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雪泥鸿爪 | 第二章 初为人师
第二章

初为人师

教学相长的快乐


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一度有四百万人之多。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担负着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亿几千万农村中小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将现代文明传播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他们被誉为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

 

一九七零年学制改革,小学实行五年制,中学四年制,即九年义务教育。公社设高中,有条件的小学附设初中班,此举叫“小学带帽”。这一年刚过完春节,大队通知我去克旗土城子师范进修。即将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虽然依旧挣工分,但毕竟从此脱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了。春耕时不用一身粪土拎着簸箕去散粪,夏锄时不用起五更爬半夜露水一身地去趟地,秋收不用弯腰九十度挥舞镰刀去割地、汗如雨浆地抡钐杆,冬藏更不用戴着星星去打场、披着月亮扛粮食了。

能成为一名教师是运气,但也充满了挑战。试想,一个腹中只有初中一年级书底的我,为同等学历的人传道授业解惑是何等的考验。但当时的学校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这叫做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学校十几位老师中,也就有三两个是科班出身的公办教师。好在当时的课业并不十分深奥。课前依靠教学参考书再向同行们请教一些,解决了生字、生词,能准确地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思想,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开讲了。《学记》有言“教学相长,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真乃至理名言。在教中学,在学中提高,几年下来,我的初中语文课讲的有声有色,民办教师也当的有滋有味。虽然伙食一般,玉米面是主粮,除了工分以外每月有几块钱的补助,但我自认为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做学生能遇上一个好老师,参加工作能遇上一个好领导真是一种福气。校长武凤林有着十几年管理学校的经历,作风正派,工作务实。学校走五.七道路,校田、羊群、菜园一应俱全。老师和初中班的同学除了完成课业以外,还需要参加适当的农业劳动。我曾带领我们班的同学用夯土的方式为园田建筑了围墙。也曾带领学生一道去生产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先做到。凡是要求老师做到的,校领导也一定做出表率。为了提高民办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学校曾经从赤峰和经棚下乡知识青年中选拔教师充实队伍。漂亮纯洁的张文娟教学知识丰厚,庞志城则是体育特长生,出色的篮球裁判。外来的和本地的老师相互取长补短使得兴华五七学校的校风校貌、教学质量等各方面在芝瑞公社乃至克什克腾旗均榜上有名。白卷先生张铁生、反师道尊严先锋黄帅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没有波及到这个学校。我有一个笔记本,上面是手抄的《唐诗三百首》。诗集是借芝瑞公社秘书丁志明的。为了欣赏这文学瑰宝,同事吕方和我合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手抄了两本,我的这本至今仍然保存着。初二班华兴大队来的学生赵作清,家境贫寒但学习刻苦,其作文文字之优美、叙述之得当,说实话我自愧不如。因此我所负责的墙报每一期都会登载他的诗歌或散文。“亚圣”孟轲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之一乐。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走出校门后,在各行各业都有令人欣慰的表现,有的在乡镇担任主要党政领导,有的成为科局单位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也常见他们的身影。

兴华学校的五年教学工作,我在教学相长中积累了知识,在领导的带领和同事们协作中造就了责任心。一九七五年九月,公社党委的一纸调令让我成了兴华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实际上书记并不难当,无非开好支部大会、民主生活会和党小组会,上好党课,把上级的任务传达好,落实下去。开会讲课,教学时练就了基本功,无非会议内容不同,参加人员有别而已。学习上级文件、两报一刊社论,村民们只能听听而已。农业学大寨,推广大寨经验是当时工作的重点。把平整土地,修渠打井,坟上山、路靠边,果树缠腰、松树带帽作为大队、生产队具体的工作目标。大队干部每年每人必须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三百天,以生产队的工分册为凭。书记、主任每年可挣劳动日四百个,日值七八角,一年下来收入三百多块钱。清正廉洁之作风是现在的干部所不能比拟的。

