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钟书论《列子-黄帝》之“乘风而归”

《管锥编-列子张湛注》札记第三则之二

                            /周敏 

《管锥编-列子张湛注》第三则《黄帝》,共论述了八个问题,此为第二个问题——“乘风而归”。

    钱钟书为了论述“乘风而归”,引用了《列子-黄帝》中的一句话——列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但引用太简略,特予补全:

      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可见,列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的“二子”,一个是列子的老师老商氏,一个是列子的好友伯高子。

列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这句话的意思是:列子把这两个人的本领学到手后,便乘风而归了。

《庄子·逍遥游》有:“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说列御寇这个人可以驾风而行。“泠然善”形容列御寇驾风而行轻盈美好的样子。

可见,《列子-黄帝》之“乘风而归”显然来源于庄子。

《列子-黄帝》之“乘风而归”虽然来源于庄子,但与庄子却有所不同:

列子告尹生曰:“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耶?我乘风乎?”

《仲尼》篇“足之所履”句下尚有“心之所念,言之所藏,如斯而已,则理无所隐矣”等语,无“随风东西”云云。

《庄子-逍遥游》和《列子-黄帝篇》不同在哪儿呢?钱钟书自己不去回答,他推出了好友周振甫的见解。

周振甫是钱钟书的好友,1948年,他担任钱钟书谈艺录》的责任编辑,为这部书加了提要性的小标题,得钱钟书同意而刊用。该书出版后,钱钟书亲笔赠言:"校书者如观世音之具千手千眼不可。此作蒙振甫兄雠勘,得免于大舛错,得赐多矣。"周振甫审阅加工的书稿有:《管锥编》、《管锥编增订》和补订本《谈艺录》。

钱钟书:"我与振甫兄是至交,与他相处越深,越觉得他是真心利人,不为自己的。"

   把同时代身边人的见解写进自己最重要著作中,在钱钟书是极其罕见的,足见钱钟书对周振甫的认可和感激。

下面是钱钟书所录周振甫的见解:

周君振甫曰:“《庄子》:‘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郭象注:‘非风则不得行,斯必有待也,唯无所不乘者无待耳。’《列子》:‘心凝形释’云云,张湛注:‘无待于外。’御风一事也,而《列子》之境高于《庄子》,岂非仿袭前人而欲驾出其上,所谓与古争强梁乎?”

       周振甫认为庄子《逍遥游》之“御风而行”必须有所凭借,有所依赖,这个凭借和依赖就是风,不凭借风、不依赖风,是不能成行的。

而《列子》“心凝形释”按张湛《注》是“无待于外”的(包括风),只要凝神静气地修炼,慢慢地肉体之身就会变得没有重量,好像不存在那样,就可以飘飘然地凌空而行了。

     庄子需要凭借外在之风,而列子则强调无需御风而行,只要“心凝形释”,即修炼内心,志虑纯一即可无所凭借自在穿行在虚空之间。

列子的言论显然是承袭庄子的,但他的意图似乎要超拔、凌驾于庄子之上。

       以上是周振甫的看法,庄子言凌空飞翔需有所凭借——乘风,而列子主张无需凭借,只要“心凝形释”即可。这就是列子和庄子的不同。对周振甫的见解,钱钟书欣然表示赞同。

       另有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达到“心凝形释”呢?钱钟书以为苏辙的一番话做了恰当而周到地说明:

苏辙《栾城集》卷一八《御风辞题郑州列子祠》有云:“苟非其理,屦屐足以折趾,车马足以毁体,万物皆不可御也,而何独风乎?昔吾处乎蓬荜之间,止如枯株,动如槁叶,居无所留而往无所从也。有风瑟然,拂吾庐而上,……而吾方黜聪明,遗心胸,足不知所履,手不知所冯,澹乎与风为一,故风不知有我而吾不知有风也。盖两无所有,譬如风中之飞蓬耳。超然而上,薄乎云霄而不以为喜也,拉然而下,陨乎坎井而不以为凶也。夫是以风可得而御矣。今子以子为我,立乎大风之隧,凛乎恐其不能胜也,蹙乎恐其不能容也。……子不自安,而风始不安子躬矣。子轻如鸿毛,彼将以为千石之钟;子细如一指,彼将以为十仞之墉。”

