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文辉:新形势下我国梨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国梨栽培面积渐趋稳定,产量增速放缓,贮藏能力不断加强。但随着苹果、柑橘、桃、葡萄等以及热带亚热带水果产量的持续增加,市场上水果总量不断上升,梨品种结构、面积和产量占比、出园价格、贮藏保鲜、销售模式、品牌培育等方面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鉴于此,有必要对近年来我国梨产、贮、销的变化情况,产业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梨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动态变化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1. 我国梨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梨栽培面积和产量发展渐趋稳定

梨是我国原产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广泛,20世纪50—60年代栽培面积和产量居我国各种水果之首。20世纪80年代以前,高峰时期梨栽培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水果的比重超过20%。改革开放以来,梨栽培面积历经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的快速扩张之后,渐趋稳定。近年来,个别地区由于产业扶贫、大田粮食作物价格低迷等因素,开始种植梨树,如云南楚雄、牟定、祥云,河北威县,山西隰县、汾西、阳泉,河南虞城,辽宁义县、锦州太和区等地,这些地区梨栽培面积有所增加;一些老产区和城市周边,如北京、昆明等地,因城市建设以及效益较低等原因面积有所减少。

2010—2017年全国梨栽培面积平均年增速-1.47%,产量平均年增速1.36%。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8)统计,2017年梨栽培面积92.10万hm2,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8.3%,产量1641.0万t,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9.7%,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2/3左右(表1)。我国是梨消费大国,当前,世界人均鲜梨占有量3.2kg,我国为12.0kg。从省份看,新疆和河北人均鲜梨占有量是世界的15~16倍,陕西、辽宁、山西、安徽、云南、河南等省均超过全国平均数(表2),之后为四川、山东、江苏、重庆等省市,这些地区也是梨果主要输出产区。北方和南方人均鲜梨占有量分别为17.5、6.0kg,南方梨果贮藏极少,成为北方梨果的重要消费市场。

