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训资源4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教育主题】职业道德

 

【专题】如何坚持公平公正?

 

【案例故事】

撕心裂肺的伤痛

政教处主任向毕业班的班主任们宣布:各班预定“三好学生”候选人两名,最后确定一名,中考成绩上加10分,各班一定严格评选,力求公平、公正、公开。

严老师手里紧紧攥着候选人表格,似乎攥着几个学生的前途和命运。选谁呢? 严老师边走边想,两个名字渐渐清晰——张波和苏静伊。张波是班长,成绩年级前三名,校运动会跳远冠军,为人宽宏大度,热情周到,在同学们中威信极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他一定能高票当选。苏静伊是语文课代表,成绩年级前五名,活泼开朗,多才多艺,曾在市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男生女生都佩服她,深受老师们喜爱。可以说,这是众望所归的两个候选人!

可是,赵老师的孩子赵羽怎么办?赵老师曾经暗示过。现在还考虑他吗? 严老师又想,反正赵老师也没明说,不要因为人情面子委屈了更好的孩子。再说学校要求一定要走正规程序,把最优秀的学生选出来。想到这里,严老师主意已定,脚下的步子轻快了起来。

一推门,赵老师已经在办公室等他了!“我跟主任说过了,你就直接填吧。” 赵老师轻轻松松的说。严老师半天挤出一句:“得和其他老师商量一下。”“也行。不过我都问过了,他们都同意。” 赵老师有些不耐烦了。“那我考虑考虑。” 严老师想尽力将天平的指针指向零。赵羽差得太远了!严老师想对赵老师说,应该让孩子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东西,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于是试探地说:“赵老师,你别看得太重——”“同事一场,这点面子你都不给,成不成就看你了!加上10分,他就能考上高中,不加就可能考不上。再说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不需要。”赵老师毫不客气地说。

严老师也在努力说服自己,是啊,赵羽也是我的学生,而且很可能在录取线的边缘,多考走一个,我不也很光彩吗?还是给他一个机会吧。可是把赵羽定为候选人,苏静伊就没希望了。没关系,苏静伊竞争不过张波,推荐上去也会淘汰。推荐赵羽,既给了同事面子,对张波也没有影响,两全其美。于是,严老师怀着对苏静伊的愧疚在表格上填下了张波和赵羽的名字。赵老师接着说:“张波已经有了体育加分,又不累计加分,给了他等于浪费。”这倒是实情。既然到了这个地步,就把人情送到底吧。课间,严老师把张波叫到面前:“你有了体育加分,这次的‘三好学生’,让给别的同学吧。”张波爽快地答应了。

班级选举前,严老师说:“必须在两名候选人中产生,不得另选。”他顿了顿,又含糊说道:“张波放弃了。大家可以考虑另一名同学。”投票开始了,有些孩子的脸上出现了疑惑的表情,有人小声说:“怎么没有苏静伊?”有人回答说:“不知道,乱填吧。管他呢!”

选票交了上来,全班44人,赵羽36票,张波8票,赵羽“堂堂正正”地当选了!严老师宣布了结果,却没有以往的掌声。孩子们一个个木然地坐着,看着台上的班主任,教室里弥漫着灰暗压抑的气息。严老师感到异常难过,不敢再看同学们的眼睛,匆匆离开了教室。

赵老师来问了结果,高兴地说:“等我儿子考上高中,我请客!” 严老师心里却流下了愧疚悔恨的泪水,他骂自己:你怎么能把评选当作自己的私有权利。要知道,为了升学率,为了同事的情分,你失去的不仅仅是良心,还蒙蔽了孩子纯净的心灵啊!严老师一向心态平和,睡眠很好,不管多么忙碌劳累,头一粘枕头就进入梦乡。而这天夜里,他失眠了。第二天早上他向校长提交了一份不再担任班主任的申请书。

 (杨兵  张万祥根据李秀荣刊发在《教育有悔》一书中同题的文章改写)

