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招聘陷阱知多少

大部分面试官,在过去都是或多或少堕入过面谈的陷阱,但这样并非表示他们称职。其实在面谈进行期间,面试官与应聘者是面对面的接触,彼此在不停的互相影响着;应聘者一举一动,及一言一笑,都有会反复地刺激面试官的情绪、感觉和价值观,反过来说,在面谈过程中,应聘者也不断地受面试官的行为刺激,而作出各种各样的他也不能完全控制的反应。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那些应聘高手,便可利用一些行为来引导面试官堕入面谈陷阱。

陷阱一:“坏事传千里”效应

在招聘面谈过程中,面试官在聆听应聘者陈述之后,会倾向较为相信负面性的资料,而将正面性资料的份量调低。例如,应聘者解释他辞去上一份工作的原因,是他不喜欢沉默寡言的老板,和希望找一找一份更具挑战性的工作。面试官的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印象,认为应聘者不擅于与内向的确良人合作,而较为忽略了他追求更大挑战性的态度。

上述现象与俗语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吻合,人们对负面的事物有较深印象,也有兴趣知道更多。但在招聘面谈时,这个现象会令面试官“偏听”作出招聘决定时会有偏差。

陷阱二:“大型交响曲”效应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对资讯的记忆能力,与接收的时间性有密切关系。在面谈刚开始时,面试官会受先入为主效应影响,对面谈内容会记忆较牢。然后,他的记忆会逐渐下降,直至面谈完结前,近因效应开始生效,他对最后听到或发生的事情印象较深。这好像在听一首大型交响曲时,有些听众会集中欣赏开首及结束丙部分,对中段较为陌生。因此,若应聘者懂得在开场白及综合发言时多下一点功夫,他取得良好印象的机会便会提高。相反而言,那些秩序渐进,在中段表现良好,但结束前又归于平淡的应微者,可能会被面试官评为表现平平。

陷阱三:面试官“心中有剑”

调查研究发现,不少面试官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应聘者形象。他们或会主观地认为,应聘者必定要高大才能威猛,有美貌才具智慧,或口若悬河大才可吃四方。那么,当他们遇见一名高大的应聘者时,面试官便会在有意无意之间,从应聘者身上发掘威猛的证据,将一些原来没有太大关连的事件,也接受了下来。

这种现象亦可称为“光环效应”,武侠小说则称之为“心中有剑”,意思是说,大侠无须手中有剑,他只要心中有剑,也可伤人于百步之外。面试官也经常心中有剑,若他认为没有美貌便没有智慧,那么一名姿色平庸的应聘者,便很难突破这个典型,来证明自己的智慧水平。

有些面试官心中的典型是十分具体的,他会在招聘面谈过程中,将注意力放在一些他主观地以为应与工作表现或能力有关的细节上,而不是能客观的地评量一名应聘者的工作能力

陷阱四:脱线风筝现象

有些面试官喜欢在面谈时,与应聘者谈一些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如业余嗜好、管教子女方法、时事分析等到等。除非应聘者将来的工作与这些内容有关或者需要借此考察某些特质,否则大多数情况下面试官是在浪费时间。

尤其是那些经验较浅的面试官,他会因闲谈太多而令面谈失去方向,让应聘者有机会天南地北胡扯一番,像脱线风筝般随处飘,甚至反客为主地带动着面谈,向他喜欢的方向发展下去。会谈结束时,能够与面试官谈得投契的人尽占优势,而谈话无趣味性的人便给比下去。其实,若面试官希望知道应聘者在工作以外的生活情况,他便应该好好的利用面谈前的时间,仔细地阅读应聘者填写的个人资料表,而非在面谈过程中去了解。

陷阱五:好眉好貌效应

各应聘者都有不同的个人特征,如高矮肥瘦、头发,有些面试官虽然嘴巴说没有,却不自觉地以貌取人,这种做法有个大问题,若招聘面谈由几名面试官共同参与,他们对个人招聘的喜恶,便会出现分歧,要取得客观准则来评量个人特征是一件十困难的事。不单如此,若该特征(如美貌、面型)与工作表现其实无多大相关,面试官凭此而生的直觉来挑选,自然不会有助找到合适的员工。