表1  2017年全国各省市区梨栽培面积及2016年第3次农业普查数据修正变化情况

省市区

面积/万hm2

2016年

2017年

修订前

修订后

变化幅度/%

河北

19.80

12.15

-38.6

12.20

辽宁

10.07

9.95

-1.3

9.33

四川

7.83

6.87

-12.3

6.79

云南

5.75

6.59

14.7

6.44

新疆

7.39

6.31

-14.6

6.28

河南

5.46

5.48

0.4

5.55

陕西

4.77

4.58

-4.0

4.62

贵州

5.65

4.25

-24.7

4.19

安徽

3.81

4.01

5.2

4.07

山西

3.74

3.85

3.0

3.97

江苏

3.91

3.91

0.0

3.84

山东

4.57

3.44

-24.7

3.43

湖南

3.59

3.32

-7.7

3.36

江西

2.45

2.45

0.0

2.45

湖北

3.67

2.16

-41.2

2.29

重庆

3.67

2.35

-36.0

2.29

浙江

2.26

2.26

0.0

2.22

广西

2.17

2.17

0.0

2.19

甘肃

3.57

1.76

-50.6

1.77

福建

2.19

1.36

-37.8

1.37

广东

0.89

0.81

-9.0

0.83

北京

0.78

0.78

0.0

0.67

内蒙古

0.67

0.69

2.5

0.61

天津

0.51

0.51

0.0

0.51

吉林

1.23

0.45

-63.9

0.44

黑龙江

0.39

0.27

-29.4

0.27

其他

0.50

0.18

-63.6

0.14

全国总计

111.29

92.91

-16.5

92.10


表2  2017年全国各省市区梨产量及2016年第3次农业普查数据修正变化情况

省市区

产量/万t

人均

占有量

/kg

2016年

2017年

修订前

修订后

变化幅度/%

河北

499.2

332.5

-33.4

342.4

46.1

安徽

114.2

120.2

5.2

124.2

20.2

新疆

128.0

112.0

-12.5

123.1

52.2

河南

117.5

118.3

0.7

121.8

12.9

辽宁

121.0

120.9

-0.1

116.2

26.5

陕西

104.2

100.1

-3.9

105.2

27.7

山东

133.9

104.2

-22.2

103.7

10.5

四川

99.7

92.8

-6.8

91.7

11.2

山西

79.1

84.2

6.4

86.7

23.7

江苏

75.8

75.8

0.0

78.0

9.8

云南

52.6

60.3

14.7

63.6

13.4

浙江

38.7

38.7

0.0

38.9

7.0

湖北

47.4

38.8

-18.2

37.5

6.4

广西

34.0

34.0

0.0

35.9

7.5

贵州

32.1

24.2

-24.7

28.0

7.9

重庆

41.1

26.3

-36.0

26.8

8.9

甘肃

40.4

20.0

-50.6

21.0

8.1

江西

16.2

16.2

0.0

16.8

3.7

福建

24.1

16.1

-33.1

16.7

4.3

湖南

18.3

17.1

-6.7

16.6

2.5

广东

10.9

9.7

-10.7

10.4

1.0

北京

10.1

10.1

0.0

9.1

4.2

内蒙古

6.5

7.8

20.7

7.9

3.1

天津

4.0

4.0

0.0

6.4

4.1

吉林

12.6

3.8

-69.5

3.9

1.4

黑龙江

3.3

3.7

11.3

3.7

1.0

其他

5.5

4.4

-19.9

4.9


总计

1870.4

1596.3

-14.7

1641.0

12.0

据我国第3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及主产省市区梨栽培面积和产量有较大幅度修正,修正后全国梨栽培面积和产量较修正前分别减少18.38万hm2和274.1万t,分别降低了16.5%和14.7%(表1、表2)。各省市区总体上降多增少,除云南、安徽、山西、内蒙古、河南等省市区栽培面积和产量有小幅增加,浙江、江苏、江西、北京、天津和广西没有变化外,其余各省市区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降幅较大的有吉林、甘肃、湖北、河北、重庆、福建、山东、贵州、新疆、四川等省市区。

产量方面,河北调减166.7万t,山东、甘肃、新疆、重庆、湖北、福建、贵州等省调减7.9万~29.7万t。面积方面,河北调减7.65万hm2,甘肃、湖北、贵州、重庆、山东、新疆、四川、福建、吉林等省调减0.79万~1.81万hm2。数据的修正也说明了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市场格局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

产区分布广泛,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

除海南、香港和澳门外,其余各省市区均有规模栽培,但主产省份相对集中。按2017年产量计,河北占20.9%,安徽、河南、陕西、山西4个省总计占31.4%,新疆、辽宁、山东、四川、云南分别占7.5%、7.1%、6.3%、5.6%、3.9%,上述10个省市区产量占全国的82.7%。黄河流域(包括黄泛区)及其以北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安徽、江苏及河南等北方17个省市区2017年梨产量1255.0万t,占总产量的76.5%;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云南、贵州、四川、成都、浙江、福建、上海、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及广西等南方12个省市区产量386.0万t,占总产量的23.5%。

梨生产和贮藏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梨栽培面积接近或超过1.33万hm2的县市区有:河北赵县、辛集、泊头、晋州、魏县,辽宁绥中、海城,安徽砀山,陕西蒲城,河南宁陵,山西隰县,新疆库尔勒、阿克苏等县市区;栽培面积超过0.67万hm2的县市区有:河北深州、宁晋、藁城、威县等,辽宁鞍山千山区、北镇、建昌、黑山等,山东阳信,山西祁县,江苏丰县,四川汉源、苍溪,湖北老河口,福建建宁,甘肃武威凉州区,新疆兵团农一、二师等县市区;栽培面积0.13万~0.67万hm2的县市区约有100个。一些栽培面积较大的县市区形成了贮藏企业集群。

栽培品种众多,品种结构不断变化,优质和早熟品种增加

我国梨栽培区域广泛,土质、气候条件各地不同,品种必然众多。初步统计,目前有一定商业栽培规模的品种在90个以上,分属于砂梨、白梨、秋子梨、新疆梨、西洋梨等5大种内以及种间杂交选育的新品种。传统品种大多为中、晚熟品种,如砀山酥、雪花、库尔勒香梨、鸭梨、茌梨、南果、安梨、花盖等,早熟品种占比一直较低。