【评析与建议】

虽然严老师最后还是屈从了人情和私欲,但不得不承认他是有一定的良知和正义感的好老师。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内心才会如此痛苦,最后竟然向校长辞去班主任工作。对严老师深表同情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冷静思考他的失误甚至错误究竟有哪些,我们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一、导致严老师违背师德的原因

1、陷入“人情网”中无法自拔。

可以肯定如果没有赵老师“锲而不舍”的干预,严老师是会按着正规的程序,选出名副其实的“三好学生”的。可是从一开始,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爱子心切的赵老师的目光中,事先加以“暗示”,以后更是一步不离地关注,不断在严老师感情和理智的天平一侧加上一个又一个砝码,直到最后的完全倾斜。而严老师,陷入同事情分的网中,始终没有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只能被动地说服自己勉强接受赵老师的安排,将赵羽定为候选人。后来又在赵老师的“启发”下,劝品学兼优的班长退出选举。严老师仿佛是蛛网上的猎物,越粘越紧,直到“束手就擒”。

2、对自己的言行给学生造成的伤害估计不足。

严老师对这样做会伤害学生是知道的,但这种伤害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他的估计。首先是苏静伊同学,即使可能落选,但连提名都没有不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吗?其次是班长张波,虽然他爽快地答应了严老师的请求,但一个初三的孩子,又是那么优秀,他真的会对“三好学生”无动于衷吗?还有就是赵羽,他难道不知道自己离“三好学生”的标准还很远吗?当选后,他能承受得了那些可能会出现的风言风语吗?其实最受伤的是班里的其他同学!苏静伊的“消失”,张波的退出,赵羽的当选,出乎他们意料,他们会对敬爱的班主任怀疑失望,从此对公正和良知不再看得那么神圣和崇高。这就像一粒种子深埋在心底,等他们长大以后就会发芽开花,这朵花会散发出人性自私和丑恶的气息,他们或许会接受这样一个经验——为了某种目的,公正和良知是可以出卖的!这是严老师最不愿看到的,可这粒种子已由他亲手种下!

3、对丧失公正会损害自己的威信认识不清。

严老师有一定的公平正义的观念,可在“人情”面前却如此脆弱。这表明公平正义还没有内化为他做人处事的坚定准则,不具备对错误感情的免疫力。

公正是人格的脊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的行为是不公正的,最主要的是影响教师的威信。上海师大曾有一次对4500学生的调查,结果有84%的被试认为“公正”是“教师工作重要的职业品质”;92%的被试认为,“偏私和不公正”是“最不能原谅的教师品质缺陷”。由于学生对教师公正品质的期望很高,教师公正与否,当然影响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一个没有威信或威信不高的教师注定将成为一个成就不高的教师。

二、给严老师的建议

1、及时沟通,免于被动。

纵观事件的发展过程,可以感觉到严老师似乎被赵老师的言行牵引着一步步地走向自己并不情愿的境地。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一个关键原因的就是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

严老师失去了事前与赵老师沟通的机会。赵老师曾经暗示过 严老师,严老师当时并没有明确地表示同意与否,在赵老师看来可能是默许,而这跟他的真实想法相悖。这样就容易让严老师陷于被动,如果当时他以适当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就不会有后来的麻烦。

严老师没有与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沟通。虽然赵老师声称找过主任和其他老师,他们也都同意。但这是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是值得怀疑的,毕竟这只是赵老师的一面之词。严老师应该与他们诚恳深入地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难处,这是严肃认真的公事,而且赵羽确实不够“三好学生”的资格。这样可以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起码可以让赵老师少一个借口。

在现代社会,善于沟通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尤其是班主任,每天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打交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工作很容易陷于被动。

2、破除“人情网”,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人体会到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带来的幸福和温馨,能提高效率。可是也存在向“不健康”方向发展的危险,比如无原则的支持,无底线的帮助,无是非的袒护。这样的你来我往就像在编织一张无限宽大无比强大的“人情网”,一旦深陷,难以自拔,最终影响的是工作,损害的是集体,受伤的是自己。

严老师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应该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公正独立地做出决定。哪怕赵老师一时不满,事后再用热情加以补救,并以一贯的公正,表明这是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并非冷淡和固执。这样才能破除“人情网”,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避免烦恼自己,伤害他人。