有些工作也许需要应聘者拥有一些特定的个人特征,如身高及体重,这些条件通常会设定一个范围,让面试官在初步筛选时,已将不符合者排除,故此到了面谈阶段,面试官不该再将精神,放在这些不能定下客观评量准则的项目上。

陷阱六:“书记员”现象

在面谈过程中,有些面试官为了加深记忆,会记录应聘者的回答内容。他们作记录时,通常会犯两个毛病。第一,面试官在发问之后,便集中精神聆听,并且写下应聘者的回答,他们的视线会经常停留在记录表上,而非看着应聘者回答。不少曾接受面谈训练的应聘者,他们心中早已准备了标准答案,来答复各样问题。他们在背诵答案时,身体语言会教人知道,他们不是衷心地诉说,不是真实经验。因此,面试官必须边边地看,不要像“书记员”般只听不看,而是要全心全意地观察应聘者的反应行为,来印证他的说话的内容,检查两者是否一样。

此外,若面试官只记录应聘者的说话的内容,而所略了他的行为举止,在面谈结束后,面试官再翻阅记录时,他便会难于分辨那些答案相关不远的应聘者的实际表现。到那时,他只好凭印象来作决定。

陷阱七:同声同气易商量

有些心理学研究指出,面试官与应聘者,在态度上、地域或者工作经历上的类同,与招聘面谈的结果有关系。若面试官认为,应聘者与他有相同的特人处事态度,或来自相同的学校,他会倾向作出较高的评价,及建议付出较高的薪金。有经验的应聘者,便会利用这个情况来自抬身价。当他发现与面试官有相近之处时,便引导谈话集中在该话题上,在取得面试官的好感之后,他便可以提高要求,而不怕影响被录用的机会。

陷阱八:以性别印象来作决定

面试官挑选应聘者时,除了会以个人能力、性格、经历等因素作考虑之外,他们还会倾向凭个人对工作岗位的印象来作决定。若面试官觉得他公司中的秘书多数为男性,他可能会因而产生一个印象,认为男性较适合该公司的秘书职位。这种个人主观的理解,并不一定来自价值观,主要是面试官通过观察而得来的结论,形成了一种性别歧视。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面试官与应聘者有相同性别,对挑选的结果没有多大影响,他对工作岗位的性别印象,才是一个令面试官不能在面谈时客观地评量应聘者的因素。因此,不少人认为男性才胜任推销工作,女性才能做秘书,主要因为面试官在挑选人才时,早已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不大愿意招聘与其印象不符的性别的应聘者,他们(或她们)自然难有表现机会。

陷阱九:随意评分难分高下

业务部门的面试官由于并非经常进行招聘面谈,因此少有作面谈前准备,他们较为随意地发问,没有什么计划及组织性。调查发现,他们对应聘者的评分会偏高,评分的分布也较窄,准确性也因此成疑问。此外,若面试官使用已拟好的指引来进行面谈,他对应聘者的评分便会散一点,因而较能区分适合与不适合的应聘者。他们给的分数,往往比没有面谈计划的面试官的评分更严。评分的狭窄分布造成一个问题,就是难以将应聘者筛选,面试官因而要反复思量及面谈,浪费了工作时间,也未必可挑选出合适人选。

陷阱十:心血来潮创新话题

面试官在接见一连串应聘者之后,可能会感到沉闷或疲倦。有些人心血来潮,想出一些新颖及轻松的话题,来与应聘者交谈。这样一来,面试官之间便不可能参考别人的面谈记录,因为他不知道另一位面试官究竟创新什么问题,来评量应聘者。

面试官都按照面谈大纲来进行面谈,那么他们对不同应聘者的评分,便可让其他管理人参考省却了再次面谈的时间。

面试官在清楚了解上述各种面谈陷阱之后,可以针对性的评核自己的缺点,然后运用“行为描述式”面谈过程来加以纠正。那么,整个招聘面谈的可靠性及预测效度,便可以大大地提高,从而协助企业选用合适人才,进行有效的新陈代谢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招聘心理“陷阱”,你有哪个?-招聘秘籍-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资讯
HR应该警惕的招聘面试技巧陷阱
第一印象为何如此重要
HR招聘中的存在的问题
心理学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应用
企业面试应用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