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0块一斤的水果刺客,该不该骂?

“买了几颗小李子花了63块钱,账单我来来回回看了八遍。”

本以为只吃老冰棍,就能躲开雪糕刺客的年轻人,没想到又遭遇了水果刺客。

把人震惊到连看八遍账单的水果叫蜂糖李,因为高昂的定价,被人们冠以“果中爱马仕”的称呼。

这个夏天,没挨过蜂糖李一刀的,都算水果店里的幸运儿。

 两斤蜂糖李,花了127元

然而,蜂糖李并不是个例。
 
即使是西瓜、桃子、苹果这样的普通水果,也总会在结账时,用它的价格猝不及防地向你刺出一刀。
 

桃子也成刺客


于是,逛水果店变成了比开盲盒还刺激的事。

“买水果不是看我想吃什么,而是看我买得起什么。”
 
爸妈一辈逛菜场的优良传统,现在成功转移到了这届年轻人身上。
 
原因无他,今年的水果刺客,把年轻人吓惨了。
 
 
 
夏天,炫水果的季节。
 
西瓜苹果水蜜桃,橘子李子菠萝切,作为夏天最应季的水果,人们往常都按兜买。
 
往年夏天花十几块钱塞满冰箱,就能坐拥好几天的幸福。

可在刺客遍地的今天,水果的身价早已今非昔比。

如果你还以为,身价不菲的水果们,只是乖乖待在专属冷柜里等着有缘(钱)人选购,那就错了。
  
随便走进一家水果店,从一筐长相平平无奇的水果中挑上几颗,你就可能会被高昂的价格刺伤。
 
买水果看标签,刻烟吸肺了
 
买一串葡萄就花掉了50块钱,“吃的时候连皮都不舍得吐”。
 

 吃一颗就吃掉一块钱


绿色的葡萄更不好惹。
 
被称为“绿色宝石”的阳光玫瑰青提,作为水果刺客中的常驻嘉宾,一度在水果店里掀起过500块两串的腥风血雨。
 
“明明可以直接抢钱,偏偏还要送我一盒提子。”
 
然而,这并不是葡萄家族的全部实力。
 
从大地之水、妮娜公主,到香印,红宝石,不同品种的葡萄轮番刷新着人们对贵价水果的认知。
 
今年,水果刺客家族的新晋选手则是其貌不扬的金手指葡萄,一斤甚至卖到上百块。
 

是的,只要水果的样子和名字稍显陌生,价格就可能超出你想象。
 
“不要买不认识的水果,会变得不幸。”
 
除了名字陌生与否,还要警惕个头的区别。

比如买荔枝时,如果发现荔枝个头稍大,就要小心了——
 
是“荔枝王”出没,价格嘛,也就比一般荔枝贵亿点点……
 
图源微博,已获转载授权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1049元一斤的挂绿荔枝一出现,仅是路过都能感受到它强大的气场。

“这哪里是水果刺客,明明就是水果悍匪!”
 
“人间珍果”

被刺伤的人们只能安慰自己,买新品种的葡萄和荔枝,是“轻奢”一把尝个新鲜,不是每天都吃。

事实上,夏日常备的口粮水果也集体叛变,让人高攀不起了。

“都说没有西瓜的夏天是没有灵魂的,但买一颗西瓜花掉80块钱之后,我直接魂没了。”
 
不是来报恩的西瓜,是来索命的西瓜”
 
紧接着叛变的,是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桃子。
 
水蜜桃73元买4颗,猕猴桃96元买6颗,付完款后不禁自问: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西瓜2块一斤、桃子3块钱一斤的世界吗?”
 

 价格翻了6倍


水果价格一路飙升,并不是人们的错觉。
 
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2022年1~4月的水果批发价比近9年的均价都要高,并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换句话说,你捂紧钱包的速度,远远比不上“钱包刺客”刺杀你的脚步。
 
图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面对持续高温和遍地水果刺客的现状,人们也只能边吃边调侃。
 
这届水果的消暑降温效果真的特别好——
 
“随便买了几个水果,钱包就被掏空了,瞬间心里拔凉拔凉的。”

这届年轻人,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了“水果自由”?


 
如今年轻人的消费生活,可谓十面埋伏,吃雪糕被刺,喝咖啡被刺,就连买水果也被刺。
 
眼看着身边的便利店、水果店,和线上琳琅满目的购物app,统统变成了“刺客商店”。
 
然而,这一波水果刺客涌现的速度,恐怕赵丽蓉老师来了也逆转不了局面。
 
 货真价实,离我们多远了?

