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的集团-中国家电行业一哥

01 /

在开始和大家聊美的之前,先给各位讲一个小故事。

说是小故事可能不太合适,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小场景。

我和我媳妇都是北漂,大家都知道,在北京工作是需要自带鸡血的,所以我和媳妇经常会憧憬美好未来,以抵御当下的苟且。在我们憧憬未来的时候,我们会聊到了等将来有钱了要买一个大房子,然后装修的漂漂亮亮的,幸福的住在里面,再也不用每年都为了租房而东奔西走。

相信不只是我们有过这个场景,很多为了生活而拼搏的年轻情侣都会有这个想法,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漂儿们。

提到了买房装修,也就自然想到了家用电器,正好我一直在研究美的集团的情况,所以便顺便和我媳妇做了个用户调研。

我:媳妇,如果将来咱们买电器,你会怎么选择?

媳妇:嗯……先看性能,性能一样的话看价格……

我打断了她的话:你看得懂性能吗?

媳妇:也是啊……

我:如果让你选一个品牌呢,你会选哪个牌子?

媳妇:都有什么牌子?

我:国产大电器的一线品牌有格力、美的、海尔,其他的还有夏普、西门子、三菱、容声等。

媳妇:那我选美的。

我:为什么?

媳妇:我喜欢美的的slogan“原来生活可以更美”,而且我感觉美的更亲近。格力呢,感觉很强势、很尖锐,而海尔又没有什么记忆点。

我:海尔兄弟算不算记忆点?

媳妇:……

02 /

上面的对话好像有点贫,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用户思考的场景。在我看来,我同样会认为格力这个品牌有些强势和尖锐。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品牌尖锐一些,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好了,言归正传,聊一聊美的集团。

按照我们的逻辑,研究一个企业,先要分析一下这个企业的核心业务。

美的集团的核心业务很明确,在我们的认知里,美的就是一个家电企业,其核心业务也就是家用电器的生产和销售嘛。

仔细阅读了美的集团的年报后,我认为这个答案有失偏颇。美的的主营业务确实是家用电器,但除此之外,美的还有另外的一些不为我们所熟悉的业务。

根据其2017年的财报显示,美的集团的核心业务分为4个部分: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供应链(物流)。

我们下面对这4块核心业务做一个详细的了解。

03 /

美的的第一个核心业务:消费电器。

消费电器的核心产品就是厨房家电、冰箱、洗衣机和各类小家电。

根据美的2017年的财报显示,美的2017年在其消费电器上的营业收入是987.48亿元,占其全年营收的41.02%。这一大类,可谓是美的集团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其实这个也不难理解,我们发现,美的集团在线下渠道销售和线上销售中,其在各个品类的市场占有率都排名前列,甚至很多品类市占率都是第一名,这种现象在线上销售中尤其明显。

美的集团在“消费电器”上的内容和我们认知里的情况很贴切,大家很容易弄懂,我就不赘述了。

美的的第二个核心业务: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并非完全是我们常接触的家用空调,除此之外,还包含中央空调、供暖及通风系统。

在家用空调市场,市场第一的位置当属“好空调格力造”的格力电器,第二的位置自然花落美的了。

重点来说一下中央空调方面。

中央空调就是我们办公的写字楼,或者我们常去的商城,这些大型的、人口密集区的整体空调解决方案。在商城中,我们是看不到单个的空调机的,他们以空调机组的形式存在,直接装修进了其顶层的空间内。一般情况下,中央空调系统会按规划的位置预留空调出风口,通过中央控制室和各个地区的空调开关来调节其温度。

虽然解释了这么多,但我相信你们肯定是理解“中央空调”这个概念的,请不要嫌弃我啰嗦……

在中央空调方面,美的集团中标了前段时间全世界都在关注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场馆的空调项目。除此之外,美的还为超过50000样板工程提供了世界级的空气解决方案,包括巴西世界杯、里约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场馆、米兰世博会场馆等。涵盖酒店、地产、教育、体育、交通等各个方面。

根据《中央空调市场》监测的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美的的市场占有率为 15.4%,为行业第一。

很牛吧,这些都是美的年报中写的……

供暖和通风系统,与中央空调类似,就不赘述了。

总体说一下,在暖通空调这个业务上,美的集团2017年营收953.52亿元,占其全年营收的39.61%。

这个是美的业务的第二大核心。

美的的第三个核心业务: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

美的集团是通过两个步骤进入机器人领域的:第一步,2015年与日本安川电机合作,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第二步,2017年收购德国库卡,正式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

这里有必要讲一下,美的集团所关注的机器人,和大家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

一提到“机器人”,大家想到的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而实际上,美的联合库卡研发的机器人,是这样的:

美的切入的是“工业机器人”领域,并不是我们日常认知里的“家用机器人”,更不是所谓的“战斗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侧重点在于工业自动化,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简单点讲,就是使用自动化的设备代替工作人员的手工生产。

我在网上找了一张图,基本上能够解释工业机器人这个概念了。

好的,这个概念我们懂了,来看一下实际的数据。

2017年美的集团在“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系统”这个业务上的收入是270.37亿元,占比其全年收入的11.23%。

