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途不生病,牢记“拒绝令”
导语
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喜欢“旅行过年”,在特殊的节日里与家人分享别样的风景,这成为了一种新时尚。

春节期间,有的小伙伴为了躲避北方的严寒去海南、厦门等地享受温暖的阳光,有的小伙伴扎堆儿冰雪世界(哈尔滨、雪乡等)体验“让暴风雪来的更猛烈些”的刺激。前些日子还有朋友高唱“你在南方的艳阳里晒得黝黑,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冻得稀碎”,可随着冷空气在我国大面积侵袭,真是“四海之内皆稀碎”/(ㄒoㄒ)/~~,一个大写的冷字!所以,小伙伴可千万要注意防寒保暖,适时适量地增减衣物哦。另外,笔者为您呈上傲娇的“拒绝令”,让您身体好,旅行没烦恼。
伤风说No:

旅途中伤风,一般都起源于没有合适地增减衣物,或者玩儿得满头大汗后“得意忘形”地脱掉衣服,一阵冷风吹吹,怎一个“爽”字了得。中医讲风邪侵犯皮毛,卫气固护机体以抗邪。当风邪只流连于皮毛而未达腠理,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己点按穴位,疏通经络,以助正气驱风一臂之力。如果你因此而伤风,在初期就用以下几种方法“驱驱风”吧。

第一、用两手食指点按上星穴,然后按风府穴,达到酸麻感为宜。


两穴均为督脉之穴,上星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有清热利窍、醒神清脑、升阳益气等作用;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之功。若前发际不明显的朋友可以按照尺寸定穴位:眉间直上3寸一般认为是前发际正中,再上1寸即为上星穴啦。
            
第二、两手伸开,以掌相搓30次,并用两手食指点揉迎香穴10次,进行鼻部按摩。


大部分伤风中,鼻咽部是最初感染的部位,因此鼻部按摩能有效预防感冒。迎香穴,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针灸甲乙经》:鼻鼽不利……迎香主之。
 
第三、每天早晨起床后用冷水洗脸,晚上回到住处用热水泡脚。

冷水洗脸,可使面部和鼻腔内的血管收缩。等冷水的刺激消失后,这些血管又会迅速产生反射性的充血扩张,这一张一弛,被誉为一种良好的“血管体操”,促进了面部的血液循环,改善了局部皮肤组织的营养,大大提高对寒冷的适应性。同时,冷水洗脸对大脑神经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使人头脑更清醒、精神振奋,对缓解头晕脑胀有好处。

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改善睡眠,属于“足浴”的范畴。另外,在中医理论中,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泡脚还有益于预防和治疗感冒,只要坚持每天泡脚,可以起到减缓症状的保健作用。热水泡脚至少超过15分钟,最好泡到双脚发红,微微出汗为宜。
 
第四、如果是自由行的小伙伴晚上回到住处前可以去附近超市买一点生姜和可乐,利用旅店里的电热水壶煮一壶美味的生姜可乐。(记得用完再烧一壶清水把电热水壶洗干净哟(*^__^*) )
姜可以驱寒,可乐能够止咳且可调和姜的味道。姜汁可乐一起煮喝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热量,暖胃,对于伤风引起的喉咙胀痛有奇效,最适用于冬季。
晕车说No:

晕车,主要是由于在搭乘交通工具时,身体的不规则体位的改变刺激内耳的前庭蜗器产生神经冲动,经过神经调节就产生了晕车的一些类反应。能引起晕车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但旅途中的疲劳、睡眠不足、饥饿或过饱、车内通风不良均可能成为其诱因。从中医角度讲,晕车属于眩晕的范畴。《黄帝内经》上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说明眩晕多以内伤虚损为主,多因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有的也会因胃肠虚弱出现此类情况。所以,预防或缓解晕车的不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晕车者于乘车前一小时,取“伤湿止痛膏”1片贴于肚脐上(称神阙穴)。如乘车超过一天,第二天另换一贴,可以有效地防止晕车。

