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正确的煎煮中药?

现在很多人拿着中药包

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煎药

中药煎煮还真是一门大学问

你又了解多少?

中药的适宜煎煮器具

最适宜使用砂锅或瓦罐等陶瓷器具

因为陶瓷性质稳定

不会与中药所含的成份起化学反应

如果没有砂锅和瓦罐

也可用搪瓷、不锈钢器具或专用的电煎药壶

煎药忌用器具

忌用铁、铜、锡、铝等普通金属器具

因为金属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容易与中药里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发应

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中药是否要清洗?

小包装中药一般较干净

可以不清洗

如果您觉得中药带有泥沙或灰尘

可用水迅速漂洗一至两次

但切忌浸洗

以免水溶性成分丢失

注意:

细粉类不宜清洗

细小的种子类等要避免被水冲走

煎煮中药是否要浸泡?

煎煮前要浸泡半小时以上!!!

浸泡的水与中药一起煎煮!

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

利于有效成分被煎煮出来

不经浸泡而直接煎煮

会使中草药外层组织所含的淀粉

蛋白质等物质快速凝固或糊化

水分不易渗入其内部和溶出所含化学成分

致使服药效果下降

煎药用水量

一般以水浸过中药面2~3cm为佳

如中药浮于水面,可用手掌轻轻摁住

水面刚好漫过手背为度

花类和草类中药的吸水量大

浸泡后水位会下降

应补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煎药的火候

在药液未煮沸之前宜用武火(大火)

煮沸后宜用文火(小火)

中药的煎煮次数

中药汤剂煎煮2次为佳

补益药或贵重类中药可以煎煮三次

合并各次煎出的药液,平均分为两次的服用量

另外,将煎煮后的药渣挤压

有效成分约增加10%

特殊煎法

①先煎:先煎的饮片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20~30分钟,然后再加入已浸泡好的其它药一起煎煮。有毒中药须按医嘱先煎0.5~2小时,以减毒或去毒。先煎的有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和毒性中药,如生石膏、龙骨、牡蛎、龟板、附子等

②后下:在其他饮片文火煎煮15~30分钟后,放入需后下的饮片(有壳或较粗大的应捣碎)再煎煮5~10分钟即可。后下的包括芳香类中药,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等,以及一些不宜久煎的中药,如钩藤、苦杏仁。

③包煎:将需包煎的饮片装入纱布布袋内,扎紧袋口与其他饮片同煎。细粉、细小种子类,如蒲黄、葶苈子、车前子,带绒毛的,为避免绒毛刺激咽喉,如旋覆花等,均适用包煎法。

④另煎:将另煎的饮片单独煎煮30~40分钟后,药渣与其他饮片同煎,煎液则兑入所有饮片的煎液内同服。“另煎”适用于贵重类,以免其有效成分被其它中药吸附而造成浪费,如西洋参、生晒参、鹿茸等。

⑤烊化:将需烊化的阿胶之类置锅内加水适量,加热溶化或隔水炖化后,再与其他饮片煎液兑服。“烊化”适用于胶类、蜜膏类中药,如阿胶、鹿角胶等。

⑥冲服:将药物细粉用其他饮片的煎液冲服。

⑦兑服:将液体药汁兑入其他饮片煎液中同服。

服药的温度

温服:汤液大多需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冷服:即将中药汤液放凉后服用。呕吐患者或中毒患者宜冷服,热证用寒药者宜冷服。

热服:将煎好的中药汤液趁热服下。寒证用热药,宜热服,以助药力。解表药也宜热服,冬天服后要注意保暖,最好覆盖衣被,微微汗出,但不可汗出太过而伤正气;夏天要注意避风,以免再受风寒。

服药的次数

中医常以分服和顿服来表示服药量的大小。

分服:1剂汤药一般分2次服,或分3次服;呕吐患者服“止吐药”,应先少后多,分多次服下。

顿服:急性病、病情重,宜急速治疗,1剂汤药可1次服,这样药力较大而猛,能充分发挥作用。若病情危重,甚至1日可服2~3剂,昼夜不停,以使药力持续。

服药的时间

汤剂每日1剂,合并两次煎液,分两次服,间隔4~6小时。

解表剂不拘时间限制,早服早解表,表解后即可停服。

病在胸隔以上的,如眩晕、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病在胸腹以下的,如胃、肝、肾等疾患,则宜饭前服;补益药也宜饭前空腹服,使之充分吸收;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以减轻对肠胃刺激;安神药宜睡前。

急性病、呕吐、惊厥、石淋及咽喉等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特殊方剂应遵医嘱。

煎药时间(以煮沸后计算)

1、一般中药,头煎煮沸后,再小火煎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

2、质地较轻或芳香类药较多的,如解表、芳香化湿、行气等中药,建筑时间应缩短。头煎煮沸后再小火煎10~15分钟,二煎煮沸后5~10分钟即可。

3、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的药,应延长煎煮时间。头煎煮沸后,再小火煎40~50分钟;二煎和三煎,沸后再小火煎30~40分钟。

服药的食忌

解表药宜禁生冷、酸性食物(酸者收敛,不利解表)。

高热未退的患者,宜禁油腻。

调理脾胃药,宜禁油腻、腥臭、不易消化的食品。

理气消胀药,宜禁豆类、地瓜等。

服止咳平喘药,宜禁鱼虾之类食品。

服温中散寒、止泻药,宜禁生冷瓜果。

服滋补药,宜禁萝卜、浓茶、牛奶。

患疮疖肿毒或皮肤病者,禁鱼、虾、蟹等有发性的食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煎煮中药,千万不要用家里的这种锅
自己煎药有四点需要注意的
大夫没时间跟你细讲的中药煎煮法,一文看懂。
煎中药
煎中药服中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
中药煎煮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