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业者,如何有效的突破发展瓶颈?

昨天一早,便在微信群看到湖北创业者张杰的讨论:感觉自己的口才越来越差,社交能力弱,情商低;想系统学习提升一下,是否有好的建议。张杰是个典型的实战派,平时在群里话不多,一心扑在自己的事业上,难得有心能停下来主动寻找自身的问题。

作为企业的创业人,也是企业发展的天花板。我们怎样做到自我发现、自我瓶颈的突破,从而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呢?

按他现阶段的问题,飞哥给他推荐“身心灵体验的课程”及一本入门及的书籍,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2012年当当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之所以推荐这类的书籍,我认为未对身心灵的问题有所了解之前,任何的培训对他是起不了多少作用,方法论解决不了本质的问题。

企业发展遇到天花板,创始人该做什么。谈到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大企业有大企业的问题,小企业有小企业的麻烦。

擅长从哲学层面思考问题的马云。阿里巴巴在企业高速发展期,马云面临内部合伙人缺少独当一面的人才,后经外部空降兵又出现水土不服。马云为企业长久发展而担忧,一直在寻找机会实现自我突破。

通过朋友介绍,当时结识了原缙云山绍龙观住持,道教协会副会长李一。在马云助理陈伟《这就是马云》一书中介绍到,马云多次前往李一的道观进行闭关辟谷,采用向内思考的形式,寻求企业发展的长久发展答案。

企业越是遭遇瓶颈期,创始人越是需要保存清醒。保持清醒是为了独立思考,马云之所以远离都市的喧闹,关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就是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保持独立思考!

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不擅讲故事,更不擅长理论,不喜欢文学、哲学、人生意义的话题;不喜欢虚的思辨的东西,更崇尚实干。但是,即便是实干家也会遇到企业发展的问题,刘强东把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归结为创始人本人,能否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

讲究实干兴邦的刘强东。 刘强东与奶茶妹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是发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然而,刘强东为什么要去哈佛商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读书。

刘强东对外解释求学的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需要时间来思考。至于思考那些具体内容,其并未公开透露详情;第二,可以检验京东的团队。经历十年发展,京东到了检验团队协作,团队自主性的时候了。如果一个十年的公司,CEO不好的话也是非常危险”。

从上面讲述的两个案例,我们能得出一个核心的结论:企业无论大小,所有问题都是创始人的问题。

创业进入的领域是创始人选的,即便行业不好也是创始人眼光的问题。进入行业过后竞争太激烈玩不转,是创始人选择团队能力不行,毕竟人是你去找过来的,能力不行归根结底是你人才识别能力不强。

突破创业瓶颈期,容易给自己留下那些借口。

企业的经营便是完善市场需求,突破市场瓶颈,发现市场空白点及差异化需求的过程。

将发展瓶颈归结于市场。现在很多创业者都抱怨,行业不景气生意难做。在否定性的答案下,当我们越是这样认为,企业发展越是得不到好转。原因是,我们已经给了一个否定性的答案,无法产生新的思维方式及突破空间。

这个世界不缺少人才,而是缺少认识人才价值的创始人。

将发展原因归结与团队。同样是在昨天,我们另一位创业行动家深圳的会员,跟我谈及行业不好做,团队执行不起来。那么,执行力的核心是“在正确战略指导下,用能力与战略高度匹配的人,把事情正确的落实好”。

首先是战略问题,商业模式的竞争力体现在哪里?在竞争优势未被充分发掘之前,你永远只是一个卖货的,员工只能拼个人能力、拼价格战,老板每月都要体验业绩上的“过山车”,这点我是有深刻体会。

十年前,我创办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面临同行竞争非常严重。价格战打的天昏地暗,销售部门报价一单就被同行干掉一单。后来我们分析原因,为什么会陷入价格战呢?就是我们的差异化不够;因此,带给客户的认知不够,客户认为几家产品“差不多”,只得看谁出价低。

当时参加清华大学EMBA总裁研修班,认识了讲《企业规范化管理》周坤导师。其帮助企业做《业务流程再造》便能收费几十万之多,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把这套学会之后,免费给企业做业务流程再造咨询,通过ERP软件给固化下来,是否比同行更有优势呢?

