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能家居产品标准协议,路在何方!

1.智慧家庭就标准协议的现状调查;

2.标准协议为什么很难以统一以及的原因的分析;

3.如何做到互联互通?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和观点。


一. 智能家居标准协议的现状

在讲智能家居协议标准的现状之前,先讲一下行业的现状,智能家居自2014年初谷歌收购NEST后,国内一直处于热点市场,也就是常说的风口,但是四年过去了,这个风口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三年前很多公司现在也基本上难以听到声音,这几年前赴后继的公司也很多。我对智能家居行业主总结的三大类公司,单品、整宅系统、软件平台。



这两年也只有一些做单品的公司能赚到一些钱,例如指纹锁和摄像头等。但是无论是整宅系统还是做平台的,其实都在比较艰难的生存,在这行业投入的资金并不少,为什么会这么少的产出?目前厂家的现状是,智能家庭涉及到的产品的种类太多,一家公司难以把所有的产品都做全,自己做一小部分核心产品外,大部分同业之间的互相整合资源,贴上自己的品牌销售。但因为各自的协议不标准,这些合作公司之间,都在疲于应付各种协议的对接,沟通成本非常高。对于用户来说,产品的拼凑感很强烈,同一品牌的产品完全没有任何统一的工业设计,更不是一整套的设计思维,用户体验很差。工业设计方面的投入极少,销量又不好赚不到钱,更没钱投入做更好的工业设计,陷入恶性循环阶段。加上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协议,落地成本也非常高,最终用户的售价成本也非常高,销量就更上不去。并没有像很多其他成熟行业一样,形成良性循环。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因素很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协议,没有形成智慧家庭产品的生态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关于标准协议和生态环境可以参考电脑及周边硬件产品,电脑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光驱、打印机等等各种周边的产品。对于用户来说,我们只需要买个任何一家品牌电脑主机,可以配一个品牌的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等。对于厂家来说,只需要把一个单品做到极致,产品质量,外观工艺,性价比都能够做到极致。大家集公司之力打造好一个产品,不用考虑跟各个厂家去合作开发,一插上电脑就都可以使用。



其实电脑初期,这些配件价格也非常昂贵,产品兼容性很差,但是到现在任何一家产品互相兼容,对于用户也不需要去考虑,哪个品牌主机要配什么品牌的键盘。我想智能家居还属于初级阶段,最终也应该是这样的状态。


那回到我们智慧家庭的协议的现状,到底有多少标准呢?可以这么说眼花缭乱,大大小小的协议几十个吧,我简单记一些主流的协议如下,有无线、有线的通讯链路,标准的私有的应用协议也是大把。



因此,我们的一些专业媒体,包括我们的同行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文章,“某某协议能否统一智能家居市场”,“XX协议以XX协议谁与争锋”,大家的想法都是要有一个协议能够能够一统江湖,硬件互联互通,万事大吉,那我认为这样的想法很美好,但是现实很困难,也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二.为什么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协议。

     为什么这些标准协议这么难统一?


首先,不同的标准协议,在技术上各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不同协议有不同的技术特点,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产品选择不同类型的协议。这些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功耗、带宽、距离,抗干扰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哪一个协议可以兼顾到每个具体指标,做到十全十美。每一种协议都有它的侧重点,而且很多协议都有它的历史形成的原因,很多协议是为了解决当初一个场景应用,然后被推广开来,并延伸智能家居这个领域。



第二, 每一个标准协议后面都是一个很长的利益生态链,从电子元器件到系统集成商到设备到软件,一长串下来,相互谁也不会拱手相让自己的地盘,归属于谁?这涉及到巨大的利益,本身就很难去统一。


第三,从技术本身来说,标准协议并不能仅完全解决产品互联互通。 同样的Wi-Fi设备就能够直接互通,两个蓝牙标准设备也能互通吗?当然是不能互通!为什么会这样,不是说好只要有标准协议就好了吗?大家先来看下一个标准通讯OSI的模型来看,通讯总共有七层,从物理层到数据链路层,到网络层到传输层。



这样讲起来实在太枯燥了,还是举个例子。要给一个女孩子写封情书,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讯过程。你主要是抒发感情,表达爱慕,洋洋洒洒写好一个信笺,这部分其实就是通讯模型中的应用层。 其次通过各地邮递员的网络送到对方地址。那就是邮政网络可以类比通讯模型中的网络层、链路层。 最后就是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航空的,汽车等。运输方式,就相当于是整个物理层。要让对方读懂你,答应带你的求爱,这三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出差错,否则是泡不到妹子的。但你只需要把信写好,而不用你亲自跑步送到对方手上,依靠各种标准的运输方式和邮递员网络。


