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思潼|风骨卓绝 正青春

风骨卓绝

正青春

----五四运动的第100次纪念

在知乎平台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中国的伟大在哪里?很多人写到中国之伟大,在于山川之巍峨,疆域之辽阔;在于历史之悠久,文化之深厚;在于成就之辉煌,人民之自立……我说,中国的伟大,伟大在人,在于那些在逆境中承受重压却依旧勇敢前行的人。

100年前,以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他们高举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旗帜,从北京到上海再到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从学生到工人再到社会各界,这股力量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他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真正播撒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种子,也是这颗种子开始在代代青年的的心里生根、发芽。

青年者,国之魂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民国之人,是林间饮泉高歌的世外人,天然有一种与世无争的清净之气,他们静默安稳地在历史书页当中留下一笔清淡的草书。水木清华恰好见证了这百年兴衰,世事变迁。1931年,梅贻琦先生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临危受命的他,对清华师生说了这样一段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所以它有了王国维,我们有幸识得人间词话之美;它有了陈寅恪,我们得以赞叹三百年来最博学之才;它有了梁启超,我们得以拥有“中华民族”一词;它有了朱自清,自清亭的荷花之香被芬芳;它有了梁思成,中国建筑的千年骨骼开始被架构……它有代代宗师,也培育了代代骄子。

1937年,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名校迁到昆明,临时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它在战火中成立,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用短短的9年时间,培养出了8位两弹一星元勋,17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诺贝尔奖得主。只问自由,只问盛放,这是属于民国知识分子的风骨,我们应当刻骨铭记。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飘摇之年,你会一点命理,也摸不透时代脉搏,你懂一些句读,却仍划不掉此生灾祸,山河破碎,谁还记得少年意气,胸怀家国。你眼中年轻的官宦子弟该是什么样的?是一掷千金灯红酒绿还是靠爹拼爹却碌碌无为?在我眼里,他们是接受了最好教育的洗礼,最好传承着五四精神的一群优秀青年。1932年,为应对可能全面爆发的中日战争,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了空军学院,以此来培养中国第一代飞行军官。航校门口的校训是这样的:“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即使这里会有着不可估量的死亡率,依旧有一大群年轻人走进了这里,有林徽因的弟弟林恒、蒋介石的远亲毛邦初、中国的“兵工之父”俞大维的儿子、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儿子……他们出身名门望族他们来自高等学府,他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他们有别人艳羡的一切,他们也亦有着其他同龄人没有的果敢和情怀。

这里培养出了那个高呼 “中国无被俘空军”自戕殉国的闫海文,培养出了敢于自杀式袭击的沈崇海、 “空中赵子龙”刘粹刚、“空军战神”高志航……至抗战胜利,这所学校总共有十六期毕业生,1700人冲天参战,击落8军敌机超过1200架,牺牲官兵超过4321人,平均年龄不足23岁。这些前赴后继、以身殉国的青年英雄,他们在人类最大的战争当中成长,他们用热血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五四情怀。只问深情,只问初心,这是抗战年代保家卫国的气节,我们应当用心守护。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宁静之间,有人背负着所有人的岁月静好,那抹剪影如同乔木,执拗地立在岁月的光影里,任凭风雨袭来,不畏不惧。和平年代,中国虽无战事,却几乎每天都有人牺牲。中国青年报统计,仅过去十年,全国有300余名消防员牺牲在救援一线,平均每月3名,他们的年龄大多在24岁,刚刚过去的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甚至出现00后的身影;2019尚未过半,却同样传来军人牺牲的消息:3月12日上午,海军航空兵一架战机在海南省组织飞行训练时失事,为避免地面人群密集区出现较大伤亡,保护更多群众,飞行员任永涛、粘金鑫没有选择跳伞逃生,而是选择操纵飞机迫降,牺牲自己去保护更多群众;以及公安队伍,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刚刚过去的2018年,又有303名民警和141名警务辅助人员离开了我们……他们都有着最鲜活的年纪,们诠释着这个时代青年该有的责任与担当。

这个时代培育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奋斗在部队,低头在田埂,埋头在科研,活跃在街区,奉献在社会,闪耀在世界……曾经不断被质疑的90后一代人正在和新生00后一起承担这个时代的重担,他们只问敢勇,只问青春,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担当,我们应当竭力传承。

这就是五四精神的魅力,她需要奋进者和开拓者来经营,需要信徒和殉道者来朝圣,需要肉体的投入,灵魂的参与和生命的支撑;这就是五四精神的魅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选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这就是五四精神的魅力,她从战乱中走来,丈量青春,共天地俊秀,惊艳了百年的春秋;她如磐石般坚韧,如松柏般顽强,怀着那颗赤子之心,照亮了人世间所有的幽暗和不明;她亦有无数情深,正在漠漠跋涉。

作者简介:安思潼,甘肃张掖人,现就读于山西大学,担任山西大学宣传部校报学生编辑喜欢文字,至于原因是什么或许是内心孤独的缘故,轻易便可从他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又或许是它能感知不一样的温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05-04】百年五四“最青春”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奋斗有我 无悔青春——癸卯年五四感怀
「真题+范文」命题作文“我将无我,不负青春”,该怎么写呢?
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以青春之名,扬奋斗之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