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梭罗的《瓦尔登湖》结缘·台州晚报

  影响我的书

  何贤桂

  

  我与梭罗的《瓦尔登湖》结缘很多年了,其间读过好几个译本,最终收藏了徐迟先生的译本,但总感觉这些译本似乎缺少点什么。去年年底,看到《瓦尔登湖》出全注疏本,我便按捺不住地买了一本。

  这个注疏本是耶鲁大学出版社为《瓦尔登湖》150周年出版的全注疏本珍藏纪念版,注疏体量达此书近半篇幅。作者杰弗里·S·克莱默以梭罗批注过的初版原书为蓝本,参照梭罗生前日记、书信、阅读书籍等所有已发现资料,对书中典故出处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考证和注疏,几乎无一字无出处。

  《瓦尔登湖》,又被译为《林中生活》,是梭罗的代表作,但在他的有生之年仅售出不到2000本,其价值几乎被美国文学界完全忽视了。直到20世纪,文学评论界才逐渐发现了其特殊价值——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批评和对乡村生活的守望。

  《瓦尔登湖》是一本宁静的书,一如瓦尔登湖一样静谧。梭罗,这个瘦小的美国人,居然在这样一个湖边,悟出了生命的真谛;也就在那个湖边,他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他的这一举动,也许只有像他那样的人才能做到,也许只有那些有着深厚宗教情结的人才能体验到生命与时光之间的变奏。

  梭罗在那个湖边读懂了什么叫做生活。在梭罗看来,生活是一种简单的旅途,人则是大自然中不断向前行的过客。生活就是与日月星辰同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生活也就是重新确立自己在大地上的位置,任何远离大自然的做法都是对人本性的违背。

  梭罗的确做到了。1845年3月底,梭罗带着一把借来的斧头,走进了瓦尔登湖。这一住就是两年零两个月,也就在那些日子里,梭罗开始了他的《瓦尔登湖》一书的写作。在瓦尔登湖的两年多时间里,梭罗靠着自己的一双手,搭建了一间小木屋,在湖边种了土豆、豌豆、玉米、萝卜,还学会了用酵母做面包,过上了舒适而惬意的生活。

  在瓦尔登湖,梭罗与大自然同起同睡,像一位高古的哲人漫步在森林的小径上。大地是如此的神奇,到处都有鲜花和嫩草,散发着芳香;虫吟蝉鸣,是大自然中天然的歌手;而哲人高贵的思索则是人类历史上最美的竖琴。梭罗清晰地记得,一切的生活都因为自然的影响而变得洒脱和超凡脱俗,他的心就如大海般宽广,他的神思则像冰山上的雪莲那样无瑕。

  我们发现梭罗生活的时代正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许多工厂主获得了现实的利益。人们开始走出农场的小屋,迈向城市的高楼。铲车开进了田野,绿油油的田地上筑起坚硬的厂房。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都因为技术的扩张而变得丑陋不堪。技术的弊端在于使人类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人类的精神状况也日益恶化。整个地球上,生存着一群有病的生物。

  “瓦尔登湖”正如它的名字那样美丽,它将是人类精神家园的隐语,梭罗也将因此成为一个人类的精神师友。如此看来,像梭罗那样的生活或许正是我们所却的。假如所有的人都能像梭罗那样生活,像梭罗那样与大自然一起生活,人类将会与大自然一起生长,也将会生长得像大自然那样纯洁无瑕。人类的形体将会与大自然一样健壮而光滑,人类的心灵也将会像瓦尔登湖的湖水那样纯洁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瓦尔登湖
这是一本举世无双的书
瓦尔登湖畔的沉思
寻找自己的“瓦尔登湖”
我为什么要做一本《瓦尔登湖》的注疏本
清华人手一册的《瓦尔登湖》告诉你怎样才能找到你心中的瓦尔登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