硬件产品的通讯协议,绝大部分只是定义到网络层和物理层,如Wifi、蓝牙等。当然也有极少数标准协议规定到了物理层到网络层到应用层,例如ZigBee ZHA协议。其实ZigBee本身刚开始只定义了网络层,主要是针对低功耗、蜂窝局域网络而设计的协议,因为有了智能家居这个市场,增加了ZHA部分。但定义到用户层,也是有很的弊端。因为你定义了所有参数,不同公司,必须要符合这些参数规定,这样也很难做出个性化的产品。就好像对同一类型的女孩子都要写同样内容的情书。


另外这个通讯标准其实也没有必要统一。因为智能家居产品系列里面,有些产品需要低功耗的特点,有些产品需要高带宽特点,还有些产品需要的是远距离。没有那个产品可以完美兼顾所有属性。类似写情书的离职,有些地方可能就没有机场,有些人需要速度快,有些人需要成本便宜一点。


因此我的观点是底层硬件协议完全标准化是不太现实的,也没有必要去标准化。而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状态。


三.智能家居产品如何做到互联互通

我们一直强调智能家居需要一个统一的互联互通生态链,但又没有办法做到统一的标准协议,怎么办?其实标准协议和产品互通,是两个概念,一个是目标,一个是手段。我们要的最终结果是能够产品互通的目标,不是为了标准协议的手段。


如何解决这个产品的互通的问题?首先是硬件底层的互通,即标准协议的部分,对于一些需要本地低时延的系列产品,可以采用同一个协议,实现不同产品间的互通,但这些产品相对数量不多,相当于同一公司的小套装产品。


其次可以通过云端来互通,实现不同协议直接的互通。云端的作用就相当于将无法直接对话的两人,由一个第三方来来传递消息。



例如A公司环境类传感器,采用电池供电,通讯是ZigBee标准协议, B公司是照明产品,采用的电源供电,通讯用其他工业标准协议。A、B公司都有自己的私有云平台。不同公司间的产品就肯定是无法互通,这时候可以通过公有云实现云端互通。


目前智能家居公有云平台也是几大互联网公司正在PK的领域,但最终能够活下来的公司数量并不会太多,这也有利于云平台之间的互通,同时在云端升级互通的协议也是相当方便的事情。这种产品的互联互通其实很类似电脑及周边产品,不同产品的标准其实也非常多,键鼠有键鼠的协议,不同品牌打印机采用的协议也不一样,但只要插到电脑,应用层可以通过驱动来实现。刚开始很多产品都需要装些驱动,驱动可以在线更新,随着产品的逐渐完善,这些驱动就被操纵系统集成进去。实际上在智慧家庭的公有云的互通协议,就相当于是这样的一个驱动。只要你的硬件连接到云上,通过云端在线更新可以让云端里每一个设备实现互通,通过云端这个第三方,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通。


只有这样,智能家居行业才能像电脑行业一样,不同公司专注自己的领域,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产品质量稳定,性价比高,销量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其实这并不是很新的理念,在楼宇自控已经实行了十几年了。Niagara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的这样平台的角色。



上图中各种BA 统,智能电网系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这些系统都是采用不同的协议,但统一的连接到这个第三方的平台,从而实现产品的互通。


另外,我们国内一家著名的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也住了一套这样的慧云系统,建筑大楼里面不同的设备通过,这全部把数据连接到这个系统,实现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互通,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联动。


四.未来已来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实现起来很困难,其实不是这样的。“移动互联网的结束,迎来下一个物联网时代!”这不是一句空话,国内一线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布局,大家可以看一下,无论是百度还是阿里、腾讯、亚马逊其实都已经提供了物联网的云平台,他们提供物联网基础的消息中间件,可以让各行各业的小公司用极小的成本就可以构建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几乎可以做到三四个人,三四个月就可以完成自己高并发的物联网系统,同时还有一些公司,甚至提供了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平台,比如阿里智能、华为的、小米的生态链等,厂家只需要开发硬件对接到他们的平台,不需要做任何云平台和客户端的开发工作,只需要接入就可以。这部署在公有云上的系统,其实是容易在云端实现互通的。


另外一个就是智能音箱的推动,这是智慧家庭里面一个极好的路口,通过语音控制,正在解决了用户体验的问题,,同时这些智能音箱平台都已经开始对外开放, 第三方智能公司都可以对接智能音箱的智能机家居语音云平台,从而解决了不同公司产品互通的问题。智能音箱产品最近在国内外如火如荼,几乎我们看到或者我们了解的大公司都已经在做。这些智能家居语音云平台可以很好实现“智慧于无形”的用户体验。



我对这些是很乐观的,这些技术不需要基础理论支撑,属于成熟技术的应用,在中国一旦普及起来是相当快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谈多协议智能网关与智能家居的关系
物联网中有一个叫中间件的家伙!
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潜在空间巨大:或将迎市场风口
智能家居生态统一技术还是技术统一生态?
智能家居产品为何缺乏安全防御?
智能家居产品云平台对接应用大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