学习结束后,我们便教导销售人员不谈软件、谈业务流程再造的价值。促成企业决策层,参加业务流程再造知识讲座,这让80%的授课企业成为签约客户。因为,我们不再是卖软件的,而是教企业解决根本性问题的专家我们推广的是解决方案,这也让我们的报价高出同行5-6倍之多。

与战略高度匹配的人才问题,创始人的人才价值观如何体现?很多老板说:“你给我做出多少成绩,我给你多少钱,自己给人感觉很开明、很大度”。

连支付人才的保底价值都不懂,还谈个屁业绩啊;如果这样行,你干嘛不去找唐骏、李开复给你打工呢?我们需要搞明白,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才在行业里,处于怎样的保底年薪,在这个基础上你能否支付2-3倍吸引人才,聘请外脑支援,再谈业绩提成好吧。

把事情正确的落实下去,创始人对运营的考评标准?落实业务的前提,我们需要有一套正确的标准流程,也就是我前面谈到《业务流程再造》的作用。员工对照业务流程图操作,便知道自己的对错,方法是否有效;让普通员工去揣摩方法、技巧性的东西,并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天赋!

在实体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有两种类型企业发展的会更好。一个是专注行业本身发展,不过度多元化扩张型的传统型企业。另一个是专注研究其他行业的先锋企业,如何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变革实现弯道超车的企业。

创始人怎样做正向思考。行业遭遇发展瓶颈,同行之间比的是耐力,只要不自乱正脚便能屌丝逆袭。我们看待问题需要更乐观,通过现象看本质。

这里有几个问题,可以供大家做正向思考:现实的结果,是不是你想要的?实现你想要的结果,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包括人才、待遇、股份,你愿意支付的条件,是否能足够吸引对方?

创始人怎样做正向提问。曾经阅读《问题就是答案》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很多时候我们用过自我提问便能很好的分析问题。例如:我要的结果是什么?现在没有实现结果的原因?这些原因背后反映出我们自身的那些问题?这些问题谁知道答案或者已经解决?我是否都拜访过这些知道答案的人并与其成为朋友?

人性的弱点是:人们最讨厌的是思考问题,找寻答案的过程;但是,如果别人直接给你答案,你又不会使用,于是,抱怨这些方法你都使用过,没用!

创始人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人做事,都带有自己的固有思维模式,平时不容易察觉;如果,能静静将多年创业中遭遇的问题,安静的做一次复盘。也许,会发现你所遭遇的一切问题,倒过来追问,结果会截然不同。

创始人在思考的时候,怎样状态能产生灵感。大脑会在你洗澡及夜深人静的时候,会蹦出一些灵感;环境越是自然我们越容易放松,内心更有利于平静,我们的想法越是独特。因此,环境对我们的思考很重要,这也是很多创始人外出放松、找寻自我的最佳手段。

创业是创始人自我蜕变,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的瓶颈与挑战越大,自我突破的窗口便越大。瓶颈期过了,创始人的成长便上一个台阶;瓶颈期没过,企业的发展便陷入困境期,人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掏空心思找套路、求良方也无济于事。唯有不断突破自我瓶颈,才能体现创始人真正的价值!

分享创业故事,传播商业智慧。创业者交流、提问、投稿 ,作者微信:wgc088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业去,当心你成为自己事业发展的天花板!
黄渊普:创业时你突然产生这种想法 公司就很危险了
中小企业管理系列谈之一—发展瓶颈原因分析
阻碍企业成长的5大瓶颈
业绩瓶颈难突破,根源藏在这三点
老板自我成长才能打破公司的天花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