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画的写意性
为您推荐的文章标签:中国情感写意人生工笔
(原作者:左兴军)摘 要:中国画根植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它吸收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深刻而全面的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点,尤其以写意性最为明显、最为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以含蓄为特点,这表现在中国画中便是写意性。
关键词:中国画;写意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1-0189-01
写意性是中国艺术观里比较重要的一个范畴,写意性能够体现出中国特有的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特别强调“写意”,即在画家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是去追求,所要表现对象外在形象、特点、细节的“真实”,而是利用有限的画面充分、绝对、自由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识、思想和情感。中国传统书画只是在创作技法上有所不同,但是写意性不仅体现在写意画中,工笔画和书法艺术中同样也是随处可见写意性。
一、写意画中的写意性
写意性这一点在写意画中体现的最为充分、最为完整,也最为直接。写意画比较注重意境、意向的表达,即注重写意性。一件完整、高质量的中国画作品不是对客观物象简单而直接的复制,而是艺术家在观察所要表达的物象过程中,选取那些能够深刻的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或者是能够恰如其分的传达出自己的创作意图、思想情感、审美观念的对象;亦或是选取不同对象的部分加以排列组合,从中传达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理想。
笔与墨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能够体现出写意性的一个范畴,也是带有民族特点的一个范畴。在绘画中,笔和墨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书画工具,而是带有一种审美性这种审美性和写意性密切相关。写意画中特点强调笔与墨的问题,因为笔墨是连接客观物象和作者思想情感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中介。画家对社会、人生的情感、态度不会直接在作品中表现出来,而是把这些注入笔墨以物象的形式传达出来,并且作画时的心境情感不同也会造成笔墨的很大差异。所以绘画作品中的笔墨具有很强的写意性。
二、工笔画的写意性
写意性在工笔画中也体现得恰如其分。工笔和写意并不排斥,只是就技法而言会有不同之处。但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是建立在相同的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而这只是同根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工笔也具有写意性。
工笔人物画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联系得较为密切,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故而工笔人物画也不会完全反应真实社会的人物或者是人物关系,而是注入了相当一部分社会道德、价值,甚至是和宗教、巫术密切的练习在一起。融入于作品中的这些元素可以看做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一种态度或者是看法,故而工笔人物画也注入了写意性。
人物画中写意性表现的最为明显、突出的的《步辇图》,此作品为人物画鼎盛时期的唐代大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图中人物体形比例一反常态现实,唐太宗与宫女的反差比较大,唐太宗一副威严庄重、稳重谦善、经天纬地的一代明君风范,宫女相比之下显得娇小、稚嫩,这无疑是受到当时皇帝即为天子,权利至高无上观念的影响,即社会阶层这种现实文化的影响。
工笔花鸟画在表现美丽的大自然、美好的社会生活有着其他画种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工笔花鸟与工笔人物和写意花一样带有浓郁的写意性。几乎所有的工笔花鸟画都不是完全照搬动植物某一瞬间的组合或者照片,而是画家根据所要表达的主题对素材进行分析、提炼和加工,再根据美学构图原则加以排列组合,最后在创作过程中根据主题、题材和创作意图对每一个对象的色彩加以分析、调整。所以,一幅优秀的工笔花鸟作品从选材到创作,最后到完成,每一步都无不渗透着作者的审美观念、创作意图、生活情感。从这一点来讲,工笔花鸟在方方面面都传达出一种写意的味道。
三、书法的写意性
在中国书画史上历来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画都以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为同源,故写意性在书法中亦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书法尤其是草书中,写意性体现的最为完整、最为直接、也最为强烈。草书的文字已经远远脱离原来象形文字对于自然物像的模仿,而越来越简化成为一种简单的符号。这些草书的符号本身就带有很强烈的写意性。其次,书写草书作品时书法家都是带有强烈的感情,所以每个字的结构被简化,笔画、字字之间连绵不断、牵连扯带,语境随着作者心境的变化而变化,故草书整幅作品笔墨狂放不羁、遒劲飞动,其势若矫龙惊蛇、狂风暴雨。可见,草书作品可以强烈的表现出写意性。
中国的艺术不像西方那样表达画家意识、观念那样直接和明显,中国艺术的特点是比较隐晦、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就是写意性。中国画中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同时还包括书法,在很多方面都体现着写意性。写意画和草书通过笔法和墨法,是最能明显的展现出写意性的;同根同源的工笔画在章法布局、笔法等很多方面都渗透着强烈的写意味道。
写意性贯穿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全过程,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个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柱,把握好书画艺术中的写意性才会在艺术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汝信,任德江.中国绘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中国画的写意精髓,国画大师经典写意人物画赏析,优雅如仙女
艺评名师张小磊工笔画的写意性
由王子武线描和中国画线描展想到的
王仁华——诗意述说写意工笔人物画艺术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于受万作品欣赏
【书画名家】写入中国美术史的唐勇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