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裕钊《南宫县学记》

        张裕钊(1823-1894)近代散文家、书法家。字廉卿。湖北武昌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考授内阁中书。后入曾国藩幕府,为“曾门四弟子”之一,被曾国藩推许为“可期有成者”(《清史稿·张裕钊传》)。生平淡于仕宦,自言“于人世都无所嗜好,独自幼酷喜文事”(《与黎莼斋书》)。曾主讲江宁、湖北、直隶、陕西各书院,培养学生甚众,范当世、马其昶等都出其门下。

        张裕钊论学,继承桐城余绪,认为汉学“枝辞碎义”,“穷末而置其本,识小而遗其大”,宋学“专从事于义理,而一切屏弃考证为不足道”(《复查翼甫书》、《与钟子勤书》等),主张“学问之道,义理尚已。其次若考据、词章,皆学者所不可不究心。斯二者固相须为用,然必以其一者为主而专精焉,更取其一以为辅,斯乃为善学者”(《复查翼甫书》)。

        张裕钊为文,推尊桐城义法,言“不信桐城诸老绪论,必堕庞杂叫嚣之习”(姚永朴《旧闻随笔》)。又师承曾国藩,力救桐城派古文气弱之失,强调“文章之道,莫要于雅健”(《答刘生书》)。故其行文思力精深,黎庶昌称其“渊雅超逸”,“论醇辞足”(《续古文辞类纂》)。吴汝纶更推尊他能“变而后大”,“独得于《史记》之谲怪”,虽“文气雄峻不及曾,而意思之诙诡,辞句之廉劲,亦能自成一家”(《与姚仲实》)。张裕钊自许亦甚高,自称撰《书元后传后》近似西汉人,不下于方苞、姚鼐、梅曾亮诸人(《答李佛笙太守书》)。

        张裕钊也能作诗,多牢骚抑郁语,如《读史》等。亦有忧愤国事之作,如《孤愤》、《与友人夜话》等。所以吴汝纶《依韵奉廉卿》诗说:“张叟用文娱百忧,风涛入笔倒如流。”张裕钊的书法亦名重一时,有《张廉卿先生论学手札》等墨迹多种行世。笃精古文辞,被称为桐城派之胜流,工艺法,康有为称其“集碑学之成”,推崇有加。其书法险峻中见刚健,在日本颇有影响。

        主要著作有《濂亭文集》8卷,《濂亭遗文》5卷,《濂亭遗诗》2卷。1916年,裕钊后人重刻文集,与遗文、遗诗,合为《濂亭集》。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南宫县学记》是我国晚清时期的书法大家张裕钊先生,于光绪12年(1886年)为重修南宫县学而撰写的记事碑文,是张裕钊创造的“南宫体”书法的代表作品,成为传世名帖之一。据悉此碑已不存在,拓帖也极为少见。

        《南宫县学记》帖不但书法一流,而且碑文也写得极好。特别是在文中击中时弊,痛斥科举制度之弊端,尤其令人钦佩。碑文中写道:“天下之治在人才,而人才之必出于学,然今之学者,则学为科举之文而已,自明太祖以制艺取仕,历数百年,而其弊已极。”张裕钊的这种论点,在康梁维新变法之前,有如此之高见,又有如此之胆量,实在难能可贵,不愧为一代大家之风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修南宫县学记》碑被书法界奉为珍宝,张裕钊撰文并书丹
清代张裕钊《南宫县学记》
南宫碑
书坛异彩南宫碑
19清朝-书法-张裕钊南宫县学碑
清代独树一格书法家张裕钊:《重修南宫县学记》之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