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风后,我才发现自己所知甚少”

【阅读提示】前几天,演员潘粤明在微博发文,称由于情况紧急,母亲在家自行为患脑梗的父亲治疗。随后潘粤明再次发微博道歉,称不希望误导大家,提醒生了病一定要重视,要去医院按照程序认真检查。

说到“中风”,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对它所知甚少,就连牛津大学的教授,作为临床神经科学系脑损伤康复顾问,在自己经历过中风后,才坦言自己对中风的痛苦其实所知甚少。

牛津教授中风后的感受

3年前,62岁的Udo Kischka教授在夜跑时,感到右脑疼痛,左半边的身子感到无力和知觉丧失。他立刻意识到自己中风了,妻子将他送往了医院。

检查显示,Udo Kischka教授的大脑右侧基底神经节区域有大量颅内出血。

在回忆录中,他写到他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动作,也分不清身体和周围的环境,他甚至看到一个惊悚的、边缘呈红色锯齿状的黑洞,就像恐怖电影一般。

在康复期间,由于中风后许多功能出现衰退,也给他带来了焦虑和不安,他变得过度警觉,充满恐惧、焦虑。同时,由于面部功能损伤,他失去了表情,同时语言功能下降,情绪极度不稳定。

这段中风经历,让Udo Kischka教授明白,了解病人的经历是多么重要。

中风成为健康杀手

中风是我们日常口语化的称呼,在医学上,它叫作卒中。根据病因,中风可大致分为因脑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性中风,以及因脑血管堵塞、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导致的缺血性中风。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显示,中风终生发病风险为39.9%,意味着每5个人约有2个会在一生中患中风;《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则显示,2018年因脑血管病致死比例超过20%,意味着每5例死亡中至少有1人死于中风。

在中国40岁以上居民中,中风患者约1318万,每年因中风死亡人数约190多万人。

中风引起的并发症,会导致暂时或永久的残疾,如肌肉运动知觉麻痹或丧失;说话或吞咽困难;记忆力减退或思维困难;情绪人格变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中风是可防可控的

虽然中风给人带来的伤害比较大,但是它是可控可防的。

除了遗传、年龄等不可干预因素,一些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超重和运动不足等都是可防可控的。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低脂低盐少糖,戒烟戒酒,定保持运动,减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防止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发生,可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

同时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饮水不足,如果饮水不足,无法充分代谢废物,会导致血液黏度浓度过高,一样可能形成血栓堵塞脑部血管,从而导致中风。每天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可以帮助血管中过多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进行溶解,起到降低血液粘稠的作用,减少血管沉积,延长血管寿命。

在《碱性电解水对血脂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中,通过实验,发现具有强负电位、小分子团的弱碱性电解水对高血脂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医疗级饮水具有负电位强、小分子团、弱碱性的特性,同时经过医疗器械证明确批复对高脂血症有辅助治疗效果。

保护血管健康,保持健康生活,远离中风危害。

水之谷健康

与水相关的健康,说给你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风会经历多少痛苦?病倒后,牛津专家才发现自己“所知甚少”
名医大拜年 | 刘新通:脑中风如何早知道?请收好这份傍身“宝典”
血脂太高太低都伤脑-头条网
脑中风的药物治疗,药师讲解:诱发原因、药物种类及如何预防
脑血管堵塞有什么症状,用什么可以疏通血管?(轻轻的暖风的回答,120赞)
诱发中风的4大“元凶”已找到:三高占了这两高,真要重视起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