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坝中蜂高效饲养技术

  四川省蜂业管理站  王顺海

  四川省阿坝州畜牧工作站  蹇尚林

  四川省马尔康市畜牧兽医中心  李联明

  阿坝中蜂具有个体大、群势强、耐寒等优良特性,属于国家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建有马尔康阿坝中蜂国家级保种场和马尔康省级阿坝中蜂保护区。阿坝州农牧民饲养阿坝中蜂历史悠久,但长期沿用树筒等传统方式饲养,种群数量难以发展壮大,产量低,饲养效益差。本文介绍了阿坝中蜂健康高效的饲养技术,供农牧民参考。

  1 场地选择与蜂场建设

  1.1 蜂场场址选择

  1.1.1 蜜粉源丰富 蜂场3 km半径范围内,至少有1种流蜜稳定的主要蜜源植物和多种流蜜期相互交错的辅助蜜粉源植物。

  1.1.2 场地环境、小气候优良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坡地,蜜蜂飞行线路通畅,有明显飞行定位标志物,环境幽静、小气候适宜。

  1.2 蜂场布局 蜂场应设置养蜂生产作业区、蜂产品加工包装区、办公区、展示区和生活区。根据场地大小和地形合理规划各功能区。养蜂生产作业区包括放蜂场地、蜂机具制作室、蜜蜂饲料配制间等。放蜂场地可整理成梯形台地,每条台地宽120 cm,每条台地之间的高度相差200 cm。清除过密的树木、灌木和杂草等,种植或保持稀疏林木。蜂箱应用支架承托,离地面30 cm。

  2 春季饲养要点

  2.1 选好春繁场地 选择背风向阳、坐北朝南、干燥温暖、蜜粉源较丰富的场地春繁。

  2.2 紧脾保温,适时开繁 当有工蜂带花粉回巢时,选择晴暖中午,快速检查蜂群,选留1~2张繁育过几代子、平整且有1/3以上封盖蜜的“二口脾”,将蜂箱内多余的巢脾抖去蜜蜂后取出,保持蜂多于脾。隔板外放一张带花粉的大蜜脾,将蜂箱缝隙敷严,用薄膜和稻草对蜂箱进行外包装,防止寒风吹进蜂箱。

  2.3 奖励饲喂蜂蜜 每天傍晚用蜂蜜或糖浆(优质白砂糖∶水=1∶0.6)100~200 g连续饲喂蜂群,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抚育蜂子,饲喂槽里要放置草、树枝等防止蜜蜂淹死。

  2.4 喂盐水 在喂蜂蜜或糖浆时,同时在另外的饲槽内饲喂盐水,盐水浓度为0.5%,即1 kg水里加5 g盐,饲喂槽里同样要放置草或树枝。

  2.5 喂花粉 因蜂王产子、工蜂哺育和幼虫生长发育的需要,春繁时必须供给大量的优质花粉以保证蜂群繁殖的蛋白质需要。将花粉用蜂蜜或糖浆做成粉饼放置在框梁上饲喂,用保鲜膜遮盖以防花粉饼脱水干燥,蜜蜂无法取食,以蜜蜂3 d能吃完为度,防止花粉饼霉变。

  2.6 稳步加脾(础)扩巢 春季气温波动大,特别是早春气温不稳,起伏大,所以前期加脾宁慢求稳,以免加脾过快使蜂群维持育子温度困难。在第一张子脾开始有新蜂出房时,将隔板外的半蜜粉脾加到隔板内供蜂王产卵;在第二张子脾基本封盖时加第二张脾供蜂王产卵;后期,根据气温回升、蜜蜂密集情况,适当加快加脾,但必须始终保持蜂多于脾。

  2.7 提早育王、及时分群 越冬后的蜂王多为前一年秋季甚至是前一年春季培育的,如果不及时换王可能影响蜜蜂群势的快速增长和维持强群。山区春季无大流蜜的地方,可在大流蜜开始前45 d进行分蜂,45 d后不再分蜂,以保证新分蜂群能在大流蜜前养成强群采蜜。

  2.8 控制分蜂热 春季是中蜂分蜂高峰期,往往也是最大采蜜期,特别要控制蜂群在大采蜜期分蜂,降低蜂群采蜜能力。春季有油菜蜜源的地方,特别应控制蜂群不分蜂。

  2.9 预防高温“伤蜂” 春繁时蜂箱内的温度不宜过高,过高的箱温会引起蜂群骚动不安,老蜂过早衰老,新蜂健康受影响,出现通常说的“伤蜂”;箱内温度过高也会使粉、蜜的香味飘出箱外引来盗蜂。所以,要力求做到适度保温,如何保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灵活掌握,在实践中摸索总结。

