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河恋》读后

这是一部兄长追忆胞弟的电影,不是关于爱情,这条流经哥哥诺曼生命的河流,最终在晚年抵达诺曼关于自己这一生最深的思考,在缓慢的神情不再关注一切过往云烟的老年,他只留下了这份大河恋,无法告离,就像经年久月的河中冲石,底部刻有它自己名字。它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一一芝加哥大学一名教授诺曼晚年的自传体小说,弟弟保罗年轻时生命戛然而止。诺曼在晚年,急需追忆这深入骨髓的未被言说的“兄弟之情”,更确切的说,笼罩在“父子情”下的“兄弟情”。

家庭中的父三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呢?父亲是一名肃穆虔诚、规则严明的牧师,在外及在家,都拥有不可违逆的至高地位,那一样虔诚的听众,那瞪眼提神听他指示的妻子,那一遍遍请求他教导的大儿子诺曼,这个世界唯一不听他全部指示的只有小儿子保罗。保罗拒绝早餐吃麦片粥,牧师说这里人类几千年都以麦片粥做早餐,我们照做就行了,也必须照做。然而保罗终究没有照做。牧师盛怒施以强压,也无法改变保罗。保罗自儿时就开始了自己“不通于常人,的想法,并坚持自己。

在学习钓鱼这种事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父亲用他总结的四节拍方法教两个儿子甩线,在旱地上练习了很久,才真正下河。两兄弟一丝不苟谨尊教诲。到了河中以后,经历与水,与鱼的几次得失情景,诺曼用父亲教授的方法钓到了他的鱼,弟弟保罗,则在哥哥的关注中、及父亲惊诧的侧目一瞥中,发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甩线法,并钓到了一条比哥哥钓的更大的鱼。这就是父子三人的一惯关系。哥哥紧随父亲的步伐、更好地继承着父亲的人格特质,牧师享受了这份拥戴,同样乐此不彼地一遍遍教导大儿子,连带自己对英文写作的审美倾向,也传输给他,从后来诺曼成为芝加哥大学的文学教授,可以看到父亲与哥哥之间强大的关系动力,哥哥如何紧紧地贴近父亲,上交满意的答卷给父亲。哥哥这点显然从以开始就做得太好了,弟弟保罗无法更亲密地挤在父亲身边,于是放弃了讨好与臣服,但他天生聪明,他有另一种方法压哥哥一头,就是不断尝试直到创造一种新的玩法,以更大的成绩宣布自己的存在。

竞争父爱的兄弟

书中记录了兄弟间这场竞争。最直接体现在父亲特别喜爱的钓鱼项目上,每次三人出行,诺曼和保罗都特别关注对方的进展,争先恐后。当保罗以自己的节奏和甩线法,钓到更大的鱼时,诺曼的感受不是喜悦,而是沮丧和失落。诺曼在追随父亲的道路上,一次次获得了顺理成章的回报,后来考取了外地的大学,求学几年间未曾回家。而弟弟在这期间,成了当地一名新闻记者。父亲对追随自己大儿子倾注第一位的爱,是那么地坚固不催,即是大儿子远隔千里,那也是他精华的继承与发扬,更大的希望依然被诺曼维系着。所以在诺曼回家的第一晚上,保罗以工作忙为由未与哥哥及一家团聚。这是怎样一种孤单,不愿意去做哥哥的陪衬。记得诺曼第二天到报社见到保罗,保罗酸酸说:“我可不想听到爸爸喊'诺曼,请到我书房来一下’!”兄弟俩相对一笑,诺曼笑的是接受父亲期望的无奈、学业结束等待一份工作证明自己的紧张,却不知保罗笑的是“我们永远闯入不了你们”这份无处表达的悲伤,保罗从未被父亲请去书房谈一谈,父亲没有让他传承自己。

弟弟的竞争更为悲伤

弟弟尽所有努力换取的只是父亲短暂的“意外的惊喜”而已。保罗从未想过放弃自己的想法追随父亲,但也从未停止努力去拥有父亲。这短暂的惊喜,如何慰藉他想要拥有父亲赤子之心。在诺曼等待工作,保罗从事新闻记者期间,一次家庭聚餐后,保罗分享了一个新闻,他宣布采访了某位领导人,讲完后谎称还有事,假装不经意地离开了家,留下兴奋的父母,和未有工作着落的失魂落魄的哥哥。保罗是这么矛盾的家中孤独者,他无法直面他极其看重的情感,他那么想从一开始就大家接纳在内心深处,而不是想方设方去博取大家心灵深处的交付。而整个家庭对位高权重的兴奋,揭示着理想化客体的缺失。从父亲到儿子,连最离经叛道的保罗,他可以超越父亲的技艺,但无法超越这同样的“理想化客体”之缺失。