砀山酥梨

近20年来,北方产区以黄冠为代表,南方产区以翠冠为代表的中、早熟品种发展迅速,引进的日韩砂梨品种如丰水、黄金、圆黄、新高等经过不断调整,在一些区域已形成一定规模。近年来,随着梨产量的不断上升,大宗品种效益的下滑等因素,玉露香、红香酥、新梨7号、南红梨、秋月梨、翠玉、苏翠一号、早金酥等品种,以及红茄、三季、盘克汉姆等西洋梨品种在一些区域开始发展,有的已形成一定商业规模。

玉露香梨

河北省梨主栽品种为黄冠、雪花、鸭梨等,近年来开始高接或新植秋月梨、新梨7号、红香酥、中梨1号、雪青等新品种。苏皖豫黄河故道产区以晚熟的砀山酥为主,近年发展黄冠、翠冠、丰水、圆黄、苏翠一号、翠玉等中、早熟品种。晋陕地区以砀山酥为主,近年发展玉露香、红香酥以及红茄、三季等早熟西洋梨品种。山东省梨栽培品种较多,如新高、鸭梨、大果水晶、丰水、黄金、茌梨、黄县长把、中梨1号以及巴梨、红茄、三季、盘克汉姆等西洋梨品种,近年发展秋月梨、南水、新梨7号等品种。新疆以库尔勒香梨为主,其次是砀山酥。辽宁省特色梨品种较多,如南果、花盖、尖把等秋子梨品种,秋白、苹果梨、锦丰、红香酥等白梨品种,巴梨、三季等西洋梨品种。甘肃省梨主栽品种为早酥、黄冠、苹果梨、冬果及软儿梨等。南方产区以翠冠为主,其次是黄花、湘南、金秋梨、苍溪雪梨、雪花、早酥、金花、黄金、圆黄、清香、威宁大黄梨、美人酥、满天红等,不同产区品种有所不同,发展早熟品种是南方产区的优势。

出园价格不断走低,市场批发利润微薄,果农、客商收入减少

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监测,2014—2017年黄冠、砀山酥、雪花、鸭梨、库尔勒香梨5个大宗梨品种平均出园价均呈下降趋势(表3),由4.11元/kg逐渐下降至2.06元/kg。2017年黄冠梨价格上涨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大面积发生果面褐斑(鸡爪病),优质果率大幅下降;2018年梨价格上涨是由于北方大面积花期冻害减产所致,减产约30%。2014—2018年平均批发价与平均出园价的差值分别为1.27、1.72、2.10、2.94、1.45元/kg,平均为1.90元/kg,平均出园价与平均批发价比值1∶1.6。随着纸箱、包装、人工等成本的上涨,留给采后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以14.5kg黄冠为例,包装费、人工费、制冷费、运费及市场管理费等成本平均为2.36 元/kg,与2016年以前相比上涨了15%,纸箱等包装材料上涨了40%。

2014—2017年连续丰产,加之近年梨种植面积稳中有增,产量逐年增加,梨成为北方最便宜的大宗水果,总体上市场渐趋过剩。除梨外,苹果、柑橘、桃、葡萄以及设施反季水果、热带亚热带水果等也同样快速发展,加之进口水果不断增加,而出口有限,梨果低价滞销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以前每年的4—6月一直是国内梨果销售的高峰时期,如今应季的热带亚热带水果、设施促早水果及南半球进口水果进一步挤压了贮藏梨果的销售空间。随着水果总量和梨产量的不断增长,梨果贮藏能力也不断增大,市场消费有限,往往是新梨已上市,北方库存梨尚未销完。由于梨商利润较低甚至亏本,加上赌博心态与游资囤梨,不能顺价理性销售,出库销售不断后延,市场和质量风险不断增加,2014—2017年连续4年多数梨商存梨亏损。由于2018年减产,2019年春夏贮藏梨果市场价格一路上涨,出现难得的好效益,又给广大梨农梨商吃了定心丸。