  3 夏季饲养要点

  3.1 全力进行蜂蜜生产。5月~6月大流蜜期进行关王限产,或结合养王换王,将老蜂王带两脾蜂用隔板隔离在蜂箱另一侧,原来区域介绍一个成熟王台,利用新王出房交配产卵期间巢内虫蛹较少或无虫时,全力采蜜。

  3.2 夏季注意遮阴防暑降温。

  3.3 防治巢虫为主的其他危害,如胡蜂、黄蜂、蟾蜍、蜻蜓、蜘蛛等。此期应注意淘汰老脾,多造新脾。

  3.4 养王、换王和存储一批后备蜂王,为秋季繁殖做好准备。

  3.5 夏季灾害性气候较易发生,在饲养中要注意防止暴雨、山洪、夏旱、飓风、冰雹等危害。

  4 秋季饲养要点

  4.1 充分利用蜜源,繁殖越冬适龄蜂。中蜂秋繁的季节可比西蜂推迟一些,在冬初外界有蜜源和比较暖和的地方,往往仍能繁殖。

  4.2 秋季气候不很稳定,一些主要蜜源植物常因气候突变而中止流蜜,因此,秋季取蜜应以抽取为主。越冬期较长的地区,秋季的首要任务是储备好越冬所需要的成熟封盖蜜,川西北高原尤应如此。

  4.3 防止盗蜂。部分地区秋季缺蜜,特别是外界突然断蜜,箱内越冬蜜又不充足,寒潮后气温转暖,最易发生盗蜂。此期要缩小巢门,防止盗蜂发生,若一旦发生盗蜂,应立即设法制止。

  5 冬季饲养要点

  5.1 调整蜂巢,保证蜂多于脾。合并小群,组织强群越冬。将新脾取出,放上老脾,因为老脾的保温性能好一些。可将中间1~3张脾下部1/3~1/2的巢脾削去,使蜜蜂易于紧密结团,同时起到控制蜂王产卵的作用。

  5.2 选好越冬场地,要求背风向阳,地势干燥。

  5.3 撤出内外包装,放宽蜂路,控制蜂王产卵。高寒地区可先撤包装,降低巢温,控制产卵,待进入严冬前,再适当地在蜂箱内填一些保温物,以防过冷。

  5.4 减少开箱检查次数。一般采取箱外观察为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冬末蜂群缺蜜,出现饿死、冻死蜂;鼠害;越冬蜂活动太多及生理性衰老等。这些问题,最好以防为主。

  6 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6.1 蜂场、蜂箱、蜂具的消毒

  6.1.1 蜂场场地消毒 蜂群入场前,把蜂场内杂草铲除干净,撒上适量生石灰进行前期消毒。蜂群入场后,要及时清理、掩埋死亡的蜜蜂,用5%漂白粉乳剂或石灰水对蜂场进行消毒。

  6.1.2 蜂具消毒 用点燃的酒精喷灯、煤油喷灯外焰对准蜂具的表面及缝隙仔细燃烧至焦黄为止,也可用稻草等熏烧蜂箱巢框等木制蜂具,杀灭细菌及芽孢、真菌及孢子、病毒、蜡螟虫卵等。

  6.1.3 巢脾消毒与保管 巢脾是蜜蜂培育幼虫、贮存蜂蜜、蜂粮的场所,一旦被病原物污染,很容易引起蜜蜂病害。巢脾常用硫磺熏烟消毒。硫磺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可杀死蜂螨、蜡螟成虫、虫卵及真菌。硫磺熏烟消毒应每隔7 d一次,连续2~3次。因为二氧化硫不能杀死蜡螟的卵和蛹,故应待卵孵化成幼虫、蛹羽化为蛾后再熏治。消毒后的巢脾在使用前放在通风处通风2~3 d,以防蜜蜂中毒。

  6.2 阿坝中蜂主要病害防控技术

  6.2.1 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 囊状幼虫病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发生较为严重。中蜂囊状幼虫病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以抗病选种为中心,加强饲养管理,结合药物使用。这是当前防治囊状幼虫病较为有效的方法。