3、维护公正,坚守师德。

公正不仅仅是班主任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七条里要求“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第八条规定“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教师对学生的公正最主要的是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严老师“为了升学率,为了同事的情分”而做出的错误决定,虽是情非得以却失落了公正,背离了师德。为了维护自己和学生的正当权利,为了避免对学生心灵造成的伤害,有时我们不得不打破那“一团和气”。因为有时“一团和气”最终难以逃脱“一团怨气”。我们无法让自己的身边没有赵老师这样的同事,但我们可以选择“维护公正,坚守师德”。

                                                    (评析与建议:杨兵)

 

总结反思

作者:老蒋 来源:云舟师苑(临沧市云县教师进修学校) 阅读次数: 366 发表日期: 2008-11-5 8:55:50

 

 

做一个专业班主任

 

【教育主题】总结反思

 

 

 

【专题】如何把先进的东西内化?

 

 

 

【案例故事】

 

为什么我总走回头路?

 

当班主任好几年了,班级平平常常,没什么起色,我不甘心。我渴望做一名成功的班主任,也很渴望自己能够在课改的大潮流中树立自己卓越的教育成绩。为了治理好班级,我学习先进,与时俱进,曾经先后烧了三把火。

 

首先是我模仿教育名家制订班规。我很羡慕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他们常常凭借着一纸班规,能够将自己的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魏书生,他经常出差、讲学,很少有时间在学校里,但是他班上的各种管理却令人不可置信的好,这让我神往不已。于是,学着他的样,我在班上也设立了各种管理机构,制订了各种管理制度。班上五十六名学生,几乎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是官。可是,执行了一段时间后,我却遗憾地发现:要么名家是骗人的,要么是我自己的造化根本不够,这些班规在实际操作中根本没有一点作用。

 

例如上课请假的问题,班规上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上课进行中请假,上厕所、找东西都必须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内做好。可是,班规制订一个星期后,就出现了问题。首先是女生上课需要请假,我理解女生因为个人卫生问题,有时候不得不请假,于是开了特例。女生特例一开,男生有意见和想法了,他们也纷纷说自己也有特殊情况。结果,一个上课请假的问题,仅仅是班规刚出台的那一个星期做得很好,后来又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了。

 

其他如课堂纪律、卫生责任、班级文化建设等,我都想得很好,甚至有很多具体条款,我还照搬那些教育名家的具体案例的。可是,最后都无疾而终。这些实践让我有一个这样的体会:教育名家的方法好是好,可是太有个性化了,我们学不来。我们能够做的,其实还只是传统的老做法,能够维持就不错了。我把这个想法跟很多同事讲过,他们也很认同。但也有同事说,你的班规建立得不民主,缺乏群众基础,难怪班规行不通。我想此话有理。于是决定推行民主治班。谁知那东西和班规一样,都是镜中花、水中月,看起来很美,实际却中看不中用。第一次在班上推行民主治班,学生很高兴,老师很兴奋,可是,不到一个月,麻烦就出来了:由于学生权利太大,班级管理最后变成了自由市场。我不甘心失败,于是在第二年继续推行民主治班理念,并吸取了第一年民主治班的教训,不事事都听学生的。一个学期后,我在班上进行民主测评,结果又很失望——孩子们居然说我是假民主,征求意见只不过是做样子。真的是气死我了。

 

几次失败之后,我又恢复了过去治班的老样子,民主治班无效,最后不得不专制结尾。任何事情都必须由班主任说了算。既不去征求学生意见,也不和学生商量,只要有理由,我觉得行就可以在班上推行。这回,孩子们反映很好,一些学生干部说:“早该这样了!”还有些学生直言告诉我:“以前您事事都听学生的,结果有同学给你送了一个外号——糯米团子!”啊!我听了大吃一惊。幸亏觉醒的时间早,不然真的误事了。

 