北方产区贮藏能力不断提升,

南方产区电商等助推贮藏需求

由于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支持以及民间资本推动,梨果冷藏能力不断提升。与2013年相比,梨果冷藏能力增加约70万t,增量部分主要在河北、新疆、山西、辽宁等产区。目前,全国梨冷藏能力约440万t,其中普通冷藏约390万t,气调冷藏约50万t;通风库、土窑洞等简易贮藏约100万t,总贮藏能力约540万t,约占梨年产量的1/3。我国梨果贮藏主要分布于北方产区,河北中南部是我国最大的梨果贮藏基地,贮藏企业数量大于2000 家,冷藏量约占全国的2/5,形成了赵县、辛集、晋州、泊头、魏县、宁晋、深州、藁城等贮藏大县,新疆库尔勒和阿克苏、陕西蒲城、安徽砀山、山东阳信、山西运城盐湖区和祁县、陕西蒲城和大荔,辽宁鞍山千山区和海城、绥中,甘肃景泰等集中产区也形成了区域贮藏企业集群。

全国冷藏能力大于10万t 的县市区有13个(一些冷藏企业既贮藏梨也贮藏苹果,均计入梨贮藏能力),河北赵县和新疆库尔勒冷藏能力分别约为80万t和60万t,其余多在10万~20万t;冷藏能力在3.0万~9.9万t的县市区有15~20个;冷藏能力在1万~3万t的县市区10~15个。通风库和土窑洞贮藏主要分布于豫苏皖和晋陕酥梨产区及辽宁、吉林等白梨和秋子梨产区。随着梨果总量不断增加以及电商的需求,南方产区的翠冠、黄金、圆黄、丰水等中、早熟品种短期贮藏开始增加。

鲜食为主,加工较少

2017年世界加工用梨为266.6万t,占梨总产量的11.0%。我国加工用梨为155万t,占世界加工梨的65.6%,占我国梨总产量的9.4%。罐头、浓缩汁是我国梨主要加工产品,其次有梨膏、梨果酒和蒸馏酒、梨汁和梨汁饮料、梨醋饮品、梨干、梨脯、梨糖等产品,民间传统加工方式有煮梨汤、烤梨、冻梨、泡梨等。2017年梨浓缩汁5.5万t,加工用梨50万t左右,FOB价格(离岸价)900~1000美元,浓缩果汁用果原料价格280元/t。2018年榨季受原料价格影响,浓缩汁产量仅3万t左右,价格1000~1100美元,产品供不应求。

受自然灾害影响,2018年梨减产严重

2018年华北、华东和西北等梨产区受大范围花期霜冻、低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河北中南部和山东产区,苏豫皖北部传统砀山酥产区,西北的山西、陕西、甘肃和新疆,南方福建等高海拔产区均不同程度减产(表4),并造成一定比例的残次果。四川、湖北、浙江生产正常,产量小幅增加。辽宁、云南受干旱等其他不利天气影响小幅减产,但仍属正常。整体看,2018年产量预计为1152.2万t,比2017年减产29.8%。受花期低温冻害影响,边花二次花结的果实,品质会受到影响,小果和畸形果增多,可能也会影响到贮藏时间和贮藏质量。另外,减产致使冷藏库空置率上升,河北产区冷库空置50%左右,新疆、陕西和山西等产区冷藏库空置率更高。总产量的减少,冷藏库的高空置率,使得本贮季存果的企业迎来大丰收的一年,再一次反证了市场经济下,果品过剩市场饱和对产业的不利影响。