  6.2.1.1 密集蜂群,加强保温。早春和晚秋气温都很低,应将弱群适当合并,缩小蜂巢,做到蜂多于脾,提高巢温和增强蜂群的清扫能力。

  6.2.1.2 囚王或换王断子,减少传染源。对患病蜂群用囚王或换王的方法换掉病蜂王,人为地造成蜂群断子,以便工蜂能彻底清扫巢房,减少病毒重复感染的机会。

  6.2.1.3 巢脾、蜂箱消毒。对患病蜂群的巢脾、蜂箱,在断子期进行一次彻底地清扫和消毒,杀灭病毒。

  6.2.1.4 保持蜂群蜜粉源优质充足。

  6.2.1.5 减少蜂群转地,特别是不要将蜂群转地到中蜂囊状幼虫病多发地放蜂,禁止带病蜂群转入。

  6.2.1.6 药物防治。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对囊状幼虫病有较好的疗效:①半枝莲50 g;②五加皮50 g,金银花25 g,桂枝15 g,甘草6 g;③贯众50 g,金银花50 g,甘草10 g;④虎杖25 g,紫草16 g,甘草10 g。在治疗时,任选上述一中药配方,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后取过滤液,按1∶1的比例加入白糖,配成糖浆喂蜂。每付剂量可喂10~15框蜂。

  6.2.2 欧洲幼虫腐臭病防治 欧洲幼虫腐臭病由一种蜂房杆菌引起,幼虫死亡后有腐臭气味。

  6.2.2.1 发病期。一般四季均可见,春秋时节气温低、蜂群不强、蜜源较缺时更易发生。

  6.2.2.2 传染途径。污染的饲料和污水是此病的最大病源,采集工蜂为传染的媒介。

  6.2.2.3 症状。死亡的多数是2~3日龄幼虫,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病虫失去贝壳色光泽,无弹性显松软。虫尸由苍白到浅黄色,继而腐烂、酸臭,最后逐渐干枯于巢房底,易挑出。巢脾呈花子脾,蜂王停产,蜜蜂停止出勤甚至弃巢逃亡。

  6.2.2.4 防治。早春注意养强群和保温,补饲充足饲料。健康群、病群分开管理,绝不能抽病蜂群的脾给健康群。严格进行蜂具消毒。限制蜂王产卵,消除病菌繁殖条件。每10框蜂使用土霉素125 mg进行治疗,将药物拌入花粉饲喂1~2次,休药期45 d。

  6.3 阿坝中蜂敌害防控技术

  6.3.1 防范胡蜂

  6.3.1.1 人工扑打,用薄板条进行人工扑打,或将蜜蜂尸体和已死胡蜂堆放一起,诱集它们停落啮食或抱运蜂尸,伺机拍杀。

  6.3.1.2 使用胡蜂诱杀笼,笼子像铁丝鸟笼,网眼比蜜蜂大而比胡蜂小,笼底锥形朝上,在中央有一开口,使用时,笼略垫高,其下放一个盘子,盘内盛装具有强烈气味的蜂蜜混合物,胡蜂从下面进入,吸食后便沿内圈口进入笼内,进而被诱捕。

  6.3.2 防治巢虫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以蜜蜂虫蛹的茧衣为食,有大小两种,寄生在巢脾上毁坏巢脾和封盖蛹,形成“白头蛹”现象。防治:以使用新脾,清扫箱底蜡渣,保持强群和蜂多于脾,用10%盐水灌洗巢脾等手段进行综合防治。

  6.4 蜜蜂农药中毒预防 选择场地时,要预先调查蜂场周围是否使用农药,尽量避免到经常使用农药的场地放蜂。到达场地后,要主动与周边农户联系,请农户在施用农药前告知养蜂户,养蜂户在农户施用农药期间,关闭蜜蜂1~2 d,减少中毒损失。如周边农户要长期或经常施用农药,养蜂户应果断将蜂群搬离。

  建议农户喷洒农药时选择在花期的5~10 d前或花期后进行。可选用对蜜蜂毒性较小的农药。在剂型选择上,油剂、乳剂、乳油、土壤颗粒剂的毒杀作用较强,且残效期长,对蜜蜂的危害大,尽可能不选用。可能的话在农药内添加适量石炭酸、樟脑油、煤焦油等驱避剂。一旦发现蜜蜂农药中毒,首先立即转场;再根据中毒农药的主要成分,采取药物解毒,如有机磷类农药中毒,可采用2 mL 1%硫酸阿托品加250 g 50%蜂蜜水饲喂解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蜜蜂养殖: 中蜂与意蜂混合饲养, 盗性与温驯性
春繁期间核群的使用
春季蜂群紧脾繁殖,所有都是子脾,如何压老巢脾又不伤子?
养蜂技术材料
养蜂心得综述(网上摘录)
蜜蜂的育种与繁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