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你两味祛湿又健脾的中药!坚决不做湿人


当深圳又爽快地宣布:阵雨、暴雨、大雨即将连续光临一周后。

估计大家心里都这样在呐喊:尼玛……潮湿又来了,求不湿身……

上次我们回顾潘毅老师的祛湿方案,列举广东童鞋“脾虚夹湿”的生理特点,以及如何通过饮食、中成药、穴位按揉等方法来祛湿。
(错过的朋友,请点击下方蓝字)

回南天又来啦~~如何祛湿?


今天我们重点来讲讲两味祛湿的中药。
看看咱们的男神——《中医一年通》主讲老师潘毅教授,如何从繁化简,理解复杂难记的中药,我们在生活中又该如何甄别与挑选呢?


讲述者:潘毅

祛湿药我们讲苍术、白术和茯苓,其中苍术和白术是对比着来讲。


苍术与白术



苍术
辛、苦、温。
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发汗解表 。    

白术
甘、苦、温。
补脾健胃,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苍术的性味
辛、苦、温。
辛能发散,那么苦味有什么作用呢?
苦味在这里主要是燥湿,而温能散寒。

苍术的功效
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发汗解表。


燥湿健脾 
注意,这里没说补脾,很多人对健脾这个概念有误解。
其实健脾的概念大于补脾,补脾一般是用在脾虚,但健脾的意思是让脾气健运
方法可以很多:脾虚补脾,脾胃气滞则行气,湿阻脾胃则祛湿,都可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燥湿健脾,意思是通过祛湿来达到让脾气健运的作用,所以苍术本身没有补的作用。


发汗解表

苍术有辛味,辛能发散,温能散寒。
所以苍术能够治疗表湿或者是表寒。


︱祛风除湿︱ 
一般是用在风痹和湿痹。
当然是因为苍术祛湿力强,所以一般多用于湿痹,之前讲过的关节沉重的那种用苍术


白术的性味
甘、苦、温。
跟苍术不同,苍术是辛味,白术是甘味,甘能补益,苦能燥湿。



白术的功效
补脾健胃,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也就是说,苍术和白术都能燥湿,但白术是通过补脾而燥湿,脾功能强了,把水湿运走而完成的。所以脾虚有湿是用白术,而湿阻脾胃的实证则适用苍术

白术为什么还能固表呢?

所谓固表止汗是用在那些平时气虚容易自汗的人。
我们注意一下颜色,苍术又叫赤术(红色),红色属火,火性发散,所以它发汗;白术是白色的,白色入肺,肺主肃降,金气主敛,所以它能固表止汗。


苍术VS白术

术之用,补中益气,就用白术;除湿化气,一般用苍术。
甚至可以很细:一般说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那么两个相兼而用,想补多运少,那么就白术多而苍术少;想运多而补少,那么就苍术多而白术少。


茯苓



茯苓
甘、淡、平。
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


茯苓的性味
甘、淡、平。
平就是不寒不热,淡味有什么作用呢?讲得白一点就是利尿。


茯苓的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

︱利水渗湿︱
注意这里的表达跟刚才的苍术、白术不同,苍术、白术是燥湿,或者有时叫化湿,燥湿的意思有点是在内部把湿、把水气干燥掉了、蒸发了、挥发了。
茯苓的功用是更直接一点,让水湿直接从小便出。


︱健脾和中︱
等于有补脾气的作用。
但茯苓的补脾力并不强,跟利水作用相比较,个人感觉茯苓大概是三分补,七分利。


︱宁心安神︱
宁心安神一般是用在失眠、多梦这一类病证中,但宁心安神功效比较好的不是茯苓而是茯神


茯苓VS茯神

茯苓是长在松树根部附近的菌核,而茯神则是抱住松树根来生的。
当你把茯神取出来,中间是空的,假如学过八卦的人就知道,中空是离卦

,离卦入心,所以茯神的安神效果就优于茯苓。


白茯苓VS赤茯苓

把茯苓的皮去掉,茯苓皮下面一层淡红色的就是赤茯苓,赤茯苓包住的再往里面走,比较白色的部分才是白茯苓。
赤茯苓,(红色,五行属火)主要走心与小肠,学过《中医一年通》中医基础的人都知道,小肠跟水液代谢有关。
所以赤茯苓的利水功用强于白茯苓,但是补力就相对弱一点
白茯苓则比较平均,虽然刚才讲它是三分补,七分利,但毕竟它的补力是强于赤茯苓的。


如何挑选茯苓

买茯苓最好不要买切成块状的,要买那种是卷起来的、薄薄的,效果好。



为什么呢?
切成块状的那些茯苓,你试一下,煮个半小时,或煮个40分钟,你把茯苓捞起来,切开看看,里面还没煮透,还是干的。
所以卷起来的片效果更好。




还有茯苓皮。
茯苓皮以皮走皮,所以一般是治疗水肿的。
生姜皮有利水作用,治皮肤水肿,茯苓皮一样有消肿作用,一样是治皮肤水肿。中医有个方叫作五皮饮,五皮饮就是治水肿,里面刚好就有生姜皮跟茯苓皮。





用象来诠释中药是不是很形象?

潘毅老师说,其实这是中医真正有深度的东西。

颜色、时间、地理、性情皆是象。

一个药的不同部位也是象。

这样来理解中药或中医,

学到的东西才是立体,与原汁原味的。

跟潘毅教授原汁原味学中医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湿邪不祛,吃再多补品也无济于事!祛湿中成药百科,
两味中药泡水喝,燥湿健脾,祛风除湿,祛湿又健脾!
老中医常用的31个治疗脾胃病的药对!总结到位值得一看
薏仁茯苓白术 12款中药祛湿又养生
一湿百病生!最全11种祛湿中成药盘点,实用有效,收藏备用!
祛风祛湿的中药看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