表4  2018年梨产区受花期霜冻低温等自然灾害导致减产情况

省份

2017年产量

/万t

2018年平均

减产幅度/%

2018年产量

预测/万t

河北

342.43

25

256.82

山东

103.73

20

 82.98

安徽

124.24

50

 62.12

河南

121.84

50

 60.92

江苏

 77.98

50

 38.99

新疆

123.09

70

36.93

陕西

105.21

50

52.61

山西

 86.65

70

26.00

甘肃

 21.04

80

 4.21

福建

 16.65

25

12.49

出口数量增加,品种多元化,但效益下降

我国是世界梨出口大国,2014年以来随着出园价格的持续降低,出口量不断上升。2017年出口量51.92万t,出口额5.43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2018年受产季减产影响,梨果收购价较高,出口量有所下降,为49.1万t,出口额5.3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虽然我国梨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仅占我国梨总产量的3.2%,且出口市场主要是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价格敏感、利润较低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占出口总量的70%以上。欧美市场出口风险大,加之成本上升,价格优势下降,出口渐趋下降。出口品种主要有黄冠、鸭梨、库尔勒香梨、砀山酥、红香酥、新梨7号、翠冠等。河北、山东、广西、云南、新疆等是我国主要梨出口省市区。与美国、阿根廷、南非、智利等梨出口强国相比,我国在世界鲜梨市场竞争力排名中仍为轻量级。我国梨加工产品出口以罐头和浓缩梨汁为主,是世界梨罐头和浓缩梨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

我国也是世界主要梨进口国,近年来进口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虽然我国大陆梨进口量不多,但香港和台湾地区进口量较多,澳门也有一些。据FAO数据,2016年中国梨进口量10.2万t,进口额9039.3万美元,分列世界第9位和第12位。其中,我国大陆和香港分别进口0.82万、7.72万t,进口额分别为1330.0万、5259.2万美元。另外,作为东盟成员的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也是世界梨主要进口国,2016年分别进口9.97万、7.53万t。香港转口贸易由来已久,但笔者市场调查时,了解到进口的西洋梨有些“产自”越南,有些“产自”我国台湾地区,当时不得其解,因为此二地是不生产西洋梨的。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我国大陆鲜梨进口量为7434t,进口额1267.2万美元,平均价格1704.6美元/t,分别同比上升-1.8%、2.5%、3.9%。进口梨主要是西洋梨,有来自比利时、阿根廷、荷兰、美国和新西兰等国的10余个品种。国家海关总署公布最新的梨果准入输出国家和地区有比利时、阿根廷、美国、荷兰、新西兰、日本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但据调查,我国市场上发现有大量标注产地为南非的Forelle、Rosemarie和Packham’s,智利的 Forelle和Carmen等西洋梨品种销售。

品牌培育,电商联盟助推品牌建设

改革开放40年,解决了农产品“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满足市场经济需求,还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实现供给侧由量到质的转变,就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大家认为面对梨果供应整体趋于饱和、部分品种呈现过剩迹象的形势,梨产业的出路在品牌化,即“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各级政府、协会、企业、电商微商等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形成了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助力产业升级。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及各级政府、行业协会积极组织开展农产品公用区域品牌推介活动,旨在提高梨果质量。魏县鸭梨、海城南果梨、库尔勒香梨、蒲城酥梨、宁陵酥梨、砀山酥梨、大丰早酥梨、汉水砂梨、广安蜜梨、泸西高原梨入围2015年梨十大果品区域公用品牌;赵县雪花梨、绥中白梨、砀山酥梨、黄泛区黄金梨、百里洲砂梨、广安蜜梨、贵州福泉梨、泸西高原梨、蒲城酥梨、库尔勒香梨10个品牌入选2016年全国100个果品区域公用品牌;鞍山南果梨、砀山酥梨、库尔勒香梨等入选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开展地方区域品牌建设与推介活动,请相关专业公司设计方案,推动当地梨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及电商化发展。如山西隰县玉露香“隰(稀)有好梨”,河北威县“润,威梨无比”,河北“魏县鸭梨,酸甜有度”等。另外,晋州鸭梨、绥中白梨、蒲城酥梨、隰县玉露香等入选首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

