三部的特征尤为重要。
样品基源:
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
山蝉[Cicada flammata Dist]
北京僚蝉[Lyristes pekinensis Haupt]
鸣蝉[Oncotympana maculaticollis Motsch]
蟪蛄[Platypleura kaempferi ( Fab-ricius)]
华南蚱蝉[Cryptotympana mandarina Dist]
四、蝉蜕外观
1.黑蚱
2.山蝉
3.北京僚蝉
4.鸣蝉
5.蟪蛄
6.华南蚱蝉
刘宪伟老师认为蝉蜕前足锯齿特征和触角结构是作为蝉种的鉴别要点。不同种蝉蜕的腕部锯齿特征不一样。但蝉蜕的触角一般容易断,难以收集到完整的,鉴别实用性不强。
6种收集的样品发现,除了腕部锯齿特征可以进行鉴别,掌部的锯齿特征也可以综合参考,此外还有各部的被毛情况也是存在差异。
五、蝉蜕前足内外肘面观(体视镜)
1.黑蚱前足内外观
2.山蝉前足内外观
3.北京僚蝉前足内外观
4.鸣蝉前足内外观
5.蟪蛄前足内外观
6.黑蚱和华南蚱蝉的前足内肘面比较
7.黑蚱和山蝉的前足内肘面比较
8.黑蚱和北京僚蝉的前足内肘面比较
9.黑蚱和鸣蝉的前足内肘面比较
10.黑蚱和蟪蛄的前足内肘面比较
六、蝉蜕雌雄尾部腹面体特征。
1.黑蚱
2.山蝉
3.北京僚蝉
4.鸣蝉
5.蟪蛄
七、蚱蝉属间种的特征比较
1.前足特征比较
2.尾部特征比较
八、小结
品种
前足特征
尾部特征(雌性)
黑蚱
腕部可见明显锯齿7个,第7个锯齿为多个锯齿粘合状,锯齿顶端较圆钝,第3、4锯齿间夹角成钝角状。掌部可见明显锯齿2个。
最尾端圆钝
山蝉
腕部可见明显锯齿6个,第6个锯齿为多个锯齿粘合状,锯齿顶端较尖,第2锯齿不明显,第3、4锯齿间夹角成锐角状。掌部可见明显锯齿1个。
雌性特征明显双重角质状,最尾端锐尖
北京僚蝉
腕部可见明显锯齿7个,第7个锯齿为多个锯齿粘合状,锯齿顶端锐尖,第2锯齿明显,第3、4锯齿间相距较远。掌部可见明显锯齿3个。
雌性特征双重角质状,最尾端圆钝,腹面边甲边缘可见粗毛
鸣蝉
腕部可见明显锯齿10个,第7-10锯齿细密,略呈粘合状,锯齿顶端较尖,第2锯齿不明显,第3、4锯齿间夹角成锐角状。掌部可见明显锯齿2个,并有一处明显钝角状内凹。
雌性特征双重角质状,最尾端锐尖,并可见少数粗毛
蟪蛄
腕部可见明显锯齿8个,第8个锯齿为多个锯齿粘合状,锯齿顶端较尖,第2锯齿明显,第3、4锯齿间夹角成梯形状。掌部可见明显锯齿2个,近等长。
最尾端圆钝,最尾部一对边甲覆盖雌性特征超过1/2
华南蚱蝉
腕部锯齿顶端较尖,第2锯齿明显,与第1锯齿相距较黑蚱远,第3、4锯齿间夹角成梯形状。掌部可见明显锯齿1个。
腹面边甲下端边缘呈弦月形明显下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蝉蜕及其伪品鉴别
知了药食作用俱佳
二三五、蚱蝉(蝉蜕)
本草品汇精要 卷之三十 虫鱼部中品蚱蝉
【随笔】陈冰霞:螳螂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二四五)蚱蝉(蝉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