一九七六年注定是天灾人祸连连。周恩来总理、毛泽东主席、朱德元帅留下了锦绣江山和社会主义基业先后而去,再加上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惊噩中忧愁地期待未来的日子。大队则组织基层民兵集中训练战备值班,半自动全自动步枪、轻机枪、火箭筒、手榴弹等武器配备到位,随时可以还击一切敢于趁机来犯之敌。继一九七二年对林彪、陈伯达反党集团的政治清算后,王、张、江、姚四人帮被清除政治舞台,全国又一次全方位地展开对四人帮的批判。这当然是党支部的一项中心工作。

一九七七年十月,因工作需要我调到公社农机站担任站长职务。次年二月,经本人强烈要求被安排到芝瑞中学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这是我对职业的首次个人选择。促使我提出这种选择的社会原因是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的恢复,同时性格也是决定因素。我习惯于按部就班地从事业务单一的工作。伴随嘹亮的钟声走向操场,走向课堂,这是一种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像园丁一样把辛勤的汗水化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禾苗洗去污泥,以枝繁叶茂的风姿打扮祖国的春天。从七八年的二月份开始回归教育事业,到一九八四年又一次离开学校,六年的时间先后担任过高中语文教员、永兴大队学校校长、兴华大队学校校长职务。

一九八零年,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函授部通过考试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学制为三年。我不但被录取而且一开始面授便被委任为班长。函授部开办课程实行单科结业,全部学科结业即毕业。函授学习平时交作业,假期集中面授。学校虽然在赤峰,但面授时也会把教学点安排在一些旗县所在地。一九八三年九月我顺利取得汉语言文学大学专科毕业证书。三年内,像样的完成学业对于我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参加面授时的交通问题。八十年代,旗县到乡下还没有开通客运班车,要先去经棚才能坐上班车。记得那是八二年正月,我和同学吕方搭乘芝瑞供销社送羊皮的货车去经棚,驾驶室里已经容纳不下我俩,为了不耽误面授只好趴在车顶的羊皮上。春寒料峭,汽车带起的寒风像无数的针扎得人直打哆嗦,好不容易坚持到经棚,从车上下来时,浑身颤抖,话都说不上来了。

一九八四年,芝瑞公社划分为芝瑞乡、南店乡和昌义乡。当年全旗干部有减员指标。为了补充干部队伍,旗委决定从广播电视大学、业余大学、函授大学等非全日制大学中选拔二十七名毕业生充实乡镇干部队伍。我被分配到南店乡担任党委秘书。虽然自己钟情于教育事业,但教师由民办转为公办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招干后由挣工分的民办教师变成领俸禄的国家干部,收入也有明显的提高,权衡利弊自然也就愉快地走马上任了。

南店乡在苇莲沟,顺沟南上直接和塞罕坝相连,沿沟北下则并入百岔川。分乡前原本就是芝瑞公社的两个大队,分乡后两个大队拆分为七个村。乡政府办公室是在原大队办公室的基础上又接了几间房子。整个乡政府就是一排二十间平房。房子的对面有一座突兀的大山,山体遍布绿色灌木。山的顶部是一块巨大的黑褐色岩石,如同一位身披绿袍的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


康劭阗,克什克腾旗芝瑞镇兴华村人,1983年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毕业,1989年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法律专业毕业。曾任芝瑞公社兴华大队党支部书记、农机站站长、芝瑞中学语文教师、兴华大队学校校长、南店乡党委秘书、芝瑞乡司法助理、广兴源人民法庭庭长、新庙人民法庭庭长、克旗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判长。2002年离岗,被选骋为赤峰市仲裁委员会驻克旗办事处专职仲裁员。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仲裁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在察右后旗当民办教师的苦难岁月【一】
【原创】王承英:回望我的民办教师岁月
生产队挣工分的一些记忆
【三湘文艺】周耀华 拿着工分走杏坛
文学原创•《​我崇尚教师职业》作者 赵厚发
不可忘却——消失了的“民办教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