玉露香梨

河北、山东、新疆、山西、浙江等企业品牌较多,如河北的长城、亚丰、翠王、吉东、金马、天波、欣怡、妙士、芙润仕、美美、恒发、益康、周家庄、杏园、天宇、乾和、泊洋、宏燕、宏润、冀发、华深、澳加美、晓润、鲜鲜、泰丰源、裕龙、滦熙等,新疆的西域香妃、东方圣果等库尔勒香梨品牌,山东的宏辉、青青大地、俊杰、盛兴、津成泰等,山西的晋耀华、新科、万荣等,陕西的JX等,甘肃的条山等,辽宁的宇光南果梨等,上海的仓桥水晶梨、馥怡翠冠梨等,浙江的晶龙、桐江、翠沁、冠强等。另外,电商品牌众多,搜索京东和天猫网站,输入“梨”,合计有近400个电商品牌,网络电商营销梨品种主要是南果、砀山酥、黄冠、雪花、啤梨、库尔勒香梨、黄金、丰水等,产地来源于安徽、河北、山东、新疆、辽宁等地。

  2. 几点问题与思考  

新品种更换需谨慎,

老品种“返老还童”需提质

纵观我国的梨品种,20世纪70—80年代砀山酥、苹果梨等向西北部发展,80—90年代鸭梨、雪花、早酥、砀山酥、库尔勒香梨等大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数量增加,价格必然下降。20世纪90年代末黄金、丰水、圆黄、黄冠等高接鸭梨、雪花、长把等,目前又开始高接玉露香、新梨7号、红香酥、秋月梨等。与鸭梨、雪花、黄冠、砀山酥等相比,新品种就一定比老品种好吗?笔者认为有的调整是必要的,如熟期调整,增加早熟品种的比例;对品质而言品种选择固然很重要,但通过栽培措施如增施有机肥等提升果实品质更是可行的措施。一个新品种若要商业栽培,其抗病性、丰产性及采后贮藏运输特性等都需要系统研究,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足以前功尽弃,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一个品种要形成一定的商业规模,与之配套的包装设计、品牌形成等有形和无形资产投入巨大,一旦更换品种,又需要重头再来。品种适当调整是必要的,但频繁更换可能就是产业的魔咒。欧美国家目前主栽的西洋梨品种多数还是一二百年前的品种,如巴梨、安久、康佛伦斯、盘克汉姆、阿巴特等。

品种更换的同时,一些传统老品种又换起了从前的记忆。浙江云和雪梨,山西高平黄梨,云南宝珠梨,四川金川雪梨,以及河北老鸭梨,老树贡梨等,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又开始对这些传统品种提升品质,重塑“金身”。“方寸之间,回味百年”“古老品种、天然古法种植,自然完熟,口感清甜浓香,凡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13%者包换”,这是某企业“老树贡梨”的承诺。

从供给侧入手,提升梨果内在品质

近40年来,随着梨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由于化肥等过量或不合理的施用、早采等原因,梨果内在品质总体下降,无论是鸭梨、雪花,还是库尔勒香梨,消费者普遍反映“没有原来的味道了”。梨果好吃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要有“甜度”,欧美人称亚洲梨为“糖水梨”,如果梨不甜只能称其“矿泉水”了。什么是好吃的梨?——甜脆多汁没有渣。好吃的梨首先要有甜度,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5%以上的早熟品种翠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12.5%的中熟品种库尔勒香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13.0%的晚熟品种雪花和砀山酥等。据笔者近年调查,一些主产区的几个大宗梨品种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有10%左右,不仅面临其他产区和其他品种的压力,还要面对其他优质水果的压力。所以,产业第一要务是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增加效益。

采前采后两张皮,果农客商两张皮,

产业不能形成完整链条

目前,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依然存在,重产前、轻产后,重产量、轻质量,果农和收贮企业“两张皮”,产业链条断链问题严重。客商收购依据果个大小、外观皮色定价,按质量多少付钱,没有考虑果实采收时的内在品质。果实耐贮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采前品质,若采前果园灌水、使用膨大剂或采收过早过晚等,都可能影响果实耐贮性或增加采后病害的风险。果农与客商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果农生产不考虑采前质量对采后贮藏和市场货架的风险,造成梨采后虎皮、黑心、烂损等影响企业效益的质量问题高发。

