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代十国“山水四家”妙在哪里?

五代十国历时53年,

虽然纷争并峙,

但由于南唐和西蜀相继设立画院,

绘画艺术仍得到了较好发展。

宗教神话、历史故事、文人生活等,

成为人物画描绘的主题,

在技法风格上工笔设色更加细劲多变,

水墨画则出现了大写意画法。

以董源为开创者的“荆关董巨”四大家出现,

成为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董源和巨然代表江南山水画派,

长于表现平淡天真江南景色,

体现风雨明晦的变化,

而荆浩和关仝则代表北方山水画派,

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

下面,

跟国画教程走进“山水四家”,

一起领略他们笔下的祖国大好山河。

董源

董源 (934-约 962年 ),

一作董元,字叔达,

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

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与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

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

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

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

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

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

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

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

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

《夏山图》、《溪岸图》、《平林霁色图卷》等。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滑动查看全卷)

此图写江南夏景。

开卷处平沙浅岸,江河横陈,

小舟往来其间,山峦叠起,

丛林中微露村舍,卷末沙岸延伸,

垂柳成行,岸边有待渡者,

展现出平远辽阔的江景。

全卷用披麻皴加墨点表现山峦林木,

画法与《潇湘图》一致,

画幅高度亦相同,

因而有的鉴赏家认为二者为一卷,

后来被人分割,

中间有缺损,因而不能连贯。

本图无款印,

董其昌于卷前引首题“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

·董源 潇湘图卷(滑动查看全卷)

本幅无作者款印,

明朝董其昌得此图后视为至宝,

并根据《宣和画谱》中的记载,

定名为董源《潇湘图》,

后入清宫内府收藏。

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

山峦多运用点子皴法,几乎不见线条,

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

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

墨点的疏密浓淡,表现了山石的起伏凹凸。

董源此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钱松喦 延安颂(滑动查看全卷)

此图以重峦叠冈、沙汀烟树横亘画面,

气势辽阔苍茫。

间有细小的人物、舟桥、茅舍、牛羊出没隐现,

一派山明水秀的江南风光。

草木山石用点簇皴,乾笔、湿笔、破笔浓淡相参,

概括简练。

如沈括所说“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

与《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

同为传世名迹,

都属于董源后期变体之作。

本卷无作者款印,

董其昌根据《宣和画谱》的记载

定名为《夏山图》。

巨然

巨然,生卒年不详,

钟陵(今江西南昌)人。

五代南唐画家,著名僧人。

早年在南京开元寺出家。

南唐降宋后,

随同后主李煜来到开封,居于开宝寺。

擅画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

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

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

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

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

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

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

留有《万壑松风图》(宋仿)、

《秋山问道图》、《山居图》等传世。

·巨然 秋山问道图

《秋山问道图》是—幅秋景山水画。

画上主峰居中,

这是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

山峰石少土多,气势显得温和厚重。

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画风,

趣味完全不同。

中部,山间谷地,密林之中茅屋数间,

一条蜿蜒的小路,绕过柴门,通往深谷。

茅屋中依稀可见一人坐于蒲团之上,

右边一人侧身对坐,大约就是问道者。

山高密林,寂然无声。

正是谈禅论道,修身养性的极佳妙境。

画面下段,坡岸曲折,树木偃仰多姿,

水边蒲草,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

多少体现出秋爽的感觉。

·巨然 溪山兰若图 绢本水墨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巨然 茂林叠嶂图

荆浩

荆浩(约850-?),五代后梁画家。

字浩然,号洪谷子。

山西沁水人,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

擅画山水,师从张璪,

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

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

勾皴之笔坚凝挺峭,

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

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

所著《笔法记》为古代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

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

现存作品有《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

· 荆浩 匡庐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描绘山石的皴法是从范宽变化而来,

画家以密如雨点的皴纹,

刻划岩石粗砺坚硬的质理。

然而,除了点、擢的中锋用笔外,

还可见到侧锋斜砍的笔法。

这种“小斧劈”皴的使用,

在李唐《万壑松风图》可以见到典型的例子,

显示《匡庐图》与北宋末宫廷画院的风格

密切相关。

·荆浩 雪景山水图(美)纳尔逊博物馆藏

《雪景山水图》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山峦,

其间有行旅人物点缀,

山形屈曲,设色浓重。

画法以秃笔细写,形如古隶,苍古之甚。

整幅画面以墨取韵,

以笔取其山水的大体结构得其阳刚之美,

墨渲染见其仪姿得其阴柔之美。

传闻此画系自古墓中出土。

传闻此图系自古墓中出土,

西方有的美术史家认为是荆浩的作品,

也有人判定是一幅早期山水画的摹本。

·荆浩 钟离访道图 美国弗利尔博物馆藏

此幅为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所藏并于近期对外发布,

董其昌题跋:“《钟离访道图》,

又有《卸甲图》。

此荆浩笔也。董其昌题。”

关仝

关仝(约907-960年间),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五代后梁画家。

一作关同、关穜。生卒年不详。

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刻意学习,几至废寝忘食。

他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

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

北宋米芾说他'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

关仝在山水画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荆浩的格局,

而显露出自己独具的风貌,

被称之为关家山水。

他的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

被誉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

·五代后梁 关仝 关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山行旅图》是关仝的代表作,

画上峰峦叠嶂、气势雄伟,

深谷云林处隐藏古寺,近处则有板桥茅屋,

来往旅客商贾如云,再加鸡犬升鸣,

好一幅融融生活图。

此画布景兼“高远”与“平远”二法,

树木有枝无干,

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

笔到意到心到,情境交融。

此外,

画家在落墨时渍染生动,墨韵跌宕起伏,

足见关仝山水画道之精深。

·关仝 秋山晚翠图 绢本淡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正中画峭拔的主峰,

山涧丛生寒林秋树,

涧水悬瀑曲折而下,气势壮伟。

画上无款,

仅边幅上有明代王铎题语,指明为“关仝真笔”,

并誉为“结撰深峭,骨苍力垕,”

“磅礴之气,行于笔墨外”。

画上钤有明纪察司半印及“秘园”、

“乾隆御览之宝”等收藏印章,

《石渠宝芨初编》著录。

·关仝 山溪待渡图 立轴绢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仝代表作品之一,

具有其典型画风,

先以水墨淡色勾绘圾垅,风阜、峦岭,

再细染矗立的主峰,直泻的飞瀑,

山下烟林掩映的古刹柴关,

更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意趣,

使整幅画更加饱满生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荆关董巨”诠释五代山水画面貌
国画|隋唐五代山水花鸟画分为哪几大流派?
传世山水名画~五代篇
中国传世山水画:五代卷
中国山水画系列之二 五代四大家及其山水作品
中国五代四大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