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林黛玉的性格
高密
内容提要 林黛玉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她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和宝玉之间的爱情最终成为一场悲剧。她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 红楼梦;林黛玉;性格;形成因素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是作家曹雪芹着重塑造而又非常钟爱的一个艺术形象,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一提到她,我们很多人更多想到的是她多愁善感、以泪洗面,她的格格不入,这是非常片面的。黛玉的性格是非常丰富的,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就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一、林黛玉丰富性格的体现
(一)林黛玉心灵纯真,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言行,说话尖酸刻薄不饶人
寄人篱下的命运,在黛玉的内心深处接成了解不开的隐痛。她不安于这种命运,却又无法摆脱。这样的矛盾经常扭曲着她的感情和心灵,使她的心境常常得不到平静,而且极易感受外界的刺激。她心直口快,不会守拙随时,对周围的庸俗和虚伪常用比刀子还厉害的语言予以投刺,被人认为“刻薄”,“专挑人的不好”。显赫的北静王在她眼里是个臭男人。她蔑视权贵,从不讨好封建家长。她感打趣凤姐,对贾母也不讨好,这从湘云的话中可以看出:“她再不放一点,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犯不着见一个打趣一个。”
在林黛玉刻薄,“使小性”的性格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贺元春归省庆元宵”中,写宝玉一时高兴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给了众小厮们。林黛玉知道后,以为自己送给他的荷包也给小厮们拿走了,就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完就赌气回房,把原来正替宝玉做的香袋儿“拿过来就绞”。后来宝玉跟她解释过后,她也知道了那“荷包”宝玉珍藏在怀里,可还是生气,当宝玉向她陪不是时,她还边哭边说:“你不用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最后禁不住要宝玉“好妹妹”长、“好妹妹”短的赔不是。咋一看,林黛玉似乎真是太小气了,简直有些无理取闹的架势,但只要细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小性儿”后面,遮住的正是她的美好品德,正是她那要求爱情专一、要求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的强烈的自尊心。
﹙二﹚林黛玉任情任性,渴望自由,向往自然,不守封建妇道
林黛玉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如用现在的标准来看林黛玉,巈?就属于神童了。这从她夺魁菊花社,教香菱作诗时的见解中得到体现。不仅如此,她喜读“移人心性”的“杂书”,无视封建道德的说教。从宝玉那里得到《西厢记》后,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当她听到墙外传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时,“十分感概缠绵”,再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时,“不觉点头自叹”称为好文章。当她又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时,不觉心动神摇。这些优美的诗句,引起她对自己身世、情感和朦胧的理想的强烈共鸣。也正是因为她对“非女孩家本分”的读书写诗充满热情,以致成为她的一种特殊爱好,也成为她抒发抑郁心情的工具。
可是,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黛玉的文学才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她的敏感和智慧,主要不是用来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诗意,而是更多的来感受周围环境的污浊和时代的阴暗。她在诗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表达了她对所生活的封建社会的不满。
﹙三﹚林黛玉情感专一,追求真爱,至死不渝
在《红楼梦》中,最能感染读者的莫过于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了。而作为这场悲剧主角之一的林黛玉,很少留意封建道德对妇女要求的那一套所谓“贞静温淑”的做人标准,对宝玉的诸多叛逆行为,不仅不予以规劝,反而常常采取同情或支持的态度。身世的不幸,个性的压抑,使她内心蕴积着反抗世俗的情绪,在这种叛逆思想的基础上,她与宝玉这个封建社会的逆子结成了知己。但在那个时代,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尚属严重的叛逆,更何况他们的爱情又是建立在共同的叛逆之上,因此,他们不可能不遭受封建势力更多的压迫和打击。
爱情带给黛玉更多的是痛苦和眼泪。她追求的专一、执着的爱情,却有三个因素一直困扰着她:一是宝钗的插入和“金玉良缘”的传说,平添她许多疑虑和痛苦,而实际上宝钗也正是作为封建势力的化身,给黛玉的爱情带来了沉重的压迫。二是由于环境和封建礼教的影响,她始终没有直接表露一点真情,甚至宝玉向她表示一点爱意的语言,也被她认为是欺负她,她还要生气,日复一日,郁结成无法医治的心病。宝玉并不相信“金玉良缘”并对她明确表示,证明宝玉是真正爱她的,也使她逐渐消除了猜疑,但她的心里却不能透出一丝真正的笑意,压在她心头的还有一个封建社会。三是父母不在,婚姻无主,而她自己又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整天以泪洗面,落花流水成为了她悲苦命运的象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正是她对自己悲苦命运的哭诉。虽然环境险恶,但林黛玉还是相信自己心中的爱情之火不会熄灭,她执着地信守着她的追求。她对宝玉的爱可谓是刻骨铭心。当她听到宝玉被舅舅毒打之后,满面泪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当知道宝玉最后与宝钗闺房成大礼的时候,自己移身要回潇湘馆去。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的,两只脚却象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走到潇湘馆门口,她再也忍不住:一口鲜血吐了出来。在她死的时候还直声叫道:“宝玉,宝玉。”她对宝玉的爱是至真至纯,不带着任何功利的,是真正的耳鬓厮磨,两小无猜。她是靠着对宝玉的爱,才活了那么久,她对理想对爱情的追求是执著的。
二、林黛玉丰富性格的成因
(一)身体虚弱、抑郁性的气质
在黛玉进贾府之后,众人见她,身体虚弱,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由此可见她从小身体就很弱,只能靠吃药来维持生命。身体的健康状况不佳,给她的性格着上了灰暗的底色。从她作的诗: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由此可见: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我认为: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