美的的第四个核心业务:智能供应链(物流)。

智能供应链这个业务,我也只能说个大概,美的的年报中并没有对这一块业务有详细阐述。

通过年报,我只能艰难的查询到,美的 2017年的营业收入中,“物流运输”业务的收入为23.52亿,占比其全年营收的0.98%。

除物流运输的直接收入外,美的还会有部分收入是因为提供了整体的物流解决方案而产生的,应该被算进咨询业务中,但是具体金额不详。

好了,上面就是美的集团的核心业务收入来源,除此之外,美的2017年还在“材料销售”上收入了154亿,但这应该算是额外收入,并非美的的核心主营业务。

04 /

上面基本上把美的集团2017年的收入构成和其最核心的几个主营业务说清楚了,下面来说一下近几年美的集团的业绩增长情况。

我整理了2012年至2017年,美的集团营业额和净利润的数据,贴在下面。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发现,自2012年到2017年的5年来,美的集团的营业额从1027亿增长到2419亿,提升了1.4倍。而看净利润,从32.6亿提升到了172.8,涨幅达4.3倍。

虽然自2014年之后,美的集团的净利润增长率有所降低,但是近3年也维持着平均18%的年化增长率在持续提升。

05 /

下面来梳理一下美的集团投资者在这支股票上的收益。

美的集团是在2013年9月份整体上市的,而在美的集团上市之前,美的电器早在1993年就单独上市了。

美的集团在2013年9月上市采取的是“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

简单给大家解释一下,“吸收合并”就是指“美的集团”上市的时候将原上市公司“美的电器”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合并,并入“美的集团”公司内,“美的电器”作为被合并方,其股票不再股市流通,公司注销。对应的,“美的集团”上市发行的股票,全部用于对美的电器公司股票的置换。

这样说可能有点乱,我们分开来捋一下。

美的集团:2013年整体上市,发行6.86亿股票,换取“美的电器”的全部资产负债和其所有权。

美的电器:停止上市,公司注销,所有资产负债合并入“美的集团”。

原美的电器股东:股票按比例置换成新上市的“美的集团”股票。

这样一看,就清晰多了,那我们继续往下说。

2013年9月18日,美的集团上市,总股本16.86亿股,发行6.86亿股,每股44.56元。粗略计算,这些股票市值305.68亿元。

我们以这6.86亿美的集团股票作为研究对象,梳理自2013年至今投资者的收益。

自上市以来,美的集团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5年底有过转增股票的行为,分别是“10股转赠15股”和“10股转增5股”,原来的6.86亿股到现在已经是25.74亿股。

除增股外,2013年至2017年美的集团派发股票红利的情况分别为“每10股红利20元”、“每10股红利10元”、“每10股红利12元”、“每10股红利10元”、“每10股红利12元”。

至今,原6.86亿股票变为25.74亿股,按8月8日收盘价44.15元,这些股票市值1136.42亿元。

这些年分红累计一共108.1亿元。

粗略计算,现在这些股票市值1244.52亿元。相较于2013年美的集团刚上市的305.68亿,上涨了307%。

不到5年的时间间上涨了3倍多,折合年化32.4%。如果把时间推回至2018年年初股价60.92元见顶的时候,这个数字则是46%左右。

但即使是现在的这个情况,5年下来平均年化大于30%的收益率,已经是一个很让人羡慕的水平了。而且非常明显的是,这个高回报是由于企业的净利润增长所推动的,并非市场原因,其市盈率波动的贡献几乎为零。

06 /

但就像美的集团年报中说的那样: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无论是美的估值的几倍上涨,还是营收和利润的翻番,都已经是历史。站在当下,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是,美的过去的利润增长,是靠什么来维系的,是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团队能力、还是什么其他的呢?今天之后,这些因素还存在吗?这家企业未来的利润是依旧高速增长,还是逐渐降低呢?

下篇,我们专门来聊一下美的集团的护城河。

提前预告一下,我对护城河的判断标准比较严格,一个公司的优势并非就是他的护城河,要想成为一个公司的护城河,必须先问如下的几个问题:

1. 市场大环境不好,或所处行业的宏观环境不好,该公司是否能顶住压力,甚至继续扩张市场份额?如果能,靠的是什么?

2. 如果同行开展强有力的竞争,甚至恶性竞争,该公司是否能抵挡的住,甚至在强压下越战越勇?如果能,靠的是什么?

3. 如果同行或者其他产业巨头挟巨资参与竞争,该公司还能否保持乃至继续扩张自己的市场份额?如果能,靠的是什么?

这几个问题想清楚了,一个企业的护城河自然而然就清楚了,对一个企业的下一步发展也就会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好了,这一篇就到这了,我们下篇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的集团丨净利润竟然不是靠主营业收入来实现的
2017年美的集团经营数据统计分析
极简投研:美的集团
半年内,市值蒸发2800亿元!多元化战略,真会拯救这家公司吗?
用数据分析看家电三巨头(美的 海尔 格力)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美的集团值得长期持有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