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理性和非理性

理性和非理性

——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系列讲座(3)

文字实录

讲演者:吴骏

谢谢大家,非常感谢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继续交流。我们这里有家长,也有教师,有新进入家长行列的“新家长”,也有经验丰富的“老家长”。我作为一位父亲,有20年陪伴自己孩子成长的经验;作为一位教师,曾在大学和中学工作;我会把自己这2、30年以来的观察,无偿和大家分享。


我们先回顾一下讲座前两讲的东西,然后开始我们今天的东西。


讲座最初找到我的时候,我就想,现在是讲究干货的年代。如果我只讲一些杂感,琐事,听的时候大家很高兴,听完了,都抛到脑后面,对于我们每个家庭的家庭建设,家里的长期的亲子关系,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那我也就是一个卖鸡汤的。卖的是教育鸡汤。我不能这么干。

于是我这样设计的我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系列讲座:
第一讲:认知失调,介绍一个最常见的心理学概念,认知失调,它的解释力很强大,可以用来观察和解释,也可以应用到很多生活场景中。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简单说,认知失调就是自己脑袋里原有的东西,和眼前出现的东西有很大差异,于是自己的情绪波动很大。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过程,每个孩子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知失调的过程。每天都会遇到,第一次就讲它。

第二讲:儿童的非理性思维。
介绍了什么是理性。理性有很多定义,介绍一个最简单的:理性就是目标和手段的相称,或者说,目的和手段要一致。例如,我要砍很多柴禾,那我就不吝啬磨刀的时间。因为工具锋利了,砍柴和会更快。再举个例子,我要去读大学,那我肯定要按照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去学习,用小学生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读不了大学。除非我自己办一所大学,否则我只能按照大学的要求去准备。我的目标是读大学,那就要用大学的方法。例如勤做笔记,认真听讲,课前预习,当天复习,做好各种学习规划,管理好个人的时间,节制娱乐,等等。

儿童的十个非理性信念。逐一介绍过了,就不重复了。成人也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类错误信念。我也经常拿出来看,真的,没有开玩笑。有则改之,不要紧,我们每个成人都会犯儿童的错误。

第三讲,就是今天这一讲,我们一起看看少年的10个常见的非理性信念。

下周六,同一时间,如果没有意外事情的话,我会和大家分享一个最时髦的心理学概念,元认知。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学讲座的第四讲。请千万不要错过。每一次都是干货,我们现在的反馈都很好,很多家长都在表达感谢,表示有启发,有收获,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有帮助。有的是通过辨别人转达的,有的是直接加我微信转达的。谢谢大家的厚爱。我继续毫无保留地分享这些常识。都是常识性的东西,没有太难的,只要你连续参加,应该没有大的问题,都能听懂,至少,我说的是中国话吧。

正式开始之前,再补充说一个。我们说儿童和少年的非理性,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少儿提供更好的帮助,不是为了批判少儿。不是要谴责他们——谴责少儿这个群体。主要是为了帮助他们。也对我们怎么做家长有好处。少儿的理智还发展不充分,这个时候,我们是不能扔掉责任的,必须把一些大方向正确的东西,一些好的价值观灌输给他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不是为了和少儿打仗,是为了更好地和他们一起打仗。我们的对手也不是其他少儿,而是生活里各种不讲理——非理性的东西。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理性的反面是非理性。现在社会这么乱,不就是非理性的东西大行其道么,就是很多人不讲理么。社会我们能管的有限,我们先把家里面做好。家里要讲理,有一个理性的氛围,大家都讲理,你好我好大家好,和气生财。但是,讲理之前,我们先把那些是不讲理的,看看清楚。

好,下面进入正题。少年常见的十个非理性信念。简单说,就是少年头脑里,最常见的10个错误想法,这些想法,还挺顽固,所以叫做“信念”。不仅相信,还天天,时时念叨。就是“信——念”。这有点开玩笑的意思。有的信念,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有,不知道自己很顽固,必须需要别人友善的提醒,才能醒悟。

和上次一样,这也是心理学家沃特斯,长期观察,大量观察,然后总结的。这是30多年前的东西。基本上都成立。心理学教科书,都经常引用。这个知识,大家不用怀疑。可靠的。放心,这个不是鸡汤。下面我们一条条看过去。有的会合并在一起看。有的会联系儿童的非理性思维,就是上次我们讲的那十条。

1.跟随同伴,“我”必须要讨同伴的好。这个和第8条一起讲。请大家回翻手机屏幕,看图片右边,第8条。我必须与同龄人保持一致。最常见的同伴就是同学,还有邻居,街头巷尾,临时组成的一帮人。同伴逃课,我逃课;同伴不尊重权威,我也不尊重权威;同伴和警察打架,我也攻击警察;同伴和校长吵架,蔑视校长,我也蔑视校长。古今中外,这类问题青少年,太多了。尤其是,同班当中有一个领袖,“我”就要跟随。
或者,如果“我”失败了,就很可怕。怎么办,和同伴在一起,就会赢!“我”绝对不能输,争强好胜,我和“外部世界”紧张对立,我和父母/老师必须决一雌雄。
这些都是非理性的。家长一定要带孩子走回我们的传统智慧,尊重应该尊重的权威。涉世未深的同伴,不能充当权威。

2.不能犯错。如果我犯错,我就不知道我是谁了,我就是不是我了。这个涉及到青少年的“认同混乱”我们第一次讲座,讲认知失调,提到这个。认同混乱,就是,我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干什么,我的角色是什么。但是从长远看,也不是大问题,大部分青少年会逐渐找到自己的认同。