有一天学校举办了介绍赏识教育的讲座,我想又是一个好的学习契机,我认真听讲,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尤其是周婷婷的教育成功,使我相信一句话: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以自己过去粗暴批评学生感到可耻,也下决心从此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一切优点。刚开始改变的时候,学生也很惊奇,一些学生在日志中说:“老班的变化真让人吃惊!”“我们终于有一个善解人意的班主任了。”可是执行一段时间后,却发现那东西好看不中用。对于后进生、学困生教育,一直是班级工作的难点,多年来我总找不到好办法。可是,推行一段时间后,我又不得不承认:人和人是不能够比的,别人那里成功的经验,到我们班上却不一定适合。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是赏识之后,学生觉得我们很假——成绩本来就差,还说什么只是目前困难。其实很多学困生对自己的状况很清楚,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自己,老师的赏识并不能激发他们的信心。甚至一位后进生这样告诉我:“老师,你还是别憋我们了,我们不行。你赏识的目标我们达不到,还是拉倒吧,你!”

 

由于自己总是碰壁,常常是新东西推行一段时间后,又不得不重新回到老地方。用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来概括,就是“终点又回到起点。”

 

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做班主任啊,无论外边吹什么风,你都不要跟着潮流跑。真正有效的教育,还是抱着石头过河。

 

(案例提供者  郑学志)

 

 

 

【综合分析与建议】

 

客观承认,这位老师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好老师,他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思想比较开放,思维也很活跃,和学生交流也很多,应该能够做一名好老师。可是,为什么在他推行新方法治班之后,屡屡失败,最后不得不又重新回到老路子上去呢?我们看关键原因是缺乏思考。

 

曾经有一位教师这样说过:中国的教育改革啊,经验一总结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言下之意,很多教育成绩和经验,是经不起教育实践的检验的。也有的教师说:中国的教育大家工作方法的个性色彩太重,规律不具有普遍性,不适宜推广。

 

事实上是这样的吗?不是。其实,我们更多的老师,是学习思维太简单,学习的功利性太强,以至于他们学习之后,没有经过思考的环节,就直接照搬照抄了,结果效果很不理想。

 

从这位老师的自述来看,他只是片面地学习了别人治班的外壳,而没有深入地反思自己,为什么别人的先进经验在自己班上不能够推广?这个问题他没有反思,所以,别人成功的经验,在他班上就是一种失败。可见,是反思不够,使他陷入了跟风失败的污泥中不能够自拔。

 

那么,在这个案例中,他需要反思什么呢?我们认为,下面三个方面他必须深刻反思。

 

第一,他得反思一下,自己学来的班规究竟有没有针对性,有没有可操作性?从他的自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班规很多具体条款是“照搬那些教育名家的具体案例的”——这实际上就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一个年代的学生素质是不同的,面对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很明显的一个例子,过去我们的孩子逃学了,他除了游荡就没有地方可以去。而现在呢?孩子逃学了,可以去的地方多着呢!网吧、游戏厅、舞厅……他们有的是事情可做,只要口袋里有钱,一个星期,半个月不回学校都可以。名家之成为名家,绝对不是一天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他是在他过去的学生基础上成功的。那么,名家已经过去了的学生管理方法,照搬到我们现在的学生身上,当然有不适合的地方。

 

班规确实是民主治班的好办法,但是,我们在制订班规的时候,不要幻想借助班规就一劳永逸。这样的事情过去没有,现在也不会有,将来更不会有的。一个班级的班规能不能够有效,至少要考虑好下面几个方面:一是针对性,班规必须穷尽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需要制止的违纪现象;二是可操作性,一个详细的班规,如果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也是假的。这两点很重要,成功失败,关键就在这两点。不知道给我写信的这位老师想到没有?