       苏辙的这篇《御风辞》表达自己已经摆脱了对皇权的依赖,一心修道养性,从而达到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物我两忘”的境界。

探究其寓意,盖封建社会,士人要想飞黄腾达,必须凭借风势,必须得到皇帝老子的赏识,方能青云直上。北宋末年,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二苏:苏轼、苏辙)遭遇排挤打压,内心苦闷,而佛道物我两忘的思想,往往能起到平衡心理、精神安慰的作用。苏辙形容自己“处乎蓬荜之间,止如枯株,动如槁叶,居无所留而往无所从也”,对仕途完全绝望,绝无留恋,便获得了身心的大自在。

“黜聪明,遗心胸,足不知所履,手不知所冯,澹乎与风为一,故风不知有我而吾不知有风也。”

放弃了趋炎附势地小聪明,忘怀了胸中的块垒,足不沾地,手不攀附,悠悠然与风合一,风不觉得有我,我也不觉得有风,不期然而然地就凌空蹈虚了。

钱钟书认为,苏辙《御风辞》的这些表达恰到好处地描述了“心凝形释”以达“物我两忘”身心自由的玄妙境界。

人需经历生死大难,劫后余生,方能大彻大悟,达到“物我两忘”的禅境。有感于此,我曾写过一首小诗,录在下面,以示参悟:

            从头再来

      是谁,携着皮囊逆风而行

      是谁,裸着赤心冒雨狂奔

      曾经的拥有

      随风飘散

      剩下

      一个僵硬的皮囊

      一颗空洞的心

       愁云

       在心空迅速聚集

       越集越厚,越集越黑

       眼见要形成雷电

      把这个皮囊和心一道击穿

      化为灰烬

       一个微弱的声音从遥远飘来——

       失去的是这个皮囊的滋养和装扮

       心还毫发未损

       失去的就让它失去吧

       一键清零

       他惊悸而起

       看到一颗心在勃勃跳动

       猩红如血

       四肢也随之苏醒

       一念回旋

       高耸入云的避雷针把雷电引入了地下

       愁云徐徐飘散

      天空渐渐放晴

       过去,倾心

       只为粉饰皮囊

       如今,携着皮囊

       只因承载着一颗不忍泯灭的心

       零和清贫不再拖累皮囊

       从此,身轻如燕

       像暗物质一样无碍穿行

                                        二〇二〇年六月三日

(注:篇中红体字引自《管锥编-列子张湛注》第三则)

附录:《管锥编-列子张湛注》第三则之二

“乘风而归”

列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注》:“《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按下文列子告尹生曰:“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耶?我乘风乎?”《仲尼》篇“足之所履”句下尚有“心之所念,言之所藏,如斯而已,则理无所隐矣”等语,无“随风东西”云云。周君振甫曰:“《庄子》:‘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郭象注:‘非风则不得行,斯必有待也,唯无所不乘者无待耳。’《列子》:‘心凝形释’云云,张湛注:‘无待于外。’御风一事也,而《列子》之境高于《庄子》,岂非仿袭前人而欲驾出其上,所谓与古争强梁乎?”苏辙《栾城集》卷一八《御风辞题郑州列子祠》有云:“苟非其理,屦屐足以折趾,车马足以毁体,万物皆不可御也,而何独风乎?昔吾处乎蓬荜之间,止如枯株,动如槁叶,居无所留而往无所从也。有风瑟然,拂吾庐而上,……而吾方黜聪明,遗心胸,足不知所履,手不知所冯,澹乎与风为一,故风不知有我而吾不知有风也。盖两无所有,譬如风中之飞蓬耳。超然而上,薄乎云霄而不以为喜也,拉然而下,陨乎坎井而不以为凶也。夫是以风可得而御矣。今子以子为我,立乎大风之隧,凛乎恐其不能胜也,蹙乎恐其不能容也。……子不自安,而风始不安子躬矣。子轻如鸿毛,彼将以为千石之钟;子细如一指,彼将以为十仞之墉。”写“心凝形释”颇工,録以供共赏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郑州·列子故里
御风而行的谪仙,他比庄子更逍遥……
列子:一个御风而行的人
我是御风而行的列子
列御寇
御风而行的列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