3.外部归因。请大家看最后一条,和最后一条,第10天放一起看。我这么倒霉,都是父母的错,都是学校的错,都是老师的错,都是社会的错。把罪责归到外面去。自己不作为,就不管了。少年当中的懒汉,逃避责任,就是这么回事儿。

4.我无法克制自己,我永远都是这样子。好悲观啊。破罐子破摔,是吧?不行!自制力要从小练,但是青少年还有救。关键是改变周围的环境,离开损友,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能克制那些诱惑了。例如,酒精,毒品,游戏成瘾,等等。

5.世界应该公平和公正。这个和儿童的10个非理性思维里的一条,差不多。这个太理想化了。儿童和青少年都有这个问题。成人也常有。

6.当事情不如我所愿,那很可怕。和刚才的1,2,两个,有点关系。认为结果是大灾难。为了避免灾难,怎么办,干脆把事情搞大,芝麻变成西瓜。一发不可收拾。这个东西,有个现成的帽子——灾难化思维。其实从小一些口头禅就能自我安慰——天塌不下来。可以用南京话说:还算个事(si)啊?这算个事情吗?

7.避免挑战比冒失败风险好。是逃跑,还是作战,flight,还是fight?
有勇气的青少年,肯定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啊。非理性的思维是,赶紧逃跑。逃了初一,逃不了十五。俗话说。很多问题是逃不掉的啊。我做教师这么多年,发现每当重大考试,就有学生生病,有的是真的扛不住压力生病了,身体的正常反应。有的就不好说了,属于没病找病,为什么啊?害怕呗,想逃跑。平常不努力,考试到了想逃跑。应对的办法,就是从小灌输不怕苦,学习就是工作,学生的天职就是工作,工作可以出现短暂的快乐,但不管快乐不快乐,——大部分时候是不快乐的,都要工作。就是一个工作伦理。从小要灌输工作伦理,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当然临阵脱逃。
好逸恶劳,临阵脱逃。这里有一点因果关系。我以后还会在学院做几次伦理学入门讲座,不讲深,就讲常识。职业道德,学生也有职业道德。

8.刚才说过了。和第一条一起说的。补充一个:群体性思维,就是跟风,起哄,随大流。我作为老师,每次看见学生起哄,我就冷静寻找,穿过那些瞎起哄的学生的丛林,寻找那些坐在座位上无动于衷的孩子,为什么。那些才是未来社会的栋梁——真正的领袖不是瞎起哄的,是保持独立见解的。我就看看,到底哪几个孩子是有头脑的。肯定在又叫又跳的坏孩子的后面,冷静地坐着。以前有个动画片叫做“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两个人,一个名字是没头脑,一个名字是不高兴,一个是始作俑者,恶搞;一个是跟风,唉,两个人,是最佳拍档。我们生于1970年代的人都看过的。1980年代初的人,可能也看过。无缘无故就不高兴,不管你怎么做,我就是不高兴,这就是典型的非理性。问“不高兴”,你为什么不高兴啊,他会说:“反正我就是不高兴”。

9. 受不了批评。这个最要命。就是我们常说的“骄娇”二气。骄傲,认为自己什么都会,娇气,批评一下,马上就挂脸,或者翻脸。家庭教育里的问题,教师能做的很有限。只能让社会去教育这样的孩子。人生漫长,社会这所大学校,会一点一点把“娇毛”拔掉。一身骄(娇)毛,东北话。一身骄(娇)毛,没有办法长期学习。就像鸡鸭屠宰场,需要全身拔毛,去掉骄(娇)毛,才能继续学习。开个玩笑,没有不尊重青少年的意思。

今天就说到这。总结一下。青少年的非理性信念,就像脑袋上套了十个枷锁,妨碍他们正常、健康地成长。这些都是毫无道理的,既不符合我们传统的美德,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家庭教育从小的缺失,树立规则的父爱的缺失,等等原因,很多青少年头脑中有这些东西。我们做家长的,或者做教师的,要清醒认识到,帮助他们去除。去掉这些非理性,我们的孩子还是我们的孩子,会变成更好的孩子。去不掉,学习和生活的道路就会越走越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自己头脑中的这些非理性的东西,经常对照清单,自查。一日三省,这个清单可以拿来省。我们需要做生活里的勇敢者,不害怕风浪,不回避问题,正面迎接问题,和孩子一起,站在一个战壕里,和这些非理性的东西作战。

今天是父亲节吗?特送知识红包一个。这是我和我夫人写的一篇文章中的片段,关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英国“和平时代最伟大的首相”。她这样回忆他的父亲(请看截图):

从我个人成长和工作的经历看来,青少年最大的危险是从众——在群体中迷失自我。所以,作为教师和有20年“父龄”的父亲,我最想和大家分享还有一本书,这本书里每一页都写着“独立思考”。特别向青少年的父母推荐这本书。这是一本启智之作。适合中学生和大学生,初二以上都能看。
在我看来,独立思考不是要与众不同,为了与众不同而不同,故意玩另类,不是的。独立思考还是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还是会回到我们中华传统中的最优秀的那部分,但是你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过程要有。我们不能直接要答案,这本书有新版了。我看的是旧版本。抱歉,大家搜一下新版吧。
最后,再次回到我们的传统智慧:“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共勉!
下周我们讲“元认知”,一个先进的东西。人家都在谈认知,我们谈“元认知”。元认知和怎么变聪明有关系。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愤怒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理性情绪疗法”在青少年自残危机介入中的应用 | 社工案例计划
哲学最清楚理性的限度
形而上学论|科林伍德
柏拉图
江怡丨语言与逻辑、直觉与自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