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而黛玉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气质如此,对她也就不过分地苛求了。这些姐妹们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
(二)父母双亡对黛玉性格的影响
黛玉7岁丧母,11岁丧父,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她的学龄期和少年期,此时正是她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她心灵又是两次重创,所以说父母的相继辞世,是影响黛玉性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林黛玉父母双亡,孤苦零丁,不得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中,林如海这样对黛玉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可以看出来,黛玉是极不愿离开自己的家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时她才七岁,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井离乡,远走他方,在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自已身世不幸”的情结。
在贾府寄人篱下的生活,每每让林黛玉感到孤立无援,时时处处在心中将自己同宝钗作比较。在第五十七回“慧紫??辞试忙玉,鹃情辞试忙玉,鹃情中,当看到宝姑娘在母亲怀里撒娇时,黛玉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
由此可见,父母双亡的打击带给林黛玉的是深深地自卑,正是这种自卑照成了她的孤僻,她的叛逆。
三 家道中落对黛玉性格的影响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影响着个体性格的形成。林家的家道中落除了直接冲击着黛玉的心灵之外,还间接地影响着她爱情的成败,这反过来,又影响着黛玉性格的形成。
封建社会的婚姻观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试问:贾家的命根子,怎么会娶一个一身是病的,又家道中落的,死守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信条,对整个家族没什么利用价值的儿媳妇呢?
薛家对贾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宝玉娶宝钗可谓是顺理成章。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性格的形成也必然深受社会的影响。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人之初,性本善”。林黛玉本来是一个善良、纯洁、热情大方、温柔体贴、胸怀坦白的人,但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本来性格的外面,常被一层伤感、“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等表象笼罩着,使读者不易真正地理解它。造成这样的原因,从广义上讲,是时代所赋予的。林黛玉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林黛玉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就是作为新兴思潮出现的。他们是与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相对立的,因而常常遭到封建制度的卫道者的阻挠,林黛玉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受到守旧派的指责。在这样的矛盾斗争中,林黛玉的性格的闪光点就往往被世俗之人视之为“小性儿”了。
从林黛玉生活的具体环境来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林黛玉生活的贾府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势力十分顽固的封建没落家族,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比如王熙凤“戏效彩斑衣”那样令人恶心的“孝心”;宝钗在饮食、穿衣、点戏、猜谜等各个方面对贾母所献的殷勤,在作诗等方面对元妃的奉承,以及在丫环面前的所作所为;王夫人在人前的假慈悲;“薛姨妈的爱语慰痴颦”等封建社会的遗毒等等。寄人篱下的林黛玉虽是个弱女子,但她选择的却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绰陷渠沟”的人生道路,这样,她那高洁的不肯折节媚俗、孤极傲世的性格就必然与世俗格格不入。因此,由于林黛玉坚持其固有的高洁本性,因而就不见容于这污淖的封建世俗,从而又引起其自尊心对污淖世俗的更大不满。
三、林黛玉丰富性格的意义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人的地位低下,没有起码的人生权利,更不用说维护自己的尊严,追求自由甜美的爱情简直就是天理难容。而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不守妇道,正是她对现实强加给她的种种伤害的强烈反击。她的性格中的种种所谓的缺陷,并非真正的缺陷,而是一种斗争表现,是她维护自己人格和尊严的充分体现。
在众多的古代女子艺术形象中,没有谁能像黛玉那样把妇女的地位看得高于一切,也没有谁能像她那样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如此执着的维护作为女子的权利和尊严。黛玉的出现,使人的价值大大提高。黛玉的性格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她实际上是封建社会后期民主主义的萌芽,是社会历史前行的信号灯,是作者真善美的寄托。
[参考文]
[1]李悔吾.中国小说史稿[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刘梦溪.林黛玉诗词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4]周绍良.红楼梦研究论集[M].山西人民出版社,1973.
[5]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M].联经出版公司,1979.
原载:《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31卷第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的四大名著人物辨析《红楼梦》23
相恋本就矫情多——谈林黛玉
论高鹗续《红楼梦》的功过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浅析
红楼梦主要人物赏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
中外名著阅读指引《红楼梦》(曹雪芹,清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