早采不仅影响品质,

对产业发展更是贻害无穷

梨果贮藏保鲜可推动梨产业持续发展,但无序竞争也会导致一个产业、一个品牌的衰落。比如,20世纪80—90年代采后贮藏保鲜促进了河北省梨产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收购商的无序竞争,抢收抢购或为了满足贮藏期而早采,导致河北鸭梨、雪花及黄冠口感品质不断下降,曾是鸭梨产区的河北行唐、灵寿、正定、新乐、无极等县基本上没有梨了。新的产区品种频繁更换,如果为了调整熟期和市场需求结构无需多言,但人为导致品种频繁更换,必将是产业的魔咒。我国梨普遍依靠早采来延长贮藏期,不仅造成果实口感风味淡,还可能会增加采后虎皮、黑心等生理失调的风险,更主要的是让消费者失去了信心,最终会被市场无情抛弃。对于单个农户和企业而言,早采也许会增加收入,但对于一个产业、一个品种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对于早采问题,一些国家是通过立法来限制的,比如泰国的榴莲产业,果实早采是要坐牢的。

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高;

包装费用高,采后利润少

我国户均种植面积有限,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致使果农赚钱少,采后利润空间也有限甚至不赚钱,国际市场竞争力弱。据笔者调查,欧洲葡萄牙Rocha梨出园价与零售价之比为1∶9.5,美国的巴梨为1∶6~10,我国多数梨品种为1∶2~3。尽管一些品种出园价不低于发达国家,但仍不能养家糊口。在河北梨产区,纸箱等包装费占到每件梨成本的25%;网套、泡沫垫、薄膜袋等包装材料还涉及污染问题,从环保角度考虑急需升级。

标准是品牌的基础,质量是品牌的生命

目前,我国梨市场整体趋于饱和,部分品种呈现过剩的趋势。大家认为寻求品牌化出路,助推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也成为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变,由量到质,谋取品牌红利的发展方向。品牌是什么?通俗地讲,品牌就是“口碑”“信用”和“承诺”。小学课本里谈到新疆瓜果,“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没有渣”。打造品牌,专业设计包装标志、扩大宣传等都很必要,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但是“酒不好”,即便再多的宣传,在供给丰富的现在,也是不可能形成品牌的。标准是品牌的基石,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作为食物的鲜活农产品,一定要回归其吃的本质,那就是“安全、营养、好吃”。作为市场交易的商品,还必须有其产品标准,标准也是一种承诺。

贮期适当,顺价销售

梨果季产年销,4—6月一直是贮藏梨果销售旺季。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南方水果的快速发展,3—6月市场上菠萝、柑橘、荔枝、火龙果、榴莲、芒果、菠萝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油桃、葡萄、草莓、甜樱桃等设施水果,以及西甜瓜、鲜杏等应季和提早水果应有尽有,加上东南亚水果的大量进口,贮藏梨果翌年4月之后销售缓慢。梨果囤积,贮藏梨果5—7月滞销、抛售时常发生。2018年6—7月,早熟梨品种已开始上市,贮藏的黄冠、鸭梨、雪花和山西的砀山酥库存旧货仍然充足,批发价格持续走低,如出库成本价70元/件的雪花竟然降到了10~20元/件。但受2018年减产影响,7月后给了库存旧梨新的商机,8—10月积压的库存旧梨批发价格持续上升,创造了梨果贮藏的“奇迹”。目前,梨果生产和贮藏大省,贮藏企业和客商数量众多,贮藏能力强大,同行业恶性竞争激烈,建议贮期适当,顺价销售。

声  明:摘编自《中国果树》2019年第4期“新形势下我国梨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几点思考”(王文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和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中国果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食普400期: 梨,说不清的林林总总
我国最好吃的10大梨,看看有没有你家乡的,你爱吃那种梨
梨子常见的十大品种 梨的品种大全 梨子的种类有哪些
目前国内都有什么品种的梨?都有啥特征?
秋天要这样吃梨才够味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