从源头开始,水果的价格就注定水涨船高。
 
去年冬天格外漫长,冷空气极大地影响了海南。

往年盛产的热带水果,如莲雾、贵妃芒和荔枝,产量都降低了很多。
 
五月中旬,热带水果上市,产量不富余的水果批发价格自然会上涨。
 
以海南荔枝为例,它的批发价从原来的两三块一斤,涨到了7块一斤,价格足足翻了1.5倍。
 
普通水果,从香蕉、梨、西瓜到富士苹果、巨峰葡萄,批发价格也相继在五月份来到一年中的最高点。

数据来源:全国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
 
国内水果产量不足的同时,今年水果进口也不给力。
 
从临近的东南亚进口的水果,价格比往年至少翻了一番。
 
“去年7.5公斤一箱200块的山竹,今年卖到了450块;

去年15公斤一箱均价400块左右的榴莲,今年直接卖到了800块。”

除了东南亚,受影响的还有智利水果。

正常情况下,智利水果海运需要30天左右,即可进入市场。

目前,水果运输时间已延长至两个月,严重影响智利的水果质量。
 
产量锐减和运输问题,让新鲜的水果在抵达货架之前,身价就增了不少。
 
买到水果的商户,自然会选择加价来弥补上涨的成本,“水果刺客”由此诞生。
 
走进水果店,感觉价格似乎和日本接轨,水果成了奢侈品一般的存在。
 
在“水果刺客”面前,日本1200人民币一颗的蜜瓜,700人民币一串的晴王葡萄,如今听起来也不会“大为震撼”。

感觉日本水果都不贵了
 
在水果价格飞涨的如今,人们能做的只有看好价格再下单。

以及,在被“刺客”们刺伤之后,脸不红心不跳地把它们放回去。


 
可以说,每一个完美无暇待在货架上的水果,都不容小觑。
 
它们将日夜兼程飘洋过海的辛苦,化为至高无上的身价。
 
面对满腹馋虫却对价格浑然不知的吃货们,做好了随时亮剑出击的准备。
 
“水果刺客”之所以如此让人防不胜防,罪魁祸首并非水果价格,而是故意不标价、或者乱标价的商家。
 
你以为猕猴桃上的“1/8”是一斤八块的意思,结账时发现是1颗8块。
 
你以为在盒装苹果上标价“39.8”的单位是一盒,其实只是一斤。
 
用含糊的数字混肴视听,登峰造极的剑术,让每个不幸被刺的吃货都变成了不会算数的“傻子”。
 

 甚至有些水果不标价

被“水果刺客”刺伤的重灾区,就是脸皮薄的人。
 
精心挑选后站到收银台前,面对价标上刺眼的数字,和排队等待结账的其他顾客,你很难对刺客们说“不”。

 我看有多少人会选1?

咬咬牙买单之后,拎着水果回家才意识到自己成了“大怨种”。
 
“我没事我很好”

如果你经验老道,那么不小心遇到水果刺客时,当场两手一摊说句“我不要了”,便能逢凶化吉。
 
“脸可以丢在收银台,我的钱不能。”
 
甚至回家总结出一份“刺客通缉令”,将高价水果名列其中,方便家人们避雷。
 
“不拿不认识的水果,不进不认识的店”,成了完美避开水果刺客的警世名言。
 
一来二去,买水果吃水果变成了一场间谍战。
 
生活被各种刺客包围,薄弱的脸皮和虚弱的钱包之间来回拉扯,也就很难体会到朴素的快乐。
 

五毛一斤的西瓜,现在看不到了


有人说,吃不起贵的就不要馋。
 
有人说,为“刺客”花的钱是我们为脸皮薄交的税。
 
但事实是,让人无奈的不仅仅是水果的昂贵,更是商家通过模糊价格来赚钱的吃相。
 
为了提高购买力,利用消费者的羞耻心,已经和“诚信经营”背道而驰。
 
对于顾客来说,刺痛他们的不仅是高价,还是硬要承担不属于自己的消费水平。

“月薪三千,去趟水果店花了200,未来可期。”

写清价格,大家自然会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预期去选择消费。
毕竟,没有人能拒绝在炎热的夏日午后炫半颗西瓜的诱惑。

而年轻人对“水果自由”的要求,也早已低到了卑微的程度——

“只要明码标价,那就是好刺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葡萄该这么洗、芒果该这么吃
卖了13年的水果贩子不小心说出的秘密
吃每个月当季水果 全年养颜滋补
食补须应季 12月当季养颜水果
每月最应该吃的水果 吃水果是很有讲究的
人人网 校内 - 浏览日志 - 每月最应该吃的水果 吃水果是很有讲究的~! 长知识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