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吳昌碩銘鳴堅白齋沈石友藏石鐘硯識(图)
 

吳昌碩、張坤銘石鐘端硯
17.3×10.5×3cm
出版:《沈氏硯林》民國時期編輯
說明:橋本關雪舊藏。

  物出乎天地精英而利之於用,乃集百技之琢磨,唯仁人君子相與砥礪,而比德明志者世之寶也。夫硯,亦品類高華,樸直端正有類於仁人君子之概者也。故其物常聚之于文人雅士之側。昔東坡出入與俱,米顛易而滴淚。繼米史、高南阜《硯史》、紀氏《閱微草堂硯譜》,至近代沈石友而有《沈氏硯林》,其與海上缶廬婆娑料理,互為酬唱者遂成一段佳話,憐惜之致,令後來者無不想見其真容而曷可得見哉!
  今譜中石鐘硯見出塵埃,其鴻跡光華殊可一足企望之思矣。
  硯作長方鐘紋,額篆“石鐘”二字,款署“老缶”,印“俊”字。底部鐘形覆手內正書銘曰:“夫音,樂之輿也,而鐘,音之器也。小者不窕,大者不槬,則和於物。物和則嘉成,故和聲入耳而藏於心,心億則樂。按,周鬴方尺深尺而圜其外。積實所容與黃鐘合,其音宮,其器大鏞也。故以左氏成語銘焉。乙亥長至前五日為幹九年道翁博粲。雲間弟張坤撰。”印“大雅”。邊有“柯筠賞”三字隸書。一側缶廬行書銘曰:“出入宮商,不屑譜郊祀之樂章。丙辰人日,石友屬銘七十三叟吳昌碩。”張氏銘出《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二十一年(周景王二十四年,西元前521 年)春,天王將鑄無射(無射大鐘)”,有泠州鳩者乃有此銘之所言者,而略有節刪。意謂鐘之小者其音不纖不細,大者不粗不獷,則能和之於物,物和嘉成……心安則樂。銘文蓋以和諧為旨。缶廬銘則獨出機杼,超出原義,走轉跌宕而語臻高妙,大可玩味者。
  張坤者,字南山,清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其署雲間乃華亭之屬,當工篆刻,有《我樓偶篆》、《五馬金章印譜》。原物主者乾九,名蔣元龍,清秀水(今浙江嘉興)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副榜。篤學嗜古,工詩文,精賞鑒,究心金石書畫,工寫意花卉。兼工鐵筆。著《春雨樓詩》、《桃花亭詞》、《西齋過眼錄》,卒年六十五。以其中榜年推之,其經乙亥必為嘉慶二十年(1815 年),此時該氏亦已可稱“翁”,硯或成于此時,張、蔣二氏一段硯緣亦有可稱之者也。
  缶廬銘之丙辰人日,當在1916 年正月初七(舊曆),明年沈石友先生辭世,自此年後缶廬為石友硯銘遂成絕唱。見《硯林》卷首缶廬畫品硯圖其蒲團趺坐,想名硯羅列,或潭青洮碧,翠濤雪浪,或暮天初白,蕉葉滴露;有隱士遺民,有高僧名妓。處身變亂之世,乃“自晦于時,唯以哦詩抱石消磨歲月(《硯林》孫雄序)”為趣,比德於硯,潔身自好,其狀蓋有邦之荒唐,悠然南山采菊之概可想見也。惜身後遺硯散落,竟淪亡流離異邦者將百年之久。今真硯復歸,其間人文奇蹤,昭然之名跡,曷可不以為寶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說新語箋疏 余嘉錫箋疏假譎第二十七
陸駿元丨上海圖書館藏沈欽韓《漢書》校讀本研究——兼論其遞抄本之流傳
真禪內印頓證虛凝法界金剛智經卷上(三)
外篇 卷二十五 君道
(重发整理版)王三慶 :故宮藏本《唐人十二月相聞書》研究
清沈曾植楷書臨爨寶子碑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