由于“伤湿止痛膏”有轻微的麻痹作用,把它贴在肚脐上,从肚脐吸收至肠胃,可以缓解晕车时肠胃的痉挛,从而可以防治晕车,减少旅途的痛苦。
 
第二、当发生晕车时,可用大拇指掐在内关穴上,达到酸胀之感即可。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约二横指,二筋之间。《玉龙赋》曰:“取内关于照海,医腹疾之块。”《百证赋》里有云:“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均说明了内关穴的功用之所在。刺激内关穴对于治疗胸部烦闷、心暴痛、膈中满、失于协调有良好的效果。所以,在头晕欲呕的时候记得刺激内关穴。如果朋友们觉得自己用手指按压力度不到位,可以借助硬币,在两筋之间按压并滚动。
 
第三、乘车前口含鲜姜2片。

生姜被称为“呕家之圣药”,其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鱼蟹毒等作用。晕车晕船,主要是因为胃气上逆,生姜可以调节胃气,使得胃气下降,可以使晕车的不适感大大减轻。

另外,小伙伴们还可以将以上几种方法结合:在乘车前30分钟,取生姜片适量,分别贴于肚脐和双前臂内关穴上,然后,用小块的“伤湿止痛膏”把姜片固定住,可有效地预防头晕呕吐。


拉肚子说No:

拉肚子专业学名为“腹泻”。在旅途中,小伙伴们由于没有抵挡住各地美食的巨大诱惑,这个尝一口,那个来一盘,结果就可能因为过食生冷,饮食不节,水土不服,食物中毒等而诱发腹泻。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病多因感受外邪,如湿热、暑湿、寒湿之邪;情志所伤,忧思郁怒导致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而成泄泻;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进食不洁腐败之物均可成为腹泻的诱因。对于单纯由于伤食引起的腹泻,您请往下看。


第一、患者仰卧于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沙发上,解开腰带,露出肚脐部,全身尽量放松,分别用拇指指腹压在两侧天枢穴上,力度由轻渐重,缓缓下压(指力以自己能耐受为度),持续4―6分钟,将手指慢慢抬起(但不要离开皮肤),再在原处按揉片刻。
天枢穴在腹中部,距肚脐左右各平开2寸,出自《灵枢·骨度》,属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刺激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第二、将苹果洗净后,带皮切成小片,放入小碗中,隔水蒸5分钟后用勺捣成泥状即可食用。

此方法适用于自由行,能用到厨房的旅行者们。苹果中含有鞣酸,是肠道收敛剂,它能减少肠道分泌而使大便内水分减少,从而止泻。
 
第三、对于单纯性腹泻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于两侧小腿足三里穴和神阙穴(肚脐处)。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马丹阳十二穴歌》:“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四总穴》:“肚腹三里留。”均说明其治疗腹泻之功。并且此方法也适用于小朋友:将“伤湿止痛膏”剪成6cm*6cm的方块,对准患儿肚脐中央贴牢,每日换药2次,泻止后再贴药2天,以巩固疗效。

当然,以上短短的“拒绝令”其实只是针对预防旅途中轻微伤风、晕车、单纯性伤食引起腹泻的一些方便易行小妙招。对于严重感冒、中毒性肠胃炎神马的,各位看官一定要及时就医用药不要耽误了病情哟。“你品尝了夜的巴黎,你踏过下雪的北京,你熟记书本里每一句你最爱的真理,却说不出你爱我的原因”哼唱着《旅行的意义》,可别忘了“为旅行的健康保驾护航”。

不知这篇傲娇的“拒绝令”大家看的还满意否?如有不太清楚的,或者有想分享给小编的,欢迎留言哟~春节期间我们也会及时给您回复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健灸的常用穴位介绍 (附彩色取穴方法图)
【引用】大蒜治百病?贴肚脐治混合痔疮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胸腹部穴位 脐(神阙)
【健康】散寒除湿,通络止痛~针灸专家为你科普居家常用艾灸疗法!
假期出游晕车怎么办?四种方法一步到位解决问题
失眠有7种,一招就搞定 栾加芹《不生病的智慧4》 - 伊甸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