让人泪目的是父子三人最后一次同钓,当然无人意识这是最后一次,那是哥哥诺曼宣布他被芝加哥大学聘请为文学教授之后。那一天!哥哥沿用父亲教导的方法,收获颇丰,保罗看见哥哥一次次收获上钓的鱼,而自己终无所获,开始焦虑不安,四处搜寻,终于等到一条鱼但他却无法拉回,在不愿放弃的执念下,保罗最终跟着挣扎的鱼来到了河流湍急处,随着断层的急流落入了水坛。此时的父亲和哥哥收获满满,一边在树林里休憩,一边观察着这一切,保罗落入水坛,俩人心提到了嗓子眼,赶紧沿路追溯,此时的保罗整个人被瀑布淹没,但握着鱼杆的手高高举起,急流淌过站了起来,拉上来一条有史以来最大的鱼。保罗多少次宣告了自己可以超越父亲的存在,想以此改变局面,引导父亲的爱向自己流动过来。

拒绝帮助的弟弟

影片中两兄弟对女友和妻子的选择,也体现了各自内部心里现实。保罗倾心于一位除了身份地位低以外,自身非常优秀的印第安女孩,并为她打架,看似在为她抗争,其实是为自己抗争,保罗在无法完成“理想化客体”的状况下,选择了“另我客体”移情。诺曼具备教好的社会功能特质,这是他追随父亲遵循传统训练出来的优势,但却没有保罗的有趣和创造力,保罗在同龄人中闪烁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此时的诺曼,多处需要保罗帮忙。这也是诺曼与弟弟最大的不同,诺曼对帮助没有不适感。而保罗对获得帮助有极大的耻辱感。

保罗的生命消失在哥哥诺曼即将和未婚妻共赴芝加哥的前夜。诺曼如期收获人生果实,事业与家庭一齐达成,即将以胜利之姿离开这 场持续多年的竞争,以强劲的实力与弟弟挥手再见。回想诺曼只是收获一条条鱼儿时,保罗焦虑不安,如今这种巨大的对比带来的不安、牵连着多年空旷孤独无法应有父亲的巨大失意,保罗将自己扔进了一场激烈的暴力冲突,失去了生命。在保罗的生命历程中,从未有现实事件表露,他如何极端需要父亲分一部分最深切的爱,只有懂得的人才会明白,他沉迷赌博便是这份需要的表达。现实中他如何不是一个赌徒的心理,沉迷于以他独创的方法争取更大的成绩,赌父亲的深切肯定,赌父亲能看见他,看见一个和他自己不同的孩子那闪闪发光的特质。诺曼多次想要给予保罗帮助,想让保罗收手不再赌博,建议保罗和他一起共赴芝加哥。但保罗说他只想留在蒙大拿,他生为人子只想得到这第一份珍贵的爱,然后才能干劲十足地踏上自己的人生。

父亲迟来的领悟

父亲没有让保罗传承自己,这无可厚非,但父亲不应该更爱那传承了自己的孩子,这多少是种自恋的表现。父亲,可以去爱一个和他不一样的人。晚年的牧师在一次讲道中说:“我们为何帮助不了身边最亲近的人,因为那个人拒绝帮助,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奉献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去爱一个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当保罗仿佛失去控制一样将自己置于暴力冲突,最终失去生命,孤独的牧师兀自反复体会和重新描述小儿子,终于意识到,那是保罗放弃了拥有父亲,放弃了抗争,放弃了存在,牧师警醒地发现,保罗是如此完美,他是宁为玉碎之玉,他天生具备超越父亲的特质,而他从未认识到这么完美的小儿子,他的小儿子,不应该先被驾驭,才被爱。天赋的优异特质,被父爱拦截,消失在时光里。在保罗生命结束之后,他才具备在这个生命刚处生时就应该建立起来的一一无分别无执着、没有预设、没有限定、见他所是、爱他所是的一一那份父爱。牧师在此时,才拥有了身为不止一位孩子的父亲,应该具有的敏感和博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影《大河(A RIVER RUNS THROUGH IT)》观感
[电影]NEVER COME AGAIN 有一种青春,无法诉说-——-倾情《大河恋》
电影推荐-《大河恋》
飞蝇钓“甩”出生活的诗意
生命是条永不停留的大河
​​佳片有约《大河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