 

第二,他忽略了反思民主治班的真正内涵,忽略了民主治班的前提是“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陶行知)。我觉得做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他必须是一个喜欢思考的班主任。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惘”,惘就是迷惑的意思,一个班主任如果不喜欢反思,做对了不知道对在哪,做坏了不知道坏的原因,那就真的是“惘”了。那些成功的班主任,总是经常反思的班主任。他们常常在班级出现的各种现象之前,或者之后,深入地思考几个“为什么”。深入思考了,行事才有针对性。

 

从这位老师的自述来看,他的民主治班不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关键是他没有科学地理解民主治班的内涵,把民主治班混同于听学生摆布了。他所做的事情,不是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不是用民主生活去培养民主习惯,而是公布一些所谓的“民主”措施后,坐观学生的反映和评价。学生乱成自由市场了,他觉得是民主之害;然后立马专制。这样以后去征求学生意见,学生当然不乐意了,不是送给他一个外号“糯米团子”,就是认为他是假民主。

 

其实,科学地理解,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制度,对我们教师而言,更是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育态度、一种教育风格。一个民主治班成功的教师,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肯定是有责任感的,能担当社会责任的,绝对不是抱怨班主任假民主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民主不是万能的,它有一个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效果不明显,我们不能够轻易地全盘否决,而应该去多思考“为什么”,然后逐步完善。

 

第三,他片面理解了赏识教育是作用,没有反思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同前面两个失败的做法一样,他喜欢浅尝辄止,不喜欢深入思考。不论学生程度怎样,他一个标准地要求人家,一个标准地给人家提供奋斗目标,然后一个标准地吹捧孩子的“闪光点”。其实,赏识教育之所以有效,最关键的原因是找到了“每一个学生”成功的起点——请注意“每一个学生”这五个字,“每一个学生”的意思是不同的学生成功的标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够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孩子,如果你硬要这么要求,那么结局只有一个——孩子们会直接对老师说:“老师,你还是别憋我们了,我们不行。你赏识的目标我们达不到,还是拉倒吧,你!”你看,缺乏思考,缺乏反思,照搬就只能够收到这样的效果。

 

跟据这位班主任的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养成反思的习惯。只有养成随时反思的习惯,思维的火花才越来越活跃,思考才越来越深入。养成习惯不难,关键是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使反思制度化,即安排固定的时间,制定自我约束的日反思、周反思或月反思制度,使反思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坚持一段时间后,习惯就会很快养成。二是设计一个“问题单”,主要涉及内容有三个,即自我认识、活动领悟、策略运用,每一个教育实践活动完成后,坚持从这三个方面去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也能够很快养成反思习惯。

 

第二、要养成勤于记录的好习惯。一个善于反思的班主任,还要养成勤于记录的好习惯。记录什么内容呢?一是记录失败之笔,败笔印象深刻,思想震撼大,往往很具有反思意义;二是记录机智之处,教育机智是教育过程中的精华部分,当自己完美处置一个事件,自己都感到满意之时,要善于记录;三是记录偶发事件,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四是记录学生见解,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班主任教育活动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我们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五是记重新设计,一次教育之后,班主任一定有所感想,也有所打算,将重新设想记录下来,是教育实践的升华,对今后工作很有启发。

 

第三、积极开展同伴交流。做一个反思型班主任,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广泛地进行同伴交流。现在在《班主任之友》论坛上,在教育在线,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在《班主任》杂志论坛,很多一线教师在那里撰写博客日志,发表原创文章,大家充分利用网络跟帖、发帖和评价,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同伴交流的有效途径。同伴交流,不一定必须是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单位的教育工作者,那样的同伴,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同伴,如果单位气氛不好,很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集体。但是,在网络上却能够很轻易地做到,互连网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只要是做着相同的工作,有着相似的经历,愿意为教育工作奉献的人,都是我们交流的同伴。这几年,在网络上先后出现了不少教育名家,如万玮、王金华、赖联群、李迪、铁皮鼓、陈晓华等,他们活跃在网络上,充分利用网络寻找反思同伴,激越思维,激荡思想,迅速在全国走红,成为善于反思的班主任典型。

 

我们建议大家都做反思型班主任,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技巧,多积累自己的反思结果,这样在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上才能不断前进,永远前进。                                              (评析与建议  李云  张万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规让班级管理柳暗花明
如何建立尊重与合作的班级制度(转载)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种常用方法
班主任经验交流
李镇西:新班主任的第一次——如何第一次